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分析:
1、孩子們對于一星期中數字與漢字的認識,基本熟悉,但在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都知道一個星期有7天,但當我具體指著某個數字讓幼兒說出它的后面一個數字時,如星期一的后面是幾?孩子們并未清楚的回答上來,有的說星期三、有的說星期四都有。孩子對于順序這個詞剛開始可能還沒有理解吧,但在解釋之后,孩子們一下子回答上來了。
2、幼兒在自由觀察、討論的過程中,我覺得每個幼兒準備一本臺歷讓幼兒更深刻、更清楚的發現一星期的順序,孩子的興趣度很高,但由于并非每本臺歷都一樣,少數幼兒自己未能找到,因而在臺歷書中任意翻頁,這就需要教師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幼兒。
3、孩子們在記錄天氣符號的時候,發現有些幼兒由于繪畫水平的不一,而導致幼兒在記錄符號的時候,出現了時間上的浪費。因此,對于速度快而先完成的幼兒,有點浪費時間。當然,大部分的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記錄一星期天氣符號的作業。
所思所悟:
對于上完一個教學活動,鞏固是非常重要的。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不一,有些幼兒在課堂上早就掌握了上課的知識,而有些確是需要老師在課后再以重復、練習的,這樣,一節課的真正目標才能完整達到。因此,我把相關的材料投放在區域中,如放幾本臺歷,還制作了一張表格,表格上的數字需要幼兒看著臺歷自己去放、去操作。還有,在記錄天氣預報中,我也放了張表格,讓每天的班長用符號記錄當天的天氣預報。通過聯系實際,結合與生活中,讓孩子更深刻、更明白關于日歷的知識。
中班數學《蔬菜湯》課后小記
中班數學“紅棗饅頭”說課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56813.html
相關閱讀:中班數學活動:我拿到10張數卡
中班數學教案:十五只老鼠送禮物
中班數學游戲《愛的抱抱》活動聽課反思
中班數學教案:圓外有7個小朋友
中班20以內加減法口算練習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