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季幼兒食譜
新的一年開始了,在這萬物復蘇的春季里,孩子亦是生機勃勃,身體各部組織器官功能活躍,活動量增加。為了適應這一特點,也為了適應春季干燥的氣候,幼兒園在安排孩子的飲食時,為確保孩子的營養供給,特對食譜也做了一些相應的調整。
1.保證鈣質的充足供應
春天是孩子長個兒的好季節,孩子長高主要是骨骼發育的結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鈣,因此,春季應供給孩子充足的鈣。孩子每天需要的鈣量是700-800毫克,適宜的供給量是每日不少于1000毫克。含鈣豐富的食物有芝麻、黃花菜、蘿卜、胡蘿卜、海帶、芥菜、田螺、蝦皮等。再就是排骨湯或骨頭湯,這些湯不僅含鈣豐富,而且有助于身體對鈣的吸收。我園將繼續用大骨湯來烹制菜肴,并每周一次,以保證孩子對于鈣的吸收。
2.多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在人體內的作用是提高腦神經的靈敏程度,使腦對刺激的反應靈活,還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對孩子的腦和身體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春季多風,氣候干燥,易引發出血癥,維生素c對防止出血有很好的作用,必須及時供給。我園將盡量多讓孩子吃些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蘋果、西紅柿、蘿卜等。
3.合理搭配粗、雜糧
粗糧、雜糧首先是能給人體補充礦物質,保證微量元素的供應,如鐵、鋅、錳、銅、鈣、磷等,其次是纖維素和各種維生素,再次是具有特殊結構的有機化合物,如芳香物質、氨基酸等。而且食物的多樣化對促進食欲、引發孩子胃口和增強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很有幫助。我園將繼續保持孩子主食的粗雜糧的搭配。運用各種雜糧的天然色澤及香味,進行合理搭配,做出各種孩子愛吃的面食。
4.多吃含自然糖分的食物
春季由于氣候轉暖和晝長夜短,使孩子的代謝機能旺盛,戶外活動時間也大為加長,熱量和營養物質的消耗就會相對加大,使孩子經常感到饑餓。因此,我園對食譜中的間點也做了相應的調整,所用間點將以自制為主,以外購為輔。
5.精工巧做,花色多變
為了滿足幼兒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我們不僅供給營養豐富的食物,還考慮到幼兒的心理、生理特點。由于幼兒的胃容量小,消化液量也較少,單調的食物容易產生厭食和偏食。但是幼兒好奇心大,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我們在制作膳食時特別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及食物的外觀形象,并經常調換花色品種,做到粗糧細作,細糧巧作,以促進幼兒良好的食欲。例如煮大米粥加入大黃米、蕃薯、花生等;面食品種基本做到兩周不重樣,例如糖包中分別加入葡萄干、黑芝麻、瓜子仁等、每周一次包子,但是每周的餡料都有所不同;就是面條也做成炸醬面、肉絲面、炒面、湯面等多種款式。在食物的選擇和制作上,我們也努力適應幼兒的消化能力和進食心理,防止食物過酸、過咸、油膩。
6.營造良好的進食氛圍,增進孩子的食欲
孩子進餐時的環境氛圍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食欲,餐前營養介紹,老師向小朋友們講解著今天的飯菜,既讓孩子們有一個愉悅的進食心境,又增長了孩子的知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338144.html
相關閱讀:如何喝水有利寶寶健康
營養師教媽媽們把剩粽子變成美食
蔥根能通乳
幼兒冬季飲食護理
寶寶九月防秋燥的理想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