如今,打開電視,有兩種節目最為耀眼,一種是“滅燈”,另一種是“轉椅”。就這兩種節目,就營造了全民娛樂運動的氛圍。如果你這幾天看完了節目,打開網絡、微博,那主題詞之一必然是“愛國運動”。
娛樂運動+愛國運動,這就是當下中國人的真實圖景——活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全民運動中。
娛樂,不好嗎?在苦逼的日子里,看看人生百態,自娛自樂,不是也能促進和諧嗎?把多年來積攢的仇恨日本的教育,應用一下,到大街上,混入人群,乘機發泄一下罵、打、砸的情緒,不是也能解壓嗎?
是的。都很好。除此以外,難道還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嗎?長久以來,中國人不就是在運動中找快樂的嗎?“大躍進”運動,“四清”運動,“上山下鄉”運動,“文革”運動,鄉鎮企業生長運動,學習運動,整風運動,春節聯歡晚會運動,體育健身運動,廣播體操運動,愛國衛生運動,愛眼運動,“鐵公基”運動,“掃黃打黑”運動,炒房運動,炒股運動,搶鹽運動,圍觀運動,聲討運動等等,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運動。運動來時,聲勢浩大;運動走時,悄無聲息。在運動中,中國人創造了一致性的短、平、快生活,獲得極大的參與快感,而沒有了運動,中國人則深感寂寞,無聊,只是壓抑不住的欲望還在內心深處呼喚下一次運動的趕快到來。
作為一個在運動中生的中國人,如果不在運動中死,那實在是虎頭蛇尾,遺憾終生了。難道這就是中國人一輩子生活的軌跡嗎?為什么只有全民運動才讓中國人感到心有所屬呢?
到了今天,中國人在娛樂運動、愛國運動中獲得了極大的參與快感,但也在運動中失去了自我的理性判斷和超越現實的長久可能性。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所說的理論能夠解釋這一問題。在運動中,加入其中的人很容易獲得一種集體心理,因為數量巨大和責任的消失,所以個人敢于發泄本能的欲望;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染性,所以個人很容易為了集體利益犧牲個人利益;因為易于接受群體的暗示,個人容易被催眠,成為“無意識活動的奴隸”。在這樣人數眾多的集體運動中,人會變得沖動、急躁、易變、易輕信、易走極端、易偏執、易專橫、易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人會接近宗教狂熱,獲得暫時的超越現實的信仰。
如果個人可以在集體運動中獲得超越性實現,如為了集體利益拋頭顱、灑熱血,犧牲自我的生命,那不是很好的結果嗎?然而,這又有可能被那些有邪惡企圖的人所利用,把個人變成實現集體利益的工具,所以,這種犧牲個人的做法很容易走上歧途。
由此可見,在運動中,個人有可能實現短暫性的超越,但是又有可能被集體所利用,風險性很大?墒牵谶\動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狂熱信仰,又是中國人慢慢培養起來的習慣,而且這種習慣一經培養,就成了現實的依賴所在,牢不可破。于是,利用這種習慣的運動接二連三地到來,繼續強化中國人的運動習慣,使中國人難以自拔。如上述所說的娛樂運動、愛國運動,以及前幾年流行的超女運動、達人秀運動,就是這種習慣的產物?傊袊藢W會了在運動中尋找最重要的快樂,在運動中尋找最崇高的信仰。沒有了運動,就沒有了最重要的快樂,就沒有了最崇高的信仰。
1978年以來,中國打開了門戶,逐步地引入了市場經濟體制。在市場的召喚下,整個社會又開始了一種“向錢看”的運動,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利益讓中國人為之瘋狂。隨之,GDP成為大眾熟悉的名詞,高樓大廈多了,公路多了,工廠多了,商品豐富了,然而,中國人的心靈卻空虛了,一些醫生、教師、律師、知識分子都成了要紅包、要待遇的商人,官員的腐敗、墮落問題層出不窮,“要不要扶摔倒的老奶奶”的討論使許多中國人產生了迷茫、失落。盡管中國人已經認識到市場經濟赤裸裸的金錢關系造成的危害,但是他們還是沒有找到超越這種現實的方法。一位博士無奈地告訴我:“在今天的社會,掙錢才是王道。我不想說那些大道理,我只想吃飽飯,穿暖衣,買間房子,再找個老婆,過個小日子。千萬別和我說那些大道理,我真的不想聽。”
全民運動、文化基因、市場經濟,三者把中國人牢牢地綁在了現實生活中,無法動彈,更無法超越。全民運動讓中國人盲目地從眾,少了可貴的獨立個性和有長遠眼光的精神追求;文化基因讓中國人在現實生活中苦苦掙扎,幾乎滅絕了外在超越的可能性;市場經濟讓中國人狂熱地親吻自己的物質欲望,并在數字疊加的符號象征中體會著浮華滿足的快感。悲觀地說,中國人要想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求得超越,比登天還難。
悲后沉思,中國人還是有實現超越的突破口,這就是人本理念,即真地尊重個體的獨立個性、興趣愛好、基本權利。獨立的個性來源于獨立的價值判斷,獨立的價值判斷來源于思想的多元化,思想的多元化來自于社會的包容和理解。尊重個體的興趣愛好,就是尊重人的自我選擇,就是要把人的自我選擇制度化、民俗化,最終讓它融入普通人的文化基因中。尊重個體的基本權利,就是要有一整套運行的規則和程序,讓它逐漸地成為全民的共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360547.html
相關閱讀:善良的“謊言”
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人治不如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