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向孩子關閉“父母銀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意林在線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兒子想利用假期和同學去旅行,要求我資助,我說:“你先去規劃旅行天數和路線,再計算一下這趟旅行要花多少錢,列上一張計劃表給我看看。”
  
  兒子迅速地交上一張行程預算表,我勾出“伙食費”項目,大方地表示這部分由我來承受,因為他的飲食費用是列入家中必須支出項目內的;至于旅行中的交通費與住宿費,因為是非家用計劃支出,所以我可以先行借貸給他使用,但他必須寫下欠條,以及未來如何以零用錢,或以打掃、粉刷房子、洗衣洗碗等勞動來償還。
  
  女兒想看國際巨星歌舞秀,入場券要數百元,我立批“可”,但一手給錢一手向她要借據,并要她列出如何分期償還這筆借款的計劃表。
  
  孩子想要買新型的MP3、很炫的手機……我都二話不說大方給錢,但絕對是一手給錢一手要借據,且前賬未清絕不給新貸款;在追討欠款時絕對不講任何情面,一定像放高利貸的吸血債主般,逼債逼得他們哇哇叫,讓他們深深體會“花錢時痛快,還錢時痛苦”的滋味。
  
  丈夫對我跟孩子如此“金金”計較頗不以為然,但我卻認為,這是在培養孩子懂得如何量入為出的理財教育,因為我就是這樣被母親給打磨出來的。
  
  記得我在讀大學時,全然不顧家庭經濟的窘迫,一心想要住校,以便能多參與學校社團晚間的活動,盡興地“玩它四年”,于是就耍心機地在報到時,去申請了住校,以為用這種先斬后奏的方式,就能逼迫母親答應我住校。未料母親居然說家里沒有這筆預算,我如果執意要去住校,那就得自己去想辦法籌住宿費和生活費。
  
  母親此舉不僅教訓了我“好女做事好女當”,讓我學習到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也逼得我因為要四處打工來籌住宿費用,而較同齡同學提早體會到什么叫作“謀生不易”,在學生時代就能為未來的“出路”作考量。在其他同學都耽于逸樂之際,我就開始努力尋找就業方向,培養養活自己的本事。
  
  也由于不像其他同學那樣是依靠父母提供生活費,我必須“能賺多少才能花多少”,因此不論在金錢的開源還是節流上都能有所用心。畢業時,成為班上同學中第一個找到工作的人。
  
  畢業、成家一路走來,從未感受到“入不敷出”的窘境……這些都得感謝母親當年將她那“老媽提款機”給狠狠關閉之舉。
  
  我和丈夫都是在臺灣經濟還未起飛的時代里長大的,幼年窮困的生活,讓丈夫和我在教養孩子方面產生了不同觀念。丈夫在金錢上對孩子極大方。他認為:誰讓他們命好,能有個讓他們“花得起”的爸爸。
  
  我卻堅持要對孩子關閉“父母銀行”,因為沒有吃過賺錢苦的孩子,沒有資格去提早享受“用錢樂”。
  
  用來說服丈夫認同我理念的理由就是:因為我們“命不好”,沒有個讓我們“花得起”的爸爸,才能培養出現在“賺得了也花得起”的我們。
  
  更何況,做爸媽的在養大孩子花錢的胃口時,是否想到:自己可以保證提供孩子一輩子“花得起”的金錢嗎?有朝一日,當孩子失去了讓他“花得起”的“父母銀行”的仰靠,他又無法改變他的花費習慣時,是否會造成他“為了錢什么都肯做”而犯下一些錯誤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423844.html

相關閱讀:人治不如法治
善良的“謊言”
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