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本《蝴蝶的大餐》
2.毛毛蟲變蝴蝶PPT(蟲卵、幼蟲、蛹、蝴蝶)
3.毛毛蟲變蝴蝶的視頻動畫和背景音樂
4.問號夾子
活動過程:
一、由圖書中的毛毛蟲畫面引入:
1.提問:這是誰呀》?
2.提問:毛毛蟲的媽媽是誰呢?
3.討論:毛毛蟲是怎么變成蝴蝶的?
二、讓幼兒自主閱讀圖書,尋找答案。
1.請幼兒打開“問號夾子”仔細閱讀圖書,尋找答案。
2.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在書中的發現。
3.那毛毛蟲是怎么變成蝴蝶的呢?
4.出示四張圖片,請幼兒來猜測并排列。引導幼兒使用準確的語言描述這四個階段:蟲卵、幼蟲、蛹和蝴蝶。
三、觀察欣賞視頻,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1.欣賞毛毛蟲變蝴蝶的視頻。
2.讓幼兒說說你看到毛毛蟲是怎么變蝴蝶的?
3..出示PPT圖片,請幼兒按順序排列,并使用準確的語言描述。
四、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毛毛蟲變成蝴蝶的四個階段。
1.教師扮演蝴蝶媽媽,產卵(幼兒扮演卵),在教師的語言提示引導下,讓幼兒大膽想象,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卵變成毛毛蟲、蛹、蝴蝶的過程。
2.教師小結,請幾個動作做得好的幼兒示范,帶領幼兒學一學,然后跟著音樂,再次用身體動作來完整表演。
3.帶領幼兒到戶外的花叢中飛舞。
(注:紅色部分都是我修改調整的。)
毛毛蟲變蝴蝶的視頻地址:http://www.56.cn/u60/v_NTg5MDE1Mjk.html
活動反思:
在教學活動前,首先重新調整了活動目標,使目標更全面(有認知、有能力、有情感),更具體,更具有操作性。其次,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簡化了導入環節,直接以繪本中的畫面導入:這是誰呀?毛毛蟲的媽媽是誰?但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幼兒都知道毛毛蟲的媽媽是蝴蝶,這樣就顯得問題太簡單了,所以我馬上又拋出一個問題:毛毛蟲是怎么變成蝴蝶的?讓幼兒形成認知沖突,從而激發他們自主閱讀的欲望,順利進入下個環節。
2010~2011學年第二學期大班自主閱讀《小黑魚》
中班繪本《一寸蟲》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02512.html
相關閱讀:中班繪本教學:《小刺猬的項鏈》
大班語言教案 繪本《那只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
‘詼諧、有趣’的圖畫故事帶來閱讀的樂趣??早期閱讀《對換節》
繪本教學中的提問策略《大西瓜》
幼兒園小班繪本:老鼠阿姨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