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烏云下也可以誕生美妙的寓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意林在線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2010年6月18日,他走完了他的一生,葡萄牙為其舉行了國葬。
  
  他的一生是有成就的一生,也是跌宕的一生。他12歲那年,一天,他與叔叔從集市回來,無意中抬頭,他突然發現,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奇妙的現象:一片烏云聚集在他們頭頂,但下雨時卻沒有一滴落在他們身上。
  
  這美妙的一刻,讓這個出身貧寒的少年淚流滿面,他發誓要好好活著,“永不死去”。
  
  60年后,回憶起那一刻,他仍然激動不已,于是便在回憶錄中動情地寫道:“好好活著每一天,你便會有豐盛的收獲。”
  
  他就是葡萄牙當代著名作家若澤·薩拉馬戈。
  
  1922年11月16日,薩拉馬戈出生于葡萄牙東南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父母都是貧苦的農民。他的姓氏薩拉馬戈在葡語中的意思是當地一種草本野生植物,是窮人的食物。這似乎預示著他將一輩子窮苦,像野草一樣在貧瘠而荒蕪的大地上自生自滅。
  
  家中一貧如洗,矮小的土屋連個窗戶都沒有。迫于生計,在他兩歲時,父母不得不帶著他背井離鄉,到里斯本謀生。
  
  17歲時,由于家庭經濟拮據,他中學只讀了兩年便被迫中斷學業。
  
  他走上社會后干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制鎖作坊當學徒,因為笨手笨腳,他挨過老板不少臭罵與棍棒。
  
  18歲時,他到一家醫院去打工。就在這時,他喜歡上了讀書,每天晚上都泡在一家圖書館里看書。沒人引導,他讀的書很雜,卻讓他“沒有頭緒地闖入了文學領域”,并產生了當作家的念頭。
  
  此后,他相繼做過繪圖員、校對、保險公司職員和翻譯等工作。不論做什么,他一直堅持利用業余時間創作小說。
  
  1947年,25歲的他終于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并憑借這部小說從一個焊工變成一名文學雜志編輯。
  
  寫小說改變了他的命運,讓他成了一個“體面人”。但此后30年間,除了偶爾寫一些詩歌、散文外,他一直沒有再動筆寫長篇小說,原因是“人人都有書寫表達的欲望,但需看是否有其表達之價值”。
  
  為了尋找“表達之價值”,他把主要精力花在與大獨裁者安東尼奧·薩拉扎的斗爭上。為此,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1975年,他與其他22名記者一同被迫離開了所供職的報社。
  
  隨后幾年,他靠翻譯稿件維持生活。在解決了生存問題后,他用15年時間寫出了一系列堪稱經典的長篇小說,成為著名作家。但在他看來,自己并沒什么了不起,因為寫作“如同做椅子”,既然是做椅子,那就應該“把它做得藝術一些,甚至漂亮一些”。
  
  1998年,在他76歲生日前夕,這位做出了“漂亮椅子”的“匠人”收到一份來自瑞典的厚禮—他因“想象、同情和反諷所支撐的寓言,持續不斷地觸動我們”,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以葡語為母語進行寫作的作家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薩拉馬戈在葡語中是窮人吃的一種野草,但這個姓氏拆解開來的意思卻又與“是位魔法師”相近,這不僅暗示著他變幻莫測的寫作風格,而且與他所創造的人生寓言相近—他像魔法師一樣,奇跡般地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無論身處何種逆境都不要氣餒,因為即便在烏云下,也照樣可以誕生美妙的寓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434228.html

相關閱讀: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人治不如法治
善良的“謊言”
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