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流行的說法,跑步是區別中國新舊土豪的標簽。美國每年有700多場馬拉松,日本有200多場,中國則剛剛起步。和歐美接軌的是,中國也是大企業或企業家在充當馬拉松的布道者。譬如摩根大通、微軟、蘋果、寶馬,譬如喜歡在微博微信上曬跑步的潘石屹、郁亮。郁亮微信的朋友圈幾乎都是樂跑群,群里只聊跑步,如果有人聊政治聊生意,都會被他制止。
48歲的郁亮現在看起來特別清癯,語速極快。他幾乎每天都跑,5到10公里不等,無論出差在哪個國家。每年還會選擇性參加兩到三個全程馬拉松。偶爾他會在朋友圈里說:“今天偷個懶,休跑一天。”
潘石屹、張欣夫婦在跑步,郁亮在跑步,中國兩大明星地產企業老總都在跑步,這會讓人覺得中國房地產生意太好賺了。
郁亮說:“這是好事,說明企業管理成熟、運轉健康。”
郁亮的三句名言被媒體廣為傳播:“不重視員工健康的公司不是好公司。”“只有管理好自己的體重,才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沒時間運動,就有時間生病。”
這就是萬科的“跑步管理學”。如同英國倫敦大學拉薩姆教授所言,跑步是一種自覺性運動,也是可組織的運動,它讓無論個體還是組織健康起來,“同頹廢、煙酒不離的左傾年輕人和大腹便便、乏味老朽的右翼大亨和政客區別開來”。
郁亮用一種罕見的強勢的方式在萬科內部推行“樂跑”運動。
郁亮說,員工不跑步的借口有三個:傷膝蓋、忙、不夠睡。他告訴他們:傷膝蓋是懶人思維、一個再忙的人也會有時間生病的、睡眠不在時間而在質量。
萬科“跑步管理學”最絕的一條是:把員工健康跟管理者的獎金掛鉤,跑步是明文規定的各級經理考核指標之一。
經過一年孤注一擲的推廣,萬科的管理團隊和員工很少人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郁亮說,樂跑能化解大企業病。萬科現年29歲、千億級別,(www.rensheng5.com)如何保持青春活力、如何打破管理壁壘,樂跑的推廣倒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公司健康運動多了,沖突就少很多。和諧社會離不開跑步,跑步的人多了,總裁好當。”
終于說到了財富態度問題。
郁亮狡黠地說:“健康是最大的財富啊,我天天跑步,就是為了最大的財富嘛。管理好財富,首先要管理好健康。用身體換財富,不劃算。”
郁亮在公共場合穿得很樸素,戴一塊1000多元錢的跑步手表。他說他以前也曾經喜歡過名表,拿了獎金就去買表,證明自己很成功,但現在不需要這種證明方式了。
郁亮說,有天晚上跑步回家,在電梯里碰到一老太太。老太太遲疑地看了他很久,問:“你就是萬科那個跑步的吧?”郁亮講這個故事的時候,開懷大笑:“這是我迄今為止最牛、最成功的馬甲。很多人喜歡說我是萬科運動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我很享受這個頭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412892.html
相關閱讀: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人治不如法治
善良的“謊言”
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