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在明朝上大學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意林在線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明朝大學只有一所,叫國子監,其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歼M去的叫貢生,不要小看,蒲松齡考到72歲才混到。這個大學相對于現在大學的巨大優勢在于,直接分配,而且是當官,最最重要的在于,它完全不收學費,而且有補貼。
  
  伙食方面,只要是學生,不僅指貢生,包括考上秀才的也算,每天給一升米(2斤左右)。魚肉油鹽也按照情況分給,由國家承擔。除了伙食包辦外,每月給秀才1兩白銀廩膳費,換成現在的概念就是一個月發給高三學生約660塊錢,也就是最低生活保障的水平。所以明朝你想考可以一直考,肚子問題基本不用擔心,但補貼也就這么點,所以有“窮秀才”一說。
  
  進到大學就不一樣了,貢生每個月有5兩的補貼,還不包括伙食費。試想,一個大學生在校期間一個月有三千多塊錢的收入,最新的調查顯示,本科生畢業后月薪期望值只有1200元。當然,國子監這樣的學校要比現在大學難考得多,萬里挑一。
  
  再看看學生負擔,顯然明朝大學要嚴格得多,每天要練字,臨摹一幅,三天背一次書,每月完成六篇八股文。這些都是硬任務,如果做不出來,絕不像現在給你補考下就算完,脫掉褲子打板子是最為常見的懲罰。而違反校紀校規,那后果相當可怕,比如在這里你不能唱歌,不能進廚房,不能不穿校服,天天要背朱皇帝的語錄——《明大誥》?捎袀叫趙麟的學生就不信邪,寫了一張“大字報”貼在校內,抗議這些不人道的校規校紀,結果被朱元璋抓起來砍了頭,還用竹竿掛起示眾。在校園里出現這一幕,試問哪個學子還能像現在的大學生那樣悠然自得?
  
  最后是畢業后找工作,國子監直接分配,全部當官,當然是小官,當大官還要去參加會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443648.html

相關閱讀:善良的“謊言”
人治不如法治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