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常常被父母數落:“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不僅聰明伶俐,而且學習成績好,在家里也十分聽話勤快,父母忙的時候,孩子還會幫忙做家務。”
父母說完上面這些話后,馬上就會批評我:“再看看你,一天好吃懶做,只知道看電視,掃個地都嫌麻煩,人又笨,學習又不好,將來只有打工的命……”
現在自己做了父母,我只感到冤枉,別人家的孩子未必就真的那么完美,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就看父母怎么培養。
1、只準孩子學習、不讓玩
很多時候,一些父母對孩子抱有太大的期望,于是在寶寶4歲的時候,便逼他開始學習,什么九九乘法表、英語單詞,寶寶如果聽話,父母就很開心?墒侨绻麑殞氊澩,父母就不高興了。
其實,父母要做的事情,并不是讓孩子一天到晚就死讀書,而是應該幫助孩子制定有規律的作息時間,讓孩子該學習的時間就學習,該玩的時候就盡情玩耍,這樣孩子才不會變成書呆子。
2、讓孩子跟著父母熬夜
對于才生小孩的年輕夫妻來說,平時喜歡玩手機、看電視,但是寶寶卻老是來騷擾,年輕的爸媽便扔給寶寶一個手機,讓他自己一邊玩游戲、看動畫片去,結果全家人都過上熬夜的幸福生活。
讓寶寶經常熬夜,肯定是不好的,長期熬夜會讓寶寶免疫力下降、身體代謝出現問題,甚至影響孩子將來的身高,睡眠不夠還會讓孩子智力下降,變得越來越笨。
3、吃飯的時候讓孩子吃太飽
一些家長總擔心自己的寶寶餓肚子,于是每次吃飯都給寶寶盛一大碗飯,而且還威脅孩子,必須給我吃完,不要浪費糧食,要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長期讓孩子吃太飽,并不是什么好事,因為人吃太飽后,會導致腦細胞不活躍,昏昏沉沉的一天就想睡覺,再聰明的孩子,天天吃得太飽,也會變成一個笨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328170.html
相關閱讀:學洋媽媽育兒哪些事情
爸媽早知道 0-1歲寶寶睡眠時間標準
父母如何正確地向寶寶“示愛”
腦部發育有兩個關鍵時期 哪個媽媽先抓住誰家的寶寶就更聰明
兒童春季咳嗽并非都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