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節依托于繪本故事情景的科學活動。活動以繪本故事的線索展開,在幫助一寸蟲測量的過程中,孩子們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如:運用首尾相連的方法測量物體長短的方法。從開始帶結束或者說從起點到終點,一條接著一條,中間不能有空隙也不能有重疊。這些關鍵的測量要點,通過教師的講解和PPT的示范傳遞給了孩子們,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孩子們再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測量東風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了鞏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首尾相連的測量方法。
集體教學活動之后,我發現班里孩子對一寸蟲的興致不減,我在區角里投放了大樹、房子等圖片、和記號筆、鉛筆、積木等實物,供孩子們繼續測量、探索。當然區角游戲的材料是不斷更新的,發現孩子們能測量這些規則的實物和圖片之后,我增加了材料東風難度,投放了一些曲線和不規則的圖形,請幼兒測量圖形的周長或曲線的長度。并用鉛筆記錄下自己的測量結果。到了后期,孩子們基本都已經掌握了測量曲線的方法。此時,我將投放的一寸蟲悄悄的拿走,只留下了幾條,孩子們在測量時發現一寸蟲少了,不夠用了,紛紛向我求助:“老師,一寸蟲沒有了,怎么辦。”我說:“如果只給你一條一寸蟲,你想想看,怎么量能出這棵小草有幾寸呢?”孩子們一邊比劃一邊嘴巴里念叨這可怎么量呢?只見戴道淼拿著一條一寸蟲在小草上比劃著,嘴巴路念念有詞,一條、一條、一條,我忙問,你是怎么量的?他說:量一下,然后用這個蟲子再量一下,再量、再量------,我說:“這個方法倒是可以試一試,淼淼,你一共量了幾下?”淼淼轉著烏溜溜的大眼睛想了一會,撓撓頭說:“我忘記了!”我問:“那怎樣才能不忘記你量了幾下呢?”淼淼說:“把量了幾下記住。”我問:“怎么記?有什么好辦法嗎?”有孩子說: “量一下記數字一,量兩下記下數字二。”我說:“恩,這種方法很好,有的時候,我們記不住一個東西的數量,可以請記號來幫助,最后只要數一數記號有幾個就能知道物體的數量有多少了,F在誰會用一條一寸蟲來測量這棵小草有幾寸啦?”孩子們飛快的動手量了起來,量一次做一個標記,從做的標記處再繼續量下去,特別提醒幼兒最后一個標記別忘記做。最后數一數一共做了幾個標記,那么物體就是幾寸。
遇到困難的時候,只要開動腦經想辦法,就能想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34351.html
相關閱讀:繪本教學中的提問策略《大西瓜》
‘詼諧、有趣’的圖畫故事帶來閱讀的樂趣??早期閱讀《對換節》
幼兒園小班繪本:老鼠阿姨的禮物
大班語言教案 繪本《那只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
中班繪本教學:《小刺猬的項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