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班音樂活動《貓和老鼠》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中班音樂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活動目標:
  1.通過圖譜,感受兩段樂曲不同的音樂表現形象。
  2.嘗試創編與樂曲形象相符的動作。
  3.通過游戲,讓幼兒充分體驗角色扮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貓和老鼠》音樂,頭飾,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故事導入:從前有一只大懶貓,它非常非常的懶, 但它是一只幸運的貓,因為它的主人很喜歡它,總是給它很多好吃的,大懶貓怎么吃也吃不完。小老鼠聽說了這件事情,心里高興極了,于是它決定悄悄地去,去干什么呢?(去偷好吃的)小老鼠趁著大懶貓睡著了,悄悄地去找好吃的了,它剛走兩步,大懶貓就突然打個哈嚏,小老鼠又悄悄向前走了幾步,大懶貓又突然伸了個懶腰,嚇得小老鼠一動也不敢動,趁著大懶貓還沒有發現,小老鼠又偷偷往前走,這次大懶貓喵的大叫一聲,小老鼠嚇得連忙把身體縮了回去。
  小老鼠去偷東西時,大懶貓剛才都做了那些動作?出示圖片幼兒按順序擺放。(打哈嚏、伸懶腰、喵的大叫一聲)
  二、欣賞音樂第一段
  今天,我帶來了一段音樂,說的就是老鼠和大懶貓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
  1.播放音樂,幼兒欣賞。
  提問:你們覺得音樂的哪里像小老鼠走路的聲音?
  33 32? 1 2 ? 3 —
  那么5—,像是誰在干什么?
  小老鼠走了幾步路,大懶貓做的動作呢?(幼兒猜測)
  師:“我們聽音樂再來數一數,老師也來幫幫你們!”
  2.播放音樂,教師用圖譜展示,進一步分析音樂。
  師:小老鼠走了幾步呢?(四步)
  小結:哦,原來小老鼠每走四步,大懶貓就會做一個動作。
  3.出示頭飾,教師扮演大懶貓,幼兒扮演小老鼠。
  師:“現在我是大懶貓,你們是誰呀?(小老鼠)小老鼠現在要聽著音樂到大懶貓家找好吃的去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師:小老鼠偷東西時走路的聲音要怎么樣?(輕輕地、悄悄地)
  那看到大懶貓打哈嚏、伸懶腰時要怎么樣?(不敢動、身體躲起來)
  那我們跟著音樂試一試吧!
  4.播放音樂,師幼分角色表演。
  師:你們找到好吃的了嗎?小老鼠覺得這樣小心翼翼的吃東西一點兒也不過癮,于是,它想了一個辦法來對付大懶貓,我們一起聽聽音樂,猜猜是什么辦法?(轉暈的辦法)
  三、欣賞音樂第二段
  師:那我請小老鼠們來試試看,能不能把我這只大懶貓轉暈呢?第一次,幼兒隨音樂示范,大懶貓沒有被轉暈。
  師:大懶貓有沒有被轉暈呢?(沒有)
  因為你們還沒有學會一句神秘的咒語,有了這句神奇的咒語,大懶貓才會被轉暈哦,你們想不想學!
  請一位老師來當大懶貓,我來當小老鼠。播放音樂,教師示范。
  師:我剛才都念了什么咒語?(倒)我是怎么喊的?(先小聲,最后用盡所有的力量喊出來)
  念了幾次呢?(幼兒猜測)引導幼兒數一數一共念了五次。
  我再念咒語時都做了什么動作呢?(停、指的動作)
  請小老鼠們輕輕起立,跟著老鼠媽媽一起來給這只大懶貓施魔法吧!一定要邊聽音樂,邊喊出神秘的咒語哦!
  四、再次播放音樂,師幼共同游戲
  師:大懶貓暈了嗎?哇!小老鼠們太厲害了!剛才我們再念咒語時大懶貓都怎么了?(暈頭轉向的)請一位小朋友來學一學大懶貓暈頭轉向的樣子!
  那現在請一位小朋友來當大懶貓,我們是小老鼠一起悄悄地去找好吃的吧!
  五、完整表演
  幼兒可兩人分角色配樂表演。
  活動延伸:可將相關圖譜、音樂、頭飾投放在表演區供幼兒表演。
  活動反思:
  縱觀整個活動,可以看出幼兒對《貓和老鼠》的故事較為熟悉,因此幼兒進入角色情境較快,并且對動作的模仿學習很有興趣,注意力比較集中,只是教師對于音樂的分析還不夠,所以幼兒在動作匹配時出現了盲目、節奏不準確等現象。經陳園長的指點和園內老師的討論,分析第一段音樂的同時可出現圖譜,幫助幼兒更好的感受音樂節奏與動作的匹配。
  而第二環節教師設計“讓老鼠轉暈貓”的游戲情節,繼續延續了動畫片《貓和老鼠》的反常規故事情節,以達到游戲逗樂的效果,讓幼兒感受到活動的有趣。此環節一開始,音樂的介入馬上就讓在場的幼兒感受到了A、B兩段的不同,幼兒中大部分能準確的說出B段音樂很快。當教師以情境引導幼兒,快速音樂響起時小老鼠就開始圍著老貓繞圈跑,幼兒馬上都表現出興奮的情緒。第一輪嘗試后,教師發現幼兒都知道要隨音樂節奏來繞圈跑,可實際操作時,卻幾乎沒有幼兒能做到。于是教師開始組織幼兒學習繞圈跑的規則,并提出了指向性更為明確的要求:繞圈跑時,要呈圓圈跑,離開老貓要有一定的距離,相互之間不要插隊,要有序的跑動同時聽清楚音樂的節奏。在要求的指導下,教師又引導幼兒進行了第二輪的練習,在這一輪里,幼兒的表現明顯有了改善,繞圈跑的秩序好了很多,但明顯的看得出來,幼兒的情緒依然是高漲的,并且對最后喊“倒!”格外的青睞、興趣濃厚。
  第三個環節里,教師完整的帶領幼兒隨音樂進行了游戲,并將原游戲做了“加法”,難度提升至由集體游戲變為分小組進行。在這個環節里,幼兒對于游戲的掌握是達成了目標的,可明顯能看出,游戲過程中幼兒對于“倒地”這一動作是異常感興趣的,每輪游戲的這個環節,都是幼兒情緒狀態最為高漲的時候。
  總而言之,經過這次活動,不僅使我的音樂教育理論素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時也讓我對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認識與了解,這對我以后的音樂教學工作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306907.html

相關閱讀:中班音樂《勤快人和懶惰人》
中班歌曲:春天來了
中班音樂活動《粉刷新房》
中班音樂:理發師
中班音樂教案:兩只老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