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大衛上學去》一書描述了大衛在學校學習規矩的狀況。他必須得學會與別人相處,并且尊重學校里的規矩。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大人總會教給他們許多行為規范,以幫助孩子在行為處事等方面合乎基本的社會禮儀。大人常常需要反復地說“不可以”、“不行”或者“不要”,有時候我們也要像大衛的老師一樣幫助孩子學習什么是“可以”。這樣才有助于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與“不可以”,使孩子形成行為習慣上的良性循環。
活動目標:
1.對上小學充滿向往,有做一名合格小學生的愿望。
2.大膽地講述自己對內容的理解。
3.嘗試用較完整地語言講述畫面內容。
活動重點:
仔細觀察畫面。
活動難點:
較完整地講述。
活動過程:
一、 猜測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介紹一個新朋友(出示封面),他叫大衛,看!這就是大衛。
二、理解故事內容
1、自主閱讀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本書,這本書就是講的大衛上學的故事,請小朋友輕輕的從書袋里把書拿出來,把書放到你的小膝蓋上,從有書簽的這一頁開始,輕輕地往后翻仔細地看一看大衛到底做了哪些調皮又搗蛋的事情讓老師很頭疼。
2、請幼兒介紹圖片內容
指導語:那誰來第一個介紹大衛都在學校做了什么調皮的事情。
3、請幼兒相互講述故事內容,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語:你們是不是也有自己喜歡的一幅圖片,現在請小朋友們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也聽聽旁邊小朋友講講喜歡的圖片?纯创笮l在學校還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情。
三、完整講述故事。
我們在一起來完整的看看這本書,小朋友可以跟老師一起講講這個故事。
指導語:老師最后還在生大衛的氣嗎?為什么?
小結:大衛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還要改正原來的壞習慣,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
四、推選班里的合格小學生
指導語那咱們班的小朋友也要上小學了,咱們班的小朋友誰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呢,誰來推薦一下。你為什么推薦他?
小結: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或許你上課遲到過,跟小朋友有過不愉快,上課不真聽講,沒關系,只要像大衛一樣努力改正,就仍然是老師和小朋友們喜歡的好孩子,也能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49037.html
相關閱讀:大班語言教案 繪本《那只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
幼兒園小班繪本:老鼠阿姨的禮物
中班繪本教學:《小刺猬的項鏈》
‘詼諧、有趣’的圖畫故事帶來閱讀的樂趣??早期閱讀《對換節》
繪本教學中的提問策略《大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