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飯桌上別強迫孩子吃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營養美食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孩子不肯吃飯,或者偏好一類食物,這是父母在喂養孩子時經常遇到的情況。為怕孩子吃得不好影響發育,或發展至偏食,很多父母都會強迫孩子進食。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營養師萬衛紅強調,家長對孩子的飲食不可勉強,應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對食物的興趣,制定營養菜譜,使孩子高興地接受不同品種的食品,心情愉快地進餐,才能獲得均衡營養。

  1~3歲孩子:

  不喜歡吃“陌生”的食物

  1~3歲的孩子愿意自己做事,不愿按成人意見辦事,但喜歡模仿別人的動作。在進食方面,喜歡自己吃飯,用自己固定的碗和餐具,坐在固定的位子上。其中,兩歲以下的幼兒對食物的花樣變化興趣不大,喜歡吃已經習慣了的食物,喜歡把菜和飯拌在一起吃,喜歡自己用手拿著吃,而對沒吃過的食物會持懷疑的態度。

  建議:對于3歲以前的孩子,要注意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為他們選擇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飯菜的制作要細、碎、軟,不宜吃不易消化的油炸食品。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吃一類食物,而要逐步給予多種食物,引導他們樂于接觸各種味道。

  在嬰兒輔食添加的關鍵時期,家長們尤其要注意把握好食物應由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的原則,逐步添加。定時進餐,零食不能代替正餐,不能想吃就吃,應該在兩餐之間或餐后給予,以免影響食欲。

  3~6歲孩子:

  喜歡集體進食,注意色香味

  3歲以上的學齡前兒童活潑好動,有強烈的求知欲及好奇心,對新鮮的事物非常敏感并感到有興趣,因此對食物的味道色彩和形態都很注意,并易受大人及周圍環境的影響。

  他們喜歡集體進食,例如有些孩子在家里食欲不好、挑食,到幼兒園后就會逐步糾正。

  建議:對于學齡前的孩子,飯菜分開,并講明吃青菜的好處,鼓勵他們養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同時注意家長對孩子的各種影響,不要在孩子面前討論什么東西好吃,或自己不愛吃什么,喜歡吃什么,“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會認為挑食是理所當然的。

  許多家長認為谷物、蔬菜、牛奶、豆類是低級食品,鮑魚、大閘蟹、龍蝦、魚翅、燕窩、蛋糕才是高級食品,這絕對是錯的。“如果從小就讓孩子養成沒有肉就不吃飯,口渴就非喝飲料不行的壞習慣,孩子們怎么能獲得平衡的營養呢?”萬衛紅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于飲食習慣而言更是責任重大,因為飲食習慣是從小形成的,甚至影響終身,難以改變。

  萬衛紅還強調,對于孩子不喜歡吃的食品,不要采用強硬的手段來命令他吃,以免引起孩子胃腸道的不良反應,會給孩子造成在一段很長時間內對這種食品產生反感的情緒,慢慢形成厭食、拒食。要引導孩子去吃不喜歡的食物,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例如在烹飪方式上變化,或搭配一兩種他特別喜歡吃的食物,除了要注意色、香、味外,還要注意美觀及趣味性,以吸引孩子們的食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04462.html

相關閱讀:寶寶九月防秋燥的理想菜
如何喝水有利寶寶健康
幼兒冬季飲食護理
營養師教媽媽們把剩粽子變成美食
蔥根能通乳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