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楊坤:快感是做出來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意林在線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娛樂圈有這么一句很勵志的話——苦不苦,累不累,想想楊坤老前輩。他北漂十余年,搬了50多次家。為了養活自己,他做過很多不為人知的工作——木工、電工、送水工、搬運工、汽修工……林林總總20余種。
  
  就在這樣的艱難求生中,楊坤練出了一身好手藝。而且,因為窮過,楊坤對于花錢比較小心翼翼,他的消費宗旨是——能夠自己做的,絕不花錢買。走進楊坤家,處處都是他親自做的手工作品……
  
  兩年時間裝套別墅
  
  楊坤只有一套房子,納帕溪谷的別墅。裝修花了兩年時間。他沒有找裝修公司。
  
  楊坤身兼水電工、木工、油漆工、園丁……多職于一身,有空就拖著建材往小湯山奔,像燕子銜泥一樣打造自己的新家。
  
  家里的書架、餐桌、鞋柜、衣柜全都是買回木料自己做的,什么大小,怎樣的棱角,如何配色,怎么搭配,他都一手掌控。
  
  全屋都沒有鋪地板,用的是瓷磚。不是量產產品,而是楊坤去瓷磚廠定做的限量版。八種花式全都是他自己設計的,有一種濃烈的質感和撞色的別致。
  
  有朋友夸他這個瓷磚漂亮,楊坤說可惜他沒學會燒制瓷磚的手藝,要不然從設計到燒制再到安裝都獨自完成,那該多有成就感。
  
  瓷磚的遺憾在水盆上得到了補償,他在藝術學校燒制了一個作品,盆上的畫也是自己畫上去的一幅向日葵,向日葵邊上是抽象變形的楊坤自畫像,為了這個盆,他在藝術學校忙活了三天。
  
  墻壁的鑿平、刮膩子、刷乳膠漆也都是親力親為,因為老是突發奇想,所以墻面的顏色就比較不統一,左半邊和右半邊會有很明顯的色差——這是因為調出來的乳膠漆刷完了,怎么都調不出跟之前一樣的色澤,索性就調出什么刷什么了。
  
  沙發是自己做的,先用木材釘出橫橫豎豎的框架,再將買回來的彈簧固定在底座上,然后在彈簧上鋪上一層帆布、一層乳膠、一層海綿,最后拿一個手持式縫紉機蒙上自己挑回家的土布。
  
  楊坤在家具城看中了一款床,魚骨架的床體,配上全乳膠的,但價錢讓人不舒服,僅床墊就要兩萬多。楊坤最后選擇了山寨,漂亮的魚骨架做不出來,就改成了整體箱式,買了兩張床墊專用乳膠,用棕墊打底,乳膠鋪就,弄出了一張正反兩面都可用的床墊來,想睡軟的就乳膠朝上,想睡硬的只需把床墊翻過來睡棕墊。
  
  連床架帶床墊,核算成本共計2800元,只有家具城床墊價格的一成,但睡眠效果幾乎沒啥區別。
  
  愛手工、愛生活
  
  楊坤家的水電路不是藏在地面下墻壁里的暗線,全都是在墻上走的明線。因為他覺得自己缺乏開槽抹平的本事,而且覺得這些線路藏起來了萬一將來需要維修也不方便。
  
  除了大件,很多小玩意也是楊氏出品。比方他家的餐具。
  
  一次去西藏加查縣旅游時,同行的朋友都爭先恐后購買當地特產的木碗,楊坤也很喜歡,但拿起來又放下,他覺得這東西完全可以自己做。
  
  回北京后,他買回來幾段杜鵑樹根,鋸刨車磨一番,一個質地結實光滑質樸的木碗就誕生了。雖然比起西藏最好的察牙木碗和納拋木碗還有差距,但勝在成本低廉,買一個成品好木碗接近五位數,做一個碗則只需幾十塊錢。
  
  初戰告捷后,楊坤動了個心思——為什么不能把家里的餐具全都變成手工作品呢?他訂閱了一本很冷門的雜志——《中華手工》,根據里面的指點,開始了木工生活。
  
  動手造一輛“大黃蜂”
  
  選料、水煮、陰干、制作、上漆、烤曬、打磨……每個餐具都必須經歷這十余道工序。
  
  杜鵑樹根的飯碗、鴨爪木的盤子、雜木酒杯……楊坤家的櫥柜就這樣擺進了越來越多的木質餐具。
  
  他無論在哪里吃飯,都會用一雙自制的筷子。用沉香木做的,細細打磨后用小雕刻刀雕出了龍鳳的圖案,不僅環保,而且每次掏出來都很搶眼。
  
  跟筷子一起隨身攜帶的還有一只杯子,這只杯子被楊坤做成上寬下窄的方形,不用的時候,擺在桌上,儼然一件藝術品。
  
  因為有朋友看得眼熱,楊坤家的櫥柜里于是常換常新,總有客人瞧上這么一兩件找他索要,他也樂得將自己的手工作品當作禮物送人,送完一批再做一批,一來二去,楊坤就有了個很響亮的外號——楊百勞,這是對他什么都能做的一種褒獎。
  
  他也沒辜負這個美譽,他的車就能充分證明這點。
  
  楊坤的車子絕對是娛樂圈最跌份的——奧拓都市貝貝,已經有12年高齡,里程表都已經不轉了他還在開。雖然車子看上去很寒酸,但車內卻一點兒也不廉價。包了真皮座椅,手工縫制包了方向盤,全車做了大能隔音,重新走線裝了哈曼·卡頓音響,當然,這些項目沒讓汽車美容改裝店賺到1分錢,全都是楊坤自己動手完成。
  
  除了四個輪子的,還有兩個輪子的。楊坤很愛哈雷,但不愛哈雷的價格,動輒幾十萬,這讓他覺得非常不實惠。心里長草的結果是,他選擇了自己動手造摩托。
  
  零部件全部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摩托車廠,然后,聯系了北京一家加工廠,經過了長達1年的組裝時間,最后,楊坤有了一臺自己造出來的重型摩托車,被他命名為大黃蜂。
  
  大黃蜂不能作為代步工具,因為它沒辦法上牌,所以它更像是楊坤自己攢的一款大玩具。楊坤也不敢開它上路,因為它雖然看起來很漂亮,但其實挺難駕馭,沒有避震和助力。它更重要的功能是展示。
  
  但楊坤最得意的,是他的私家花園。與別人家鋪草皮挖游泳池不同,他找林場買了幾十棵松樹,自己刨坑栽在院子里。
  
  不是名貴樹種,但非常好養活,只需要定期澆點水就足夠。夏天避暑,冬天還能供熱。到了寒冬臘月,塞進壁爐里點上,家里就充斥著一股松脂的香味,既暖和還熏香,物盡其用。
  
  折騰這么一個樹林出來后,楊坤非常滿足。他說在炎炎夏日里,搬一把自己做的躺椅找個樹蔭躺著,手邊是一只裝著清涼飲料的自制木杯,一點兒小風穿過,躺在那里,連椅子上有幾根釘子都爛熟于胸,他覺得有一種非常踏實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360554.html

相關閱讀:善良的“謊言”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人治不如法治
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