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對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注意的能力稱為注意力。注意從始至終貫穿于整個心理過程,只有先注意到一定事物,才可能進一步去集訓、記憶和思考等。注意包括被動注意(又稱不隨意注意)和主動注意(又稱隨意注意)。BeR
兒童的注意力是在成長過程中發生發展和完善起來的。剛出生至1歲的嬰兒,只出現被動注意,而且注意力極弱,只有較大的聲響及鮮艷的色彩等較強烈刺激才能引起短暫的注意。1~3歲幼兒,開始出現主動注意萌芽,至4~5歲,主動注意有所發展,但此期小兒仍以被動注意占優勢。因此,學齡前小兒的活動主要是在被動注意參與下進行,對鮮明、新穎、具體的現象和變化著的事物較容易產生注意,故參加有趣的活動時注意力強于刻板單調的活動時的注意力。6~12歲兒童(即學齡兒童)被動注意和主動注意均有所增強,并逐漸能把注意更多地與學習相連。但是,與成人相比,他們的注意較差,表現為:BeR
(1)注意的穩定性較差,即注意集中的時間較短,容易分心,集中注意的時間與小兒需注意的內容和形式有關。BeR
(2)注意的范圍較局限。BeR
。3)注意的分配(即把注意同時指向不同對象的能力)處于發展中,例如,一年級學生常只能聽課,卻難以同時用筆記下老師講的話,至高年級小學生則可一邊聽課一邊記筆記。BeR
(4)注意由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的能力仍不完善,故當讓小兒將注意力由感興趣的游戲或玩耍轉移到不感興趣的學習時較難,所需時間較長。中學兒童的注意力則逐漸接近成人。BeR
BeR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huyili/77049.html
相關閱讀:介紹幾個對記憶力保持或提高的注意事項
五個方法練習你的注意力
如何測試你眼睛注意力是否集中
如何培養寶寶的注意力
《10倍學習法》中的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