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何時入園合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入園入托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網上發現有好多媽媽在討論寶寶何時入園的問題,有的認為寶寶應該在3歲送去,因為覺得寶寶懂事了,比較容易適應環境的變化;有的認為不到2歲就可以去,因為可以早點給寶寶定規矩。到底寶寶多大就可以送去幼兒園呢?我們請來哈爾濱斑比寶寶幼兒園園長朱文彥來為各位爸媽分析分析,讓大家對此心里有個譜。

早上晚上幼兒園的弊與利

從寶寶的能力發展來看2~4歲是入園的參考年齡。無論是在2歲以前還是在4歲以后送幼兒園,對寶寶的生、心理發展都有一定的正面與負面效應。

2歲以下

正面效應:適應速度比較快。

因為2歲左右的寶寶主動探索的需求非常大,幼兒園提供的非家庭之外的探索環境,通常能科學合理地滿足寶寶的探索心。

負面效應:容易造成寶寶與媽媽的情感疏離。

因為2歲左右是母子分離焦慮期。如果親子關系奠定得不是很好,寶寶會出現非安全依戀行為,影響今后情商的發展。

4歲以上

正面效應:有渴求同伴的行為出現,且主動性增加。

負面效應:很多事情不受成人意識的控制,很難接受新事物。

因為3歲以前是無意識接受心理,是全心理的接受,3歲以后主動性增加,形成了自我封閉的小世界。而且入園晚的寶寶自理能力很弱。

朱老師的溫馨提醒

無論是因為覺得無力承擔教育責任,還是因為工作太忙,分身乏術,在寶寶2歲以前就送入了幼兒園,最好都能采取以下方式來彌補由此帶來的分離焦慮:

1.如果因為工作繁忙必須送入幼兒園的話,要在寶寶入睡前兩個小時做充分的親子溝通,透過親子閱讀,做做親子游戲,增近親子關系,讓寶寶得到來自家庭特別是媽媽的關懷,讓寶寶的情感得到平穩過渡。

2.如果覺得沒有能力執行對寶寶的能力發展照顧,可以選擇機構教育,譬如早教機構,幫助媽媽學會帶寶寶的方法,而不要單純通過送入幼兒園的方式來解決對寶寶能力開發的工作。

小寶寶適應快是正面效應,但因為很早和媽媽有分離,會導致不安全依戀情緒的上升,影響良好情商的發展,所以不贊成2歲以下的寶寶進幼兒園。

作好充分準備讓寶寶盡快投入新環境

寶寶入園恐懼探究

通常幼兒園給寶寶的感受無非有兩種:恐懼和歡喜。媽媽們會不解:同樣年齡的寶寶為什么進入幼兒園后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呢?事出有因,造成寶寶恐懼幼兒園的原因有:

1.家庭給予寶寶的溫馨過了頭
因為溺愛,所以寶寶對自己的行為能力約束得特別弱。一旦被紀律約束,會非常痛苦,因為和家里環境會有不同。

2.生活環境比較雜亂
生活環境的整齊度可能不夠,寶寶在隨意環境下已經習慣了。到了幼兒園物有定位的環境,固定位置吃飯、盥洗等,會很慌亂。

3.經常向外跑
因為爸媽工作的原因或者生活優越,國內國外到處跑,3歲以下的寶寶向外走唯一體驗到的是奔波的生活方式。爸媽給他的呵護會更多,形成的生活秩序和常規極其不規律,都會影響生物周期和良好的生活規律的形成。

4.生活環境單一
寶寶平時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可能只是爺爺奶奶,即使是外出玩耍,也會拉著寶寶的手,所有活動都是圍著大人轉。

7大入園準備

進入幼兒園對寶寶說是一個必經的生活過程。幫助寶寶營造物有定位的環境,建立規律的生活周期,會降低入園后的焦慮,提高適應能力。以下7個準備,至少提前半年做:

1.心理訓練。帶寶寶參觀幼兒園,看到其他小朋友怎么玩,讓寶寶熟悉幼兒園環境;把去幼兒園當成好玩的事情,從積極的角度滲透幼兒園的概念;家里做些幼兒園的模擬游戲;鼓勵寶寶主動去交新朋友,和朋友分享。

2.睡眠訓練。事先了解所要送幼兒園的作息規律,了解大生活周期,每天帶寶寶進行家庭的訓練。

3.吃飯訓練。鼓勵自己吃;限定寶寶吃飯的時間,不要太慢;固定吃飯地點;不偏食不挑食。

4.如廁訓練。自己能穿提褲子;定時排便。

5.穿脫衣。

6.表達能力。不舒服、想喝水等會表述出來。

7.其他預備。如在寶寶喜歡的物件如書包或玩具上繡上寶寶的名字,會讓寶寶感覺有陪伴。帶上適合在幼兒園里穿的衣服,背帶褲、長筒襪、裙子等不好穿脫的衣服不要帶。選擇比較舒適合腳的鞋,在鞋上做記號。挑選2~3個體積比較適中的、沒有尖銳突起的、表面相對光滑柔軟的玩具輪流帶去。

不要單純用生理年齡來判斷是否合適送寶寶去幼兒園,關鍵是爸媽要靠自己敏銳的觀察力來看寶寶心理的發展,看他有沒有對集體生活的需求,一旦有需求的話,就要用半年左右的時間給寶寶做些入園訓練。

整理/楊雪飛 專家/朱文彥 哈爾濱斑比寶寶親子幼兒園園長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志社提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703441.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建構區怎么布置圖片】幼兒園建構區環境創設_幼兒園建構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應對
朱純燕:幼兒園老師的發音不標準?
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目標
今天我的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