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背景:
結合近幾年的城市規劃,我們身邊的高樓大廈、馬路、汽車......不斷增多,而那些具有特色的老建筑在逐漸的被拆掉,不斷消失著。在主題“拆”的活動引領下,發現《小房子》這個繪本故事恰好就巧妙地從“小房子”的視角講述了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巨大變化以及消極影響,從而引發我們的思考:當城市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變得越來越美時,我們該怎樣看待身邊那些象征過去的“小房子”呢?這個話題對孩子來說既具有現實意義又具有教育意義。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感知小房子四周的變化,表達出自己對于小房子拆與不拆的看法。
活動難點:
感受小房子隨著周圍環境變化而產生的心理變化和老建筑和城市的美好結合,產生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觀察閱讀畫面,理解故事內容,樂意表達“小房子“拆與不拆的看法。
2.感受生活中城市建設的變化,以及老建筑的獨特風貌,產生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ppt課件(1.《小房子》故事內容2.周莊古建筑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課件畫面1(封面),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繪本故事《小房子》。
2.出示課件畫面2,看一看,這是一幢什么樣的小房子呢?窗戶像什么,門前彎彎的臺階又像什么?看起來是什么表情?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房子的特征來導入活動,讓幼兒在發現小房子的特別之處以及微笑的表情中產生閱讀的興趣。)
二、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這樣一幢漂亮、微笑著的小房子將會遇到什么樣的事呢,我們往下看。
1.教師講述課件畫面3-9,(很久以前……..走過了春夏秋冬)
師:小房子住在哪里?春、夏、秋、冬它的周圍分別是什么樣的?
小結:小房子周圍的景色隨著季節的腳步漸漸的變化著,但依然很美麗。
2.教師繼續講述課件畫面10,(小房子也很喜歡……城市是什么樣的)
師:誰愿意告訴小房子城市是怎樣的呢?
小結:城市有高樓、花園、馬路……城市這么繁華,難怪小房子要對城市感到好奇了。
3.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么呢?(幼兒自由討論)
。ㄓ^察畫面,結合已有經驗,引導幼兒大膽表述小房子周圍四季的變化及感受城市生活的一些特征。)
4.教師繼續講述課件畫面11-16,(沒過多久………..很方便。)
師:小房子的周圍發生了什么變化?(建起了高樓,修起了地鐵,高架….)這時候小房子是什么感覺?它的心情怎么樣(不開心),為什么?
小結:小房子擠在高樓里只有中午才能看到太陽,晚上的燈光又太璀璨,亮的小房子看不清天上的星星,吵鬧的汽車鳴笛讓小房子再沒有享受安靜的時候了、渾濁的空氣也讓小房子沾滿灰塵這些都讓它的心情很不好。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感知農村向城市發展的過程,并利用小房子心情的變化,來引導幼兒關注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
5.教師繼續講述故事結尾
就在這時,(人們也發現小房子越來越破舊了,可是它的里面仍舊是很好的小房子。終于有一天,城里有個人說:小房子那么舊了,沒人住了,要不拆了算了。他一說這話,城里的人就爭吵起來了,有的說:“我們房子不夠住,拆了小房子造高樓吧。”有的說:“不行不行,不能把小房子拆掉……”)
師:你們覺得小房子是拆還是不拆?為什么?
(此環節是通過故事中的對話來引出問題——到底拆還是不拆小房子,讓幼兒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培養幼兒積極表達自己觀點的習慣,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6.那到底故事里的小房子有沒有被拆掉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課件畫面17,師:看,小房子最后怎么樣了呀?
小結:原來故事中的小房子最后沒有被拆掉,人們在小房子的周圍重新開辟了一塊草地,讓它成為了城市的一道風景。老房子在繁華的城市里也可以變得很美好。
。ń沂拘》孔幼詈蟮慕Y局,驗證幼兒的猜想,并體會不拆掉小房子也能讓城市變得更加美好)
<<<12>>>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22754.html
相關閱讀:大班語言教案 繪本《那只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
繪本教學中的提問策略《大西瓜》
幼兒園小班繪本:老鼠阿姨的禮物
中班繪本教學:《小刺猬的項鏈》
‘詼諧、有趣’的圖畫故事帶來閱讀的樂趣??早期閱讀《對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