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后,有孩子提出:鐵做的東西放在水里會沉下去的,但是它不能改變形狀。那怎么辦?為了支持和延續孩子探究的興趣,在對現有的材料進行了研究和大量的討論之后,我設計了本次正規活動怎樣讓小鐵塊不下沉;顒右蚤_始:怎樣讓小鐵快不下沉?讓孩子在觀察了材料以后,充分地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并進行假設。
為孩子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材料,如:塑料盒、乒乓球、氣球、紙、泡沫塑料等等。讓孩子自己選擇所需要的材料,在操作的過程中驗證自己的假設、尋找問題的。
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中,有兩個環節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是鼓勵孩子進行實驗記錄,另一個則是實驗結束后的討論。
實驗記錄是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嘗試著讓孩子做的實驗記錄,因為它能記錄下每個孩子的發現、問題、實驗的結果及其解釋,這是保持實驗連續性的最好工具,也是激發和延續孩子對問題和研究興趣的最好方法。正如“做中學”中所說的:同樣的實驗,同樣的觀察,對于不同的孩子來講有著不同的體驗、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理解。
討論交流則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睹绹鴩覙藴省分刑岢觯和暾奶骄窟^程應該包括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完成調查研究、回答該問題和向他人介紹成果。討論交流是我們經常進行的也是孩子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在這個環節中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地講述自己實驗的過程、說明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反駁他人的觀點、提出自己新的疑惑。
而作為老師的我,在實驗中則是起到引導、鼓勵、支持、合作的作用。引導,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會發現問題,會提出問題;鼓勵,鼓勵孩子能夠用已有的經驗或新的觀察來回答問題;支持,老師支持孩子們的探索活動,相信他們的,放手讓他們去做;合作,老師能將自己與孩子們看做是合作伙伴,愿意與孩子一起尋找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881432.html
相關閱讀:科學活動:建高樓
公開教學研討課《風中故事》活動反思
學前班生活百科:衣的科學(三)
科學活動《運水接力賽》反思
常綠樹和落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