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哲理養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意林在線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哲理養生是更高層次的養生,涉及每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問題。簡單說來,就是你悟透了人生的道理,悟透了世界的道理。那么怎么樣叫悟呢?
  
  明末清初有一個著名的思想家叫王夫之,他就提出了一些哲理方面養生的說法,叫做“六然四看”。
  
  “六然”是指什么呢?
  
  第一,自處超然。自處就是自己對待自己,自己怎么樣來看待自己呢?要超然。態度要超然,也就是說,要達觀、豁達。
  
  第二,處人藹然。處人是對待別人,就是說對人要非常的和氣,與人為善。
  
  第三,無事澄然。沒有事情的時候要“澄然”,“澄”是非常清澈、非常寧靜的意思。就是說沒有事的時候要非常寧靜。如果說自處超然有點淡泊的意思,無事澄然就是寧靜,寧靜就可以致遠。
  
  第四,處事斷然。就是處事要有決斷,不能優柔寡斷、猶猶豫豫。
  
  第五,得意淡然。就是說得意的時候要淡然,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
  
  第六,失意泰然。失意的時候要泰然處之,別把它看那么重。
  
  這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處事斷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六個然,不就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人生觀嗎?是不是很有道理?
  
  還有四看。這四看,其實也很有意思的?词裁?
  
  第一,大事難事看擔當。遇到大事難事,要看你能不能勇于面對它,是不是不回避、不逃避,勇敢地擔當起來。
  
  第二,逆境順境看襟懷。碰到逆境了,或者處于順境了,這時就要看你的襟懷,夠不夠豁達,能不能夠承受得起。
  
  第三,臨喜臨怒看涵養。碰到了喜事或者令人惱怒的事,換句話說,也就是得失了,喜就是得,怒就是失,就要看你的涵養,能不能寵辱不驚。
  
  第四,群行群止看識見。所謂行止,也就是去留的意思,碰到去留的問題,就要看你的識見了,看你能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該去就去,該留就留。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懷,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這四看,實際上也就是一種對人生、對社會很透徹的了解和把握。這些都是就更高的思想層面來講的,因此叫做哲理養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368983.html

相關閱讀:善良的“謊言”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人治不如法治
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