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二胎”放開懸在半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意林在線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前陣有15名學者聯合上書全國人大,呼吁放開二胎政策,盡管輿情關切,但國家人口計生委并未松口。計生政策實行逾30年,中國亦深為老齡化社會之痛,這個泱泱大國人口政策的拐點是否已經到來?
  
  拐點到了嗎?
  
  去年7月19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半年工作會議上,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王俠清晰地傳遞了一個信號,“我國仍將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這個根本不動搖”,“切實把穩定低生育水平這一首要任務抓緊抓好”。王俠的觀點,被解讀為,咬定青山不放松。
  
  此前的4月10日,國務院公布了《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我國“十二五”期間將穩定低生育水平,全國總人口控制在13。9億人以內。這表明我國人口計生政策在5年內不會放寬,將會以穩定現行生育政策為主,適調、微調為輔。
  
  與此相映照的是,早在1980年,黨中央在《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中提出:30年以后,人口增長問題可以緩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30多年過去了,兌現承諾的時間節點到了,轉型點到了嗎?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的另一身份,是中國人口學會的常務副會長。該學會的會長,是國家人口計生委前任主任張維慶。
  
  作為中國人口科學的學術帶頭人,翟振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堅持計劃生育政策與使該政策完善并不相悖,“第一,我覺得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不會永遠是一個樣子的;第二,將來即使放開二胎,也叫堅持計劃生育政策不動搖,對第三胎也會有管理,所以,堅持計劃生育政策不動搖和這個政策的完善、調整不矛盾,就像我們現在這樣仍然是堅持計劃生育政策不動搖,但我們的‘雙獨’不是都逐步放開了嗎?生育二胎的間隔不是逐步都取消了嗎?這也不意味著我們現在就不堅持計劃生育政策了,這個過程就是一種逐漸完善的過程,二者并不對立。”
  
  “二胎”能解決什么問題?
  
  新加坡政府內閣資政李光耀在他的《出生率下降為發達國家敲響警鐘》一文中說,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的人口是新加坡的兩個最大隱憂。
  
  在中國,人們的傳統生育觀念也因之改變。早在1997年國家計生委所作的一項調查就顯示,城市和農村婦女的生育意愿已分別降至1。56和1。8。
  
  不少專家早就指出,中國的人口政策發展到今日已到一個轉型關口。人口專家的注意力幾乎不約而同地放在了人口結構性矛盾突出這個議題上。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現行生育政策的負面效應也越來越突出。人口老齡化、出生性別比失調、人口素質下降等問題,將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困擾中國。
  
  一個擔憂則來自人口老齡化進程的明顯加快的趨勢。據國家計生委的預測,到2030年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3。55億,成為不折不扣的“銀發社會”。今年4月間公布的《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中國老年人口將出現第一次增長高峰。二十世紀50年代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人口相繼進入老年,“十二五”期間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長800萬以上,總量將突破2億。
  
  從2011年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來看,中國早已經走上老齡化的快車道。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1。78億人,占比13。26%,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據國際通用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已經處于老齡化社會。
  
  但在學者翟振武看來,“假定放開了二胎政策,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老齡化的問題,只可以緩解一些老齡化的過程和速度,所以,靠多生孩子來解決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我覺得起的作用不大。解決老齡化問題的根本之策還是要建立完善的、廣覆蓋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養老服務體系,這是根本。”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進入老齡化的同時也進入少子化階段。據“六普”數據,目前中國0歲至14歲人口僅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個百分點。而根據人口學統計標準,一個社會0歲—14歲人口占比15%—18%為“嚴重少子化”,15%以內為“超少子化”。少子化意味著未來的勞動年齡人口在持續減少。
  
  另一個擔憂是,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的持續升高,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已達117(即每出生100個女嬰,相應平均有117個男嬰),遠遠高于103—107的正常值。“這說明人口群體在性別比例上失去了調整的空間,按照婚齡差距在5歲之間測算,中國婚姻市場將有2000萬—3000萬男性面臨婚姻壓力,這無異于一個定時炸彈。”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李建民曾不無憂慮地提醒記者。
  
  對于靠放開二胎政策解決出生性別比的問題,翟振武則認為,那同樣是杯水車薪,“放開二胎,會使得出生性別比有一定的緩解,但靠放開二胎去解決出生性別比的問題,這也是期望太高了,它的影響有限,把這作為解決性別比的根本之策,它承擔不了這樣的功能。”
  
  誰會生“二胎”?
  
  在老年人口急遽增加的同時,生育率也下降到低水平。但對于中國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平均每個婦女在育齡期生育的孩子數)到底是多少?業界一直爭議頗大。
  
  前述《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在這個關鍵數據的說法上略有微調,稱“十一五”期間,中國婦女總和生育率穩定在1。8以下,2010年末總人口為13。41億人。該規劃也特別提到,“十二五”期間生育旺盛期婦女數量開始呈現下降態勢,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在生育政策不變的條件下,人口增長的勢頭進一步減弱。
  
  據聯合國及各國人口學者的統計,中國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僅在1。4—1。5之間。而2。0左右的生育率則被人口專家認為是人口世代更替水平,即人口增減的分水嶺,他們據此認為,應放開二胎。
  
  婚姻家庭專家徐安琪早在2004年年初所做的一項調查就發現,目前上海的青年男女中,教育程度高和經濟收入高的“雙高”人士,對生育第二個小孩的興趣最大。
  
  相比富人、名人生“備胎”,事業和生活壓力已使得使許多普通市民不想生,甚至恐懼生。生育權利的不平等,被擱上臺面,這亦是擺在決策者面前的一個艱難命題。
  
  2012年8月2日,上海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官方微博稱,“據初步統計,2012年上半年上海市戶籍居民共依法辦理再生育6504件,比去年同期增長14。91%。其中,‘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再生育2994件,比去年同期增長42。57%;辦理數量位居各類依法再生育情況的第一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393909.html

相關閱讀:人治不如法治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善良的“謊言”
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