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意圖:
生活充滿著許多誘人的奧秘,富于好奇心的孩子們總是喜歡提出各種問題或是親手撥弄一下探個究竟。所以生活是幼兒學科學的最好課堂和材料,為幼兒科學教育提供了最充分、最直觀、最生動的材料。
材料準備:
一根長吸管,一把剪刀;一只玻璃牛奶瓶;一瓶水。
實驗操作:
1、用一直空的玻璃牛奶瓶,向瓶中放入大半瓶水;
2、用剪刀在長吸管大約三分之一處剪個口子,使它幾乎斷開,但還要連著一點;
3、使吸管在切開處彎曲,將吸管較長的一段插入水中,切口處于水面上,使勁向吸管吹氣就會聽見聲音,調整吸管在水中的位置,聲音又會發生變化。
科學小知識:
當我們向吸管中吹氣的時候就會產生一股噴出的氣流。這股橫向的氣流通過較長段吸管口部的時候,引起吸管中氣柱的振動,于是產生了一個微弱但穩定的聲音。當較長段吸管在水中下降時,振動的空氣柱縮短了,從而產生了一個較高調的聲音,吸管上升,空氣柱加長,便產生了一個低調的聲音。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必須是符合科學的,不像語言活動、音樂活動,可以夸大,大膽想象,它是一門比較嚴謹的學科,幼兒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教師應有的放矢進行指導,對孩子們的求異行為應加以鼓勵,而不是橫加指責;盡量不作過多的限制,以免幼兒怕犯錯誤而產生恐懼心理;注意做到適時鼓勵,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51275.html
相關閱讀:科學活動《運水接力賽》反思
常綠樹和落葉樹
科學活動:建高樓
學前班生活百科:衣的科學(三)
公開教學研討課《風中故事》活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