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一個階梯一個階梯地下樓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入園入托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引言:敏感期與精神現象有密切的關系。精神現象是一種洞察力和行動,它們為意識立下基礎;同時也是形成精神成長的基礎。因此,當孩子處于0到4歲的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時,外在環境中的人、事、物的秩序是幫助其混沌內在發展清明有序的媒介,如果這些秩序被破壞時,則孩子的精神會因此不安和亂發脾氣。

一、 處于敏感期孩子的種種表現
  處于敏感期的孩子在建構內在秩序的同時,對外在的秩序會有以下要求:場所、順序、所有物、約定、習慣。讓我們看看處于敏感期的孩子們的種種表現吧!
  當“場所”的改變,處于敏感期的孩子會出現內心的不安。例:小丫1歲8個月了,媽媽自從懷孕后到小丫出生到現在,一直與大學同學失去了聯系,一個月前,大學里住在一個城市的所有做媽媽的同學聚會,一定要帶上自己的寶寶。小丫的媽媽為參加同學的聚會準備了大半個月,每天將大學同學合影的照片給小丫看,反復介紹大學同學給小丫。到了聚會那天,媽媽將小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帶著小丫來到了聚會的地方。一路上,小丫和媽媽有說有笑的很開心,到了聚會的地方,小丫站在門口,往里一看,屋里好多人呀!小丫怎么也不愿進門了……
  例:在早教中心,我們會經?匆姷谝淮蔚皆缃讨行牡暮⒆訒蟹N種的表現:
  有的會躲在家長的身后;有的興奮,到處游走;有的寶寶還會哭……
  建議:面對寶寶在場所改變后的種種表現,家長要極具耐心地幫助孩子適應新的環境,用愉悅的聲音與環境中的人說話;把新環境中好玩的玩具給孩子,并吸引孩子去玩;介紹新的同齡的伙伴給孩子做朋友等等,幫助孩子很快地適應和認識新的環境,形成對新的環境的認同,同時建立新的秩序——在新環境中學習、玩耍。
  處于秩序感敏感期的孩子對外在的“順序”會有要求。例:2歲半的輪子在早教中心上半日制,教室里有一個海洋球池,海洋球池是皮球、海洋球的“家”,孩子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會將海洋球池中的球拿出來玩,孩子們在上課前會將大大小小的球都送回家。有一天,中心來了一個實習老師,實習老師要給寶寶們上課,從海洋球池中拿出紅色、黃色、藍色的3個海洋球,把它們放在筐里。上課的時間到了,班上的孩子都坐到了黃線旁的小腳丫上,只有輪子站在那個拿了海洋球的實習老師的旁邊,用一雙大大的眼睛看著那幾個放在筐子中的海洋球,“輪子,上課了!快坐到小腳丫上!”主班老師喊了兩次,輪子都不予理會,眼睛仍然看著實習老師筐中的3個海洋球,我站在旁邊看見了,問輪子:“你是要把這3個海洋
球送回家嗎?”輪子點點頭,我讓實習老師將3個海洋球交給輪子,輪子把它們一個一個的送回到海洋球池里,當他將3個海洋球都送回家后,我看見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很滿足的表情回到了小腳丫上……本文前面說到的悠悠認為下樓梯應該是從二樓為起點,到一樓為終點。小明在要遲到的情況下,盡管媽媽省略了刷牙的環節,可在小明看來還有一件事情沒有做是不可以出門的。這都是“順序”在“作怪”。
  建議:更多的了解孩子的行為背后的原因,順應孩子秩序感發展的需要,滿足孩子內心的需求,不要武斷地為孩子的行為下定義,當我們了解了孩子在這一特定的時期的種種表現,我們便會理解孩子的“不聽指揮”的行為,用更加貼近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并友好地和他們相處。
  處于秩序感敏感期的孩子對外在的“所有物”會有要求。例:一個春天的周末到了,佳佳的媽媽和爸爸帶佳佳去海邊,太陽照得海邊的沙變得溫熱了,大家感到熱了,媽媽、爸爸和佳佳都脫下了外套,過了一陣,天又涼了,佳佳的爸爸這兩天有些感冒,覺得涼了,就隨手將媽媽的外套披在肩上,正在用沙堆城堡的2歲半的佳佳看見了,停下手里的“工作”,去找爸爸,佳佳拉拉披在爸爸身上的媽媽的衣服,口里命令著:“爸爸,脫下來!脫下來!”爸爸不明白佳佳的突如其來的表現,不肯脫下媽媽的外套,佳佳急得哭了。直到爸爸脫下媽媽的外套,穿上自己的外套,并把媽媽的外套還給媽媽手中,佳佳才停止哭聲。帶著滿意的笑容又去建構沙的王國了……
  建議:佳佳認為媽媽的外套不應該出現在爸爸的身上,媽媽的外套不屬于爸爸,媽媽的外套屬于媽媽,它穿錯了地方,所以要從爸爸的身上脫下來。這個例子讓我們發現,孩子對物的擁有者的秩序感,是如此的敏感執著。孩子在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尤其是3歲以內的孩子,開始區別家庭生活中的用品的歸屬,外在秩序的養成,也是孩子發自內心會自我要求及要求別人去實踐的。最好的方法是:順應孩子的需要。
  處于秩序感敏感期的孩子會認為與成年人之間有一種“約定”的關系,成年人答應孩子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要實現的,這件答應要做的事情決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句話,它是成年人和孩子之間的一種“約定”。例:有一次,有一位老師給2歲半—3歲的孩子上親子課時,孩子們很配合老師,表現得非常好,下課的時候,老師對孩子們說:“老師下節課給你們帶糖果吃!”到了下次上課的時候,老師給忘記了,小雅找老師要糖果吃,老師很捂住張開的大嘴巴,不好意思地對小雅說:“謝謝你的提醒,下一堂課我一定記得!
  建議:3歲前父母最重要的事情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安全感的建立將以孩子對父母的信任為前提。在與3歲以前孩子在一起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在寶寶為某件事不高興時,或在爸爸媽媽心情很好的情況下,大人會為了哄孩子隨口說:“媽媽明天給你買小汽車!敝惖脑,但并不打算去給孩子買小汽車。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建構精神的內在秩序的同時,對周圍環境中的人會有“約定”的要求,一但“約定”沒有實現,如多次發生類似的事件,會使孩子與父母之間產生不信任感。這個經驗告訴我們不可輕易、草率地和孩子約定事情。正確的做法是:不要輕易給寶寶承若,承若的事情就一定要實現。
  每天早上,3歲半的洋洋總是由奶奶陪著到早教中心來上課。有一天,在教室的門口,我看見洋洋和他的爺爺大眼瞪小眼,爺爺看到我,委屈地說:“這個小沒有良心的,今天他的奶奶生病了起不來,我好意送洋洋來上課,他對我說:‘爺爺,我不喜歡你送我上學!甭犃搜笱鬆敔數脑,我知道又是秩序感在“作怪”,趕緊安慰爺爺,并在爺爺面前問洋洋:“平常都是誰送洋洋上學呀?”洋洋回答:“是奶奶!薄澳墙裉炷棠棠?”洋洋說:“奶奶躺在床上呀!薄班,奶奶生病了,今天爺爺送洋洋上學,你覺得和以前不一樣是嗎?”洋洋嘟著嘴點點頭!澳悄棠躺×耍阌X得奶奶還適合配你走路來上學嗎?”洋洋搖搖頭。之后,我讓洋洋對爺爺說:“爺爺對不起!……我不是不喜歡您送我上學,是我習慣了奶奶帶我走路來上學!
  建議:當孩子的想法與大人的想法不一致時,我們要“蹲”下來,變成孩子,成為孩子的伙伴,這樣,你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

二、 如何幫助0——4歲的孩子建立秩序感
  秩序是生命的一種需要,當它獲得滿足時就能產生快樂,因此,在孩子發展秩序的敏感期中,應給予適當的引導與培養……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的方法有:
  1、 讓孩子生活及住在固定的地方,為孩子安排屬于他自己的空間。
  孩子的生活用品和玩具都有固定的擺放的地方,除了孩子的寢室、游戲室外,客廳中也應有屬于他的空間,每一個地方都有柜子放置他的物品,而且是固定的。
  2、 不要買過多的玩具給孩子,也不宜將玩具往一個籃子里放。
  因為孩子每一次只想玩其中一、二種。若放在籃子里,則孩子需要全部倒出來,才能找到他所需要的。要求孩子收拾所有玩具,孩子不肯是因為他只玩了其中的一項。
  3、 堅持一次讓孩子玩一種玩具。
  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喜歡一次做一件事情,所以很容易引導他將玩具收好,才可以再拿另外一個出來玩。另外,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潛意識的吸收心智階段,他們習慣了有秩序的外在環境,自然喜歡并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
  4、 為孩子預留收拾玩具的時間。
  不管是在餐前或外出前玩玩具,父母千萬不要為了進行下一個活動,而姑息孩子可以不收拾玩具或草草地幫他收好,這樣是無法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的,父母應考慮孩子的能力,并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孩子去收拾。
  5、 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自己多動手收拾自己的東西,或幫助媽媽收拾東西。
  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做房間的物品的整理工作,并多給予孩子鼓勵。不要因為怕孩子做不好或時間緊,由父母替代孩子去做孩子自己物品的整理工作。

  秩序感是生命的需要,是影響孩子的終身品質,在孩子0—4歲的這一重要的“金不換”的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我們要協助孩子完成他精神上和身體上的成長,為孩子提供有利于他建立良好秩序感的外在環境和條件,真正理解孩子在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的種種表現,才是對生命的最好的尊重和愛護,“金不換”的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孩子在獲得滿足中產生快樂,并健康地完成他的成長!
:http://www.cn0-6.cn/parents/earlyEducation.html (早教欄目)編輯:夕陽琵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02674.html

相關閱讀:今天我的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應對
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目標
【幼兒園建構區怎么布置圖片】幼兒園建構區環境創設_幼兒園建構
朱純燕:幼兒園老師的發音不標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