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心目中的英雄 黃禾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枳。”在中國流傳已久、婦孺皆知的古代歌曲中,我們仿佛回到了當時;咎m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征戰沙場,榮歸故里。而如今家喻戶曉的花木蘭已經在中西方分別拍成電影,但人物形象卻有所不同。
中國版的花木蘭電影主要宣揚了“孝”與“義”,在整部電影中趙薇主演的花木蘭刻畫出她對父親的愛、對朋友的情、對匈奴人侵略中原的憤慨,那灰煙寥寥,血流成河的戰場上,勇敢的花木蘭從一名普通的戰士屢立戰功,最后被封為大將軍,他宣揚的是中國的傳統禮教“以孝為先,以德服人”,盡管其突破了封建社會中男尊女卑的思想,但從人物個性的刻畫上,他仍然突出的是民族的氣節、傳統禮教的思想。
看完美國好來塢動畫大片《花木蘭》后,我的體會完全不同,這里的花木蘭調皮、搞笑,個性十足,讓我的無比喜歡,這里的花木蘭讓我看到的不象傳說中的英雄,更象生活中個性十足的朋友,他更接近于真實,看后讓人感覺輕松,與中國傳統思想沒有太多的聯系,他崇尚的是個性,他刻意宣揚的是人的個性解放,倡導突破一切束縛,以個人的能力取得成功的個人英雄主義。
從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來分析《花木蘭》,中國觀眾可能會對美國好來塢動畫大片《花木蘭》不太適應,覺得有些離譜。但是個人英雄主義也并不有損花木蘭的形象,同樣可以自圓其說。這也正是以西方人的視角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意思之處。中國版的花木蘭電影對“花木蘭”這個人物形象塑造較以前也有較大的改進,也有許多成功的地方,我認為文化是多樣性的,應該倡導和鼓勵這種突破禁忌,大膽想象、發揮的做法,讓中西方文化更多地交流、融合。
篇二:我心目中的英雄 陶毅松
古今中外,都會涌現出一批人,被人們稱為英雄,他們或是才能勇武過人;或是不怕困難,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爭,具有令人欽佩的品質?墒牵脒^,為什么會出現英雄?我們為何需要英雄?
岳飛,精忠報國,擊退金兵,事跡流芳千古?上脒^沒有,如果天下太平,他們還會是英雄嗎?這戰爭,造就了英雄。
花木蘭,替父從軍,立下赫赫戰功?上脒^沒有,如果沒有這戰爭,還會有這英雄嗎?
袁隆平,研究出超級雜交水稻,造福中國,造福全人類。可想過沒有,如果人民本就富裕,何需英雄呢?
屈原,投身汩羅江,被人民永遠紀念?上脒^沒有,若無那戰亂紛爭,國家若是繁榮昌盛,又怎會造就這偉大的英雄呢?
哥白尼,堅持真理,創造了偉大的日心說。試想,若無那人民被宗教所迷信的愚昧,又怎會有這揭示真理的英雄呢?
我可以理解,伽利略為何害怕做英雄,恐怕不僅僅是因為皮肉之苦吧?他說:“需要英雄的國家真不幸!”這應該就是最終的原因吧!
縱覽古今中外,英雄總是伴隨著災難出現?删退闶琴だ,也會為了自己的懦弱而遺憾終生。
英雄,總是雙面性的,他既是偉大的,拯救眾生的,而又是代表著災難的。
在人人都想做英雄的今天,又涌現出一批英雄,可已與從前大不相同,有的就是算被捧為英雄,也不是貨真價實的。打假英雄,打黑英雄,隨著黑幕一層層被揭開,又何嘗不是一種人民的悲哀呢?
英雄,是令人驚嘆與欽佩的,他們身上散發著救世主般的光芒,可曾想,如果世間太平,又何需“救”呢?我們又何需英雄呢?
我們,真的需要英雄么?
篇三:我心目中的英雄 宋禹澤
我們現在雖然遠離硝煙,盡享和平,但我們也同樣希望出現一個一個和平年代的英雄,我就渴望當這要一個英雄。
要想成為一個和平年代的英雄,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勤奮。古人云,“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強調的就是這一點。
我渴望當一個為人民看病的醫生。當太陽的光輝開始普照大地的時候,我會投入地研究醫學,加油為人民驅趕病痛。在人們都紛紛關燈進入夢鄉的時候,我還在繼續看書,渴求更多的醫學知識。我要像祖逖一樣聞雞起舞,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事。
要做一個和平年代的英雄,有了勤奮還不夠,還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戰士邱少云在大火燃燒自己時,仍然一動不動地堅持埋伏在草叢里,努力不被敵人發現。但最后他被大火活活燒死了,他用一個人的生命換來了無數人的生命,他用自己的犧牲換來了戰爭的勝利。
我要做一個堅持的人。在醫院里,雖然事情多得讓我忙不過來,但我還是要使自己靜下心來,全身心地投入到醫療工作中去,并將病人的病情、治療情況等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如果病人有問題,我也要耐心地解答。在很多事情一股腦兒涌向我的時候,我也要做到既快速又準確的處理。我覺得這是做和平年代英雄的根本。
有一天,我將會風靡中國,就像現在站在世界諾貝爾獎舞臺上的屠呦呦一樣。因為我創造的藥讓許多人的生命得到了保全,我的勤奮認真讓全國人民愛戴。我站在領獎臺上,我的父母朋友趕來祝賀。人們的掌聲異常熱烈,掌聲一波勝過一波。歡呼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的心中暖乎乎的,有一種“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覺。給予也是一種快樂。我十分高興,希望自己繼續做一個和平年代的英雄。
在這樣一個和平時期,我們還是希望擁有一個個屬于這個時代的英雄,這樣一個目標在我的心中冉冉升起……
篇四:我心目中的英雄 何錦恒
小的時候,每當我纏著爸爸給我講英雄的故事時,爸爸總會講起一個人:雷鋒。那時候我還小,還不能理解這個人所做的事跡。漸漸地我長大了,能自己獨立閱讀了,我看了一些有關于雷鋒的書籍,雷鋒他那高大的形象在我心目中越加偉岸。
雷鋒是一個樂于助人、尊老愛幼、無私奉獻的人民解放軍。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就成了孤兒,但是在社會主義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他在黨和人民親切的關懷下,茁壯成長,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人民子弟兵。
雷鋒的故事有很多,但是最耳熟能詳的就是:“雪中送炭”
有一天,雷鋒外出遠方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走出檢票口就發現一群人圍成一團,雷鋒走近一看發現是一位中年婦女帶著自己的孩子。等人群走了以后雷鋒走到那位中年婦女前問到:“你好!你們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難了?”婦女回答到:“我本來是買好了車可剛要上車時卻發現錢和車票不見了。”雷鋒問:“那么請問你們是要到哪里去呢?”婦女傷心的回答:“我是從東北來的準備坐車去吉林看丈夫。”雷鋒邊跑邊對婦女說:“請你等一下我馬上就回來。”過了一會兒雷鋒回來了,只見他手里拿著一張去吉林的車票。他氣喘息息的把車票塞到婦女手里,雷鋒告訴婦女這是他用經費買的。婦女含著眼淚說:“好心人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住在中國。”說著他便把婦女和小孩送上了車。等婦女和她的兒子安全上了車,雷鋒才安心的上了車。
雷鋒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正如有一首歌唱的《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就贊頌了雷鋒的美好品質!
我們作為新時期下的少年,更應該向雷鋒學習,多做好事,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篇五:我心目中的英雄 徐羽婷
四月,是一個充滿思念的月份。我們滿懷悲痛與凝重的心情,沉痛悼念在革命戰爭中壯烈犧牲的烈士們!
是他們不畏艱險,英勇奮戰,團結互助,與敵人頑抗到底!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一顆顆無情的子彈,為我們中國改革開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這里,讓我們一起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與敬佩!
我們胸前那鮮艷的紅領巾,不就是他們的鮮血染成的嗎?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不正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的嗎?董存瑞、王二小、黃繼光……他們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鮮明的例子。為了祖國強盛,為了老百姓,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拼了命地不讓敵人前行,不就是能讓身后的黎民百姓過上安生日子嗎?
當敵人瘋狂的嚎叫著沖向士兵們的時候,是誰戰斗在一線?是他們毫不猶豫地舉起手里的武器,奮不顧身地向敵人沖去,戰斗在一線。
如果他們沒有那么堅定的信念,那么團結的力量,他們又怎能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又一次次地站起來消滅敵人呢?
是啊,那些為了祖國而犧牲的人,難道不值得我們懷念嗎?珍惜我們現在的點點滴滴,專心學習,長大之后才能回報那些先烈們作出的貢獻,不能讓他們流血又流淚呀!現在,讓我們對著自己起誓:永遠牢記革命英雄的光榮事跡,激勵自己,發奮學習,把我們中華民族團結互助的精神發揚光大!革命英雄永在心!
篇六:我心目中的英雄 張盈睿
秦末漢初的韓信甘忍胯下之辱,勵精圖治,研讀兵書,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那條條妙計終于使得韓信在世人面前大放光彩。
同樣是漢朝的一位小小的史官司馬遷,在漢武帝面前為李陵辯護,被實行宮刑,當人生在一片灰暗的時候,他同樣也說出了“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的千古名句;他同樣也寫出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明太祖朱元璋自小窮苦,乞丐、和尚,凡是社會底層的職業,他都經歷過。就是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卻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讓青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讓他完成了從底層向最高層的一個完美的蛻變。
英雄也并不局限于男性。清朝的“漢格格”孔四貞便是一位十足的女英雄。她在丈夫被殺害的情況下,獨自與吳三桂周旋,不但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生命,同時也保住了大清的江山。
除此之外,歷史上的英雄還有很多,或許有人會對他們不屑,不過是打一仗的功成名就而已,其實不然。機會是不會給沒有準備的人,任何一次輝煌的背后,誰又能知道他們經過了多少挫折?經過了多少常人不能忍受的磨難?而正是有了這些超乎尋常的磨難,才造就了他們的優點,無人能匹及的長處。
“英雄”,多么閃耀的字眼,但它誕生的背后,卻是無數的汗水與淚水。我想,當英雄在做出那個讓他名垂青史的事跡的時候,心中想的肯定不是自己會成為英雄吧!他們可能僅僅是讓自己問心無愧吧!而那些與英雄的稱號失之交臂的人,也就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錯了方向吧!
什么是英雄?一個擁有頑強不屈的品格的人是英雄!一個無私奉獻的人也是英雄!讓我們為英雄喝彩!
篇七:我心目中的英雄
我最欽佩的英雄人物是鄧小平,是他帶領中國人民改革開放,奔向小康生活。
鄧小平爺爺雖然個子不高,六年級作文,但是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用他超乎常人的思維為我們中國的改革開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他帶領著我們的思維走向富強。在爺爺生活的那個年代家里要是有一臺黑白電視機或一輛自行車就很好了,但是有了鄧小平爺爺這一個改革開放的思想就像巨人把握著中國這一艘萬噸巨輪,他力挽狂瀾把中國這艘萬噸巨輪,拉回了正道,隨著國家的富強中國人的地位也節節攀升。
1984年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鄧小平爺爺和英國女王談判了很長的時間。中國和英國在香港的問題上終于得到了一個統一的答案——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這是一個多么鼓舞人心的事呀!為了香港的繁榮發展,鄧小平爺爺在香港的問題上實行“一國兩制”,并且50年不變,保持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港人制港”的思想。這樣,香港順利回歸祖國的懷抱。
鄧小平爺爺是我們這個革命的領頭人,把我們中國的思想帶到了成功的方向,是鄧小平爺爺把我們領向了富強!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1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