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大班:尹紅娥
一.幼兒發展情況
我們大(1)班是由原中(1)班升上來的幼兒組成,從小班開始我們進行的是“在本體性中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研究,通過兩年的不斷,我們的游戲已從原來固定模式走出來。幼兒從玩簡單的情景性游戲逐漸發展到了自主地提出游戲建議,收集游戲材料,大膽地開展各種游戲,并逐步自行建立、執行游戲規則。幼兒在本體性游戲活動中的濃厚,參與的積極性高。隨著他們游戲經驗的不斷豐富與積累,他們會自主地開展一些小型的主題性游戲活動,如“淋浴房”、“造汽車”等,并能體現一物多玩,充分地表現了自身的創新。
二.活動背景與條件
在中班上學期我們游戲研究中把重點放在分區活動的規則意識的培養上,通過一學期的實踐,們對分區自選游戲已有了很大的興趣,而且規則意識也增強了,各區有明確的目的,固定的場地,幼兒能按意愿選擇喜歡的活動區。本學期我們把重點移向“開放材料”——即把游戲材料歸類后集中放置,讓幼兒按意愿自由選擇材料,選擇空間,進行自主游戲。游戲中我們建議孩子們先選好自己的同伴后選擇材料,允許他們推著整理箱到任何一個適合的地方搭建自己的游戲區開展自主游戲。改變形式后幼兒對游戲更有興趣,而且會協商著找鄰居,分工合作玩得很開心。
于是后來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點共同收集了各類紙盒、瓶蓋、煙盒等廢舊材料,為便于幼兒游戲還提供一些半成品如:做了一半的紙杯娃娃等。集中放置在整理箱中,游戲時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材料,精心制作新穎、獨特的作品,他們會用膠卷盒做火車,藥盒做汽車、小床等。利用廢舊材料做做玩玩,即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又讓孩子們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開放游戲材料后幼兒游戲不受區域的限制,架可以拿到樓上平臺處看,可以拿著橡皮泥到娃娃家制作點心,可以用雪碧瓶做一些裝飾品,孩子們玩起
來自由度大,共享空間,創造性發揮更大。然而在孩子們的自主游戲中我們發現,一般的動手做做的游戲只會把漂亮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供孩子們觀賞,而且有時還會提醒“不要碰”以防弄壞等。這樣做我們發現孩子們動手做的興趣會消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孩子們的創造性的發揮,沒有體現它的真正價值,所以我們設計了 “瓶子變變變”這一主題活動,各種瓶子在幼兒的中隨處可見,收集起來變廢為寶,讓幼兒展開想象→動手做做→創造性地玩玩→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游戲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大膽想象,根據自己的瓶子的形狀進行設計制作,并嘗試用各種工具和廢舊輔助材料進行裝飾。
2.讓幼兒利用自己“變”出的玩具進行游戲,嘗試一物多玩,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
3.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與同伴和老師自己游戲的過程和結果,培養幼兒團結協作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四.環境布置與材料
(一)環境創設
給幼兒一個溫馨自由的活動空間。
(二)材料準備
各種瓶子、即時貼、圖畫紙、記號筆、油畫棒、布、蛋殼、毛線、牙刷、小木梳等。
五.游戲組織與指導
(一)游戲組織
1.開始部分
啟發幼兒大膽想象揭示主題。
2.基本部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64905.html
相關閱讀:四個幼兒園小游戲讓孩子伶牙俐齒
體能游戲??送信
狐貍抓小白兔(扮演游戲教案)
幼兒園常用的手指游戲
山坡和田野??沙池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