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吃食與奪冠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意林在線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倫敦奧運會已開幕,運動員在厲兵秣馬,媒體也沒閑著,各種關于奧運的內容不斷見報,其中一則奧運冠軍食譜的報道就頗吸引眼球。

  飛人博爾特的父親得到兒子奧運奪冠消息后,信誓旦旦地對媒體說:“肯定是番薯使他奪冠的。”他還表示牙買加的番薯能給予選手們力量,在牙買加,番薯被認為是一種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的食品。既然神通如此之大,博爾特為何沒有背一袋番薯來參賽?可見,飛人老爹如果不是幽你一默,就是在給本國番薯做廣告,巧打奧運牌。

  美國游泳名將菲爾普斯的食譜也被人研究了個透。英國《衛報》記者認真記錄了菲爾普斯一天所吃的各種食物。早餐,一盆麥片粥,三個三明治,五個雞蛋煎成的雞蛋餅,三片涂著白糖的法式吐司,三個煎餅,兩大杯咖啡。中飯,500克拌西紅柿醬的通心粉,兩個超大號的三明治。晚飯,一大份通心粉、一個超大的奶酪西紅柿比薩。結果表明,他除了食量特別大外,吃的都是一般食品,并無任何“冠軍元素”可以“揭秘”。

  最“慘”的還是“跳水女王”郭晶晶,她的奪冠食譜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居然是“辣椒醬加方便面”“榨菜加油餅”,更讓人“齒冷”。

  那么,到底吃什么能奪冠呢?如果一定要探討這個問題,那就兩個字:吃苦!世界上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體育比賽也是如此,奪冠的主要因素無非兩條:天賦條件加后天努力。天賦是爹媽給的,剩下的就是能吃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揮汗如雨,吃苦受累,如果吃不了這個苦,就別干體育。記得在女子體操隊奪得團體冠軍之后,冠軍成員江鈺源的第一句話是:“現在媽媽不用去討飯了。”因為體操訓練異常艱苦,江鈺源一度吃不了這個苦,想過放棄,就打電話給媽媽,說不想練了。媽媽說:“那好吧,我沒有工作,你不練的話,回來跟媽媽出去討飯吧。”江鈺源在國家體操隊的伙食肯定比家里要好得多,但她的奧運會冠軍,卻是吃苦吃出來的。

  所以,我們不要光注意博爾特吃什么,還要看到他每天長達八個小時的刻苦訓練;不要老盯著菲爾普斯的食譜,別忘了人家幾乎每天要在泳池里游上十二公里,還要進行大量的陸地訓練,他們的奪冠,除了過人的天賦條件外,就是吃苦吃出來的。即便是“馬家軍”主將王軍霞、曲云霞的當年輝煌,風頭無二,也是每天一個馬拉松跑出來的,與弄神弄鬼的吃鱉基本沒關系。

  當然,人是鐵,飯是鋼,充分保證營養是奪冠的物質基礎,合理地搭配飲食也非常重要,這在哪支運動隊都不成問題,營養師就是干這個活的。但無論如何,是吃不出冠軍來的——除了興奮劑,那東西的確對奪冠見效快,但露餡出丑更快。一旦事發,身敗名裂,就與告別體壇不遠了,加拿大的約翰遜、美國的瓊斯,就是前車之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386446.html

相關閱讀: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善良的“謊言”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人治不如法治
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