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健康飲食有助兒童提高智商,垃圾食品則會降低智商。兩歲前常攝入飲料、糖果等垃圾食品,長大后智商低于飲食健康的同齡人。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莉薩·史密瑟斯帶領研究小組,研究7000多名兒童兩歲前的飲食習慣是否影響長期智商。研究人員調查這些兒童6個月、15個月和24個月大時飲食情況,探究幼時飲食習慣與8歲時智商的關聯。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史密瑟斯的話報道,“結果顯示,兒童智商的差距不大,但一些有力證據說明,(兒童在)6至24個月大時的飲食對8歲時的智商影響雖小卻重要。”
兒童6個月時以母乳喂養,15個月和24個月時以豆類、奶酪、水果以及蔬菜等健康食物規律喂養,8歲時智商分數比同齡兒童平均智商高兩分。兩歲前飲食中常含餅干、巧克力、糖果、軟飲料和薯條的8歲兒童,智商比同齡人平均智商低兩分。喝母乳和吃健康食品長大的兒童在學校更容易有成就,考試通過率更高。
研究發現,嬰兒6個月時食用嬰兒速食對智商有負面影響,而在兩歲時食用卻與智商有一些積極關聯。史密瑟斯說:“我們給孩子喂食時應考慮食物的長期影響。”研究人員在由《歐洲流行病學雜志》發表的論文中強調,要在兒童發育的關鍵時期提供健康飲食。
先前研究顯示,蛋糕、薯條、碳酸飲料等垃圾食品不利健康主要因為缺少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含有損害大腦和心臟的反式脂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69720.html
相關閱讀:寶寶九月防秋燥的理想菜
營養師教媽媽們把剩粽子變成美食
如何喝水有利寶寶健康
幼兒冬季飲食護理
蔥根能通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