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發現問題,并積極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2、培養幼兒大膽推測、操作及細致觀察的能力。
3、了解“雨是怎樣形成的”科學現象,知道雨與人們的關系。
。刍顒訙蕚洌
1、雨的形成的圖片,故事:《小雨滴旅行記》、《雨來啦》。
。病嶒炂鞑模壕凭珶、試管、試管夾、玻璃片、水
。刍顒硬襟E]
一、開始部分:
提問:天上為什么會下雨?下雨時的天空是什么樣的?雨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樣的,雨是怎樣形成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了解雨的形成原因:
請幼兒自由說出雨是怎么形成的?(打雷了,就會下雨了……)
2、師幼共同做實驗,了解雨是怎樣形成的?
1)讓一幼兒先將試管里的水加熱,看看有什么現象?
A、有氣泡、B、有氣從試管口冒出來。C、有響聲
2)請另一幼兒將玻璃片放在試管口的上方,說說你又發現了什么?
A、玻璃片上有水B、玻璃片上有氣(過了幾分鐘)C、我發現玻璃片上有水珠D、我發現玻璃片上的水珠掉下來了
3)實驗完成,引導幼兒通過剛才的實驗,說一說:雨是怎樣形成的?
師幼總結:水加熱以后,形成了水蒸氣,水蒸氣漸漸多了,他們抱在一起,當遇到冷空氣,形成了小水珠,當他們快托不住的時候,小水珠就落下來,這就是雨。
4)聽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更深一步了解雨的形成的原因。(邊聽故事,邊出示雨的形成圖片)
3、引導幼兒說說雨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1、可以澆地。2、可以澆樹。)
4、雨對我們的生活與這么多的好處,那我們怎樣才知道要下雨了呢?聽故事《雨來啦》,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邊看圖片邊聽故事。知道:
燕子低飛要下雨
青蛙高唱要下雨
魚游水面要下雨
螞蟻搬家要下雨
三、結束部分:
師幼共同到外面去找一找這幾種小動物都在干什么,看有沒有要下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13683.html
相關閱讀:科學活動:建高樓
常綠樹和落葉樹
科學活動《運水接力賽》反思
學前班生活百科:衣的科學(三)
公開教學研討課《風中故事》活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