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個名叫布羅迪的退休教師,在布滿塵埃的閣樓上整理舊物時,發現了一沓發黃的舊練習冊。它們是皮特金小學某班31個孩子的習作。
作文的題目是《未來的我是—》。自然,31個孩子有31個夢想,對未來的想象無不寫得美麗如畫:有當總統的,有當大臣的,有當馴狗師的,有當領航員的,有當王妃的……每一篇作文都昭示著一個如花的美夢。
布羅迪突發奇想:把這些本子發回這些學生的手中,讓他們看看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他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啟事,不久,一封封帶著問候、帶著對自己童年夢想好奇的回信送到了布羅迪的手中,他們中有功成名就的學者、企業家、官員,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一年過去了,布羅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維·布倫基特的作文本。他寫在作文本上的夢想是當一名內閣大臣,他認為,在英國歷史上還沒有盲人進入內閣的先例,他要創造歷史。正當布羅迪猜測著各種可能,滿懷遺憾地準備把作文本送進一家私人博物館時,他意外地收到英國教育大臣的來信。信中的內容讓他大吃一驚,而且感動萬分。
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保存著兒時的夢想。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就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沒有一天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實現了當初的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369001.html
相關閱讀: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善良的“謊言”
人治不如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