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3000字

關鍵詞: 高三作文 來源: 作文大全網

篇一:《平凡的世界》讀后感[3000]

  作為一名七十年代末出生的“70后”我也一直有著一份自以為濃厚的情懷——懷念過去難忘的歲月,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憧憬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然而由于忙于工作、世事,始終不能安靜的坐下來捋一捋自己的思緒,審視一下過往的自己,為成功擊節,為失敗懺悔,為人生新的征程加油、鼓勁。前不久工會讀書會成立了,作為工會一個最有“文藝范兒”的組織,我有幸加入了其中。作為參加讀書會的第一次活動,我選擇拜讀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之前我曾借閱過兩次,但因為各種原因都沒有看完,多年來一直心有不甘,所以此次讀書會一展開活動,我就選擇了《平凡的世界》,也算是了卻一個多年的心愿。

  我是一個平凡的人,我生活在一個平凡的世界里,所以捧著《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聞著誘人的墨香,感覺打開它,就真的是打開了一個“世界”,但這個世界真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流暢,就像一條靜靜的河,淙淙的由上游順勢而來,沿著山坡,沿著溝岔,走過山巒,走過平原,沿途帶上飄落在水面的樹葉,時而平緩,時而湍急,時而靜默,時而喧嘩……倒映著美麗的藍天、白云,吟唱著或歡快或低沉的歌謠。故事都是平凡的,人物更平凡,平凡的故事在路遙先生平實的語言中娓娓道來,猶如一幅美麗而又樸素的畫卷在我面前徐徐展開。

  沿著作者的筆觸,我的思緒慢慢進入到書的意境中,不知不覺,仿佛自己一下子從現實中進入了書中所描繪的世界,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書中的孫少平,樸實無華的一個農村青年,對于生活的無奈他接受現實,對于未來充滿了憧憬,對于自己的家人充滿關愛,對于外面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向往。但是我又覺得自己不是孫少平,因為他比我更青春、更熱情、更寬容大度、更有人格魅力!孫少平可以冒著生命危險游到洪水中救起拆散他初戀的跛女子侯玉英,后又拒絕了其家人的回報和本人的以身相許;孫少平在饑餓難耐時可以把與哥哥青梅竹馬的潤葉給他的錢只買些粗糧,而省下白面全拿回家給家人吃,僅留的一點也是為了在幾天后哥哥來時給哥哥做口糧;孫少平還可以在畢業前一天跑去找侯玉英的爸爸求情,執意掏空自己的口袋,救下當年拋棄他的初戀情人郝紅梅(她因為家里實在沒錢給同學買禮物而偷手帕被抓),少平是為了保護郝紅梅的名聲,怕她被現任男友家人知道后影響她與這位名門望族后生的姻緣……如果是我,我覺得自己做不了那么好,孫少平的所作所為叩擊著我的心靈,我自慚形穢中仿佛又找到了人生的一站航燈……

  有時候我又覺得自己是田潤葉,因為她二叔是縣革委會副主任(縣長),父親是村支部書記,所以她從小家庭條件優越,她后來又讀了高中,當了一名縣城的人民教師。但潤葉從不因自己的家庭地位、生活條件、工作單位好而看不起任何人,她每次從縣城回家,甚至都會帶上禮物去看望一姓戶族中的傻子田二和他的傻兒子,而他們家因為這傻子二人經常在家里拉尿而臭烘烘的,大家都覺得進不了人的。田潤葉雖然工作在縣城,有著令人羨慕的工作和家境,但是她卻一直對與自己青梅竹馬卻家境貧困的孫少安情有獨鐘,念念不忘,甚至為此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她對他人的友善、對愛情的執著和堅貞,實在令人敬佩,自嘆弗如!所以我又覺得我比不了潤葉。

  在讀這本書過程中,有時候我也希望自己化身孫少安,從小努力學習,成績優異,吃苦耐勞。孫少安懂事后主動放棄學業回家務農,幫父親撐起了這個貧窮家庭的天空。當他決心回家務農幫助家里離開學校時,為了證明自己,他特意參加了最后一次考試——小學升初中的考試,并以全鄉第三名的成績傲視群雄,然后毅然決然的離開自己心愛的學校,以十三歲的年紀回家當起了農民,后又在十七歲那年全票當選為生產一隊隊長。因為家庭的貧窮,為了所愛的人潤葉的幸福,他痛苦的放棄了與她走到一起的機會,當他每次走到愛人與他表白的那個街頭時,他都會淚眼婆娑,心如刀絞……看到此處我便禁不住潸然淚下,為他徒生悲傷。孫少安沒有上過很多學,卻能始終在生活的磨練中立于潮流、時勢的前鋒,他總能敏銳的抓住人生、生活變革的每一次機遇,帶領著自己的家人一起去過好日子。他愛他的家人,他感恩生養他的父母,在家庭陷入困境時,他寧可自己受累也堅決不與父母、兄弟分家,至真至誠,至仁至孝,我也不由得心生敬佩。

  書中還有一個光輝的群體,他們是一批身處各個層級的領導干部,他們雖然不是干部隊伍的主流,但卻是社會變革與進步的中流砥柱,他們憑借著自己堅定與執著的信念,正直、高尚的品德,為整個國家的改革撐起了一片潔凈亮麗的天空,他們不畏艱難,不怕強權,不計個人得失,把滿腔的熱情和熱血拋灑到了自己所深深愛著的土地上,他們體恤民情疾苦,熱愛人民大眾,視群眾為親人,把群眾的冷暖時刻掛在心頭,以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為己任,殫精竭慮,鞠躬盡瘁,體現出一代優秀干部的高風亮節,為國家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改善做出了積極、重大的貢獻,他們才是一群真正的共產黨員!這群人又以田福軍為代表,在工作中他剛正不阿,扎實工作,實事求是,勇于探索,在錯誤面前始終堅持原則,雖然屢受排擠,最終在老革命家、省委書記喬伯年和省委副書記石鐘的幫助下成功施展了自己的抱負,在更高層的工作崗位上帶領人民群眾向著富裕生活的康莊大道闊步前進;在生活上他平易近人,嚴于律己,寬容大度,尊老愛幼,是一個好爸爸、好丈夫、好女婿、好長輩……試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個窮學生,和你的一個同村鄉親、縣長的侄女走在路上遇見了縣長,縣長主動伸出手來熱情地同你握手,對你噓寒問暖,你會是什么感覺?這個縣長他就是田福軍。

  這本書現在我看到第二部了,都是利用睡覺前的零碎時間看的,每當一拿起來就久久不愿放下,而放下書入睡時,書中的人物又在眼前晃來晃去,我甚至可以清楚地想象出、看到他們的形象,仿佛就在身邊觸手可及,那么親切,那么真實……我想這就是路遙先生的功力獨到之處吧。我會繼續抓緊時間看剩下的部分,然后再回過頭來重新再看一遍,讓這個平凡的世界所蘊含、所傳遞的各種情感和高尚品格更加具體的投射到我的生活中,指導我,鞭策我,陪伴我的人生之路。

  偉大的生命,不論以何種形式,將會在宇宙間永存。我們這個小小星球上的人類,也將繼續繁衍和發展,直至遙遠的未來?墒,生命對于我們來說又多么短暫,不論是誰,總有一天,都將會走向自己的終點。死亡,這是偉人和凡人共有的最后歸宿。熱情的詩人高唱生命的戀歌,而冷靜的哲學家卻說:死亡是自然法則的勝利……是的,如果一個人是按自己法則壽終正寢,就生命而言,死者沒有什么遺撼,活著的人也不必過分地傷痛。最令人痛心和難以接受的是,當生命的花朵正蓬勃怒放的時候,卻猝然間凋謝了。

  生活總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間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著,就應該好好地活。思念早逝的親人,應該更珍惜自己生命的每個時刻。精神上的消沉無異于自殺。象往日一樣,正常地投入生活吧!即便是痛苦,也應該看作是人的正常情感;甚至它是組成我們人生幸福的一個不可欠缺的部分呢!夜晚,當孫少平從宿舍走向區隊辦公樓準備下井的時候,一路上望著礦區閃爍的燈火,望著滿天繁密的星斗,猛然感到了一種突發的激動,以致都情不自禁地微笑起來了。

  不知為什么,他猛然間想起了葉賽寧的幾句詩:不婉惜,不呼喚,我也不啼哭……金黃的落葉堆滿我心間,我已經再不是青春少年……

  暮年之后,如再有人問起,何為命運?我的一生吧!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每天都要發生許多變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運了;有人在創造歷史,歷史也在成全或拋棄某些人。每一分鐘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這個世界,同時也把另一些人送進墳墓。這邊萬里無云,陽光燦爛;那邊就可能風云驟起,地裂山崩。世界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我們毫無疑問是個平凡的人,我們所處的世界也沒有多么特殊。都是一樣的,或貧窮或富貴,都在以同等姿態享受著平凡的世界。


篇二:《平凡的世界》讀后感[3000]

  我不是個很愛讀名著的人,在這個快速閱讀的年代,沒有精力去探討乏味情節下折射的社會現象亦或是某種深刻的道理。我是一個喜歡找茬的人,人們的贊不絕口讓我嗤之以鼻,我總是在想單調的文字能有多大的魅力,能使如此多的人拜倒。在不屑的想法下和態度下,我是拾起了這本書,而事實上,我也為自己這種在錯誤的想法做出的舉動暗暗慶幸。

  《平凡的世界》,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般,真的只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農民,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愛情。我已經忘了連續幾天像這樣在圖書館中一坐一下午,第一次,感受到了文人騷客廢寢忘食讀書的舉動。不得不說它的確是一部令人瘋狂的作品。

  無疑,愛情,親情,友情,是小說的三大主題元素,為轟轟烈烈的愛情所感動,為質樸的親情所感動,為樸素深沉的友情所感動。談起該書就不得不說說“三大家族”——田家,孫家,金家了。

  作為艱苦奮斗,忍受磨難的代表之一,孫少平在高中的平凡生活拉開了帷幕。相同的家境讓他與郝紅梅接觸,亦是相同的愛好將這兩個人聯系在了一起,攜著青春的萌動,少平第一次打開了感情世界的扉門。然而,現實的生活卻不允許感情萌芽的成長,不是每個都可以坦然面對貧窮,原因并不是自卑,而是自尊,是的,沒有人知道自尊的力量有多強大,它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即便少平再表示友好,即使好友暗地進行恐嚇,報復,少平的第一份尚未展開的感情依舊毫不留情的離他而去了。這不能怪任何人,在現今物質橫流的社會也不乏拜金女,何況那些已被窮苦折磨了世世代代的可憐的人們呢…

  上帝是公平的,當他關上一扇門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另一個女孩走進了少平的世界,是她為少平開闊了視野,使他有了自己不同常人的思想,也是她燃起了少平感情的烈焰,我喜歡曉霞,她是一個擁有大學文憑,擁有在那個年代顯赫的家庭背景,擁有令人羨慕的高薪職位,亦是擁有優秀追求者的漂亮女孩,可這可愛的女孩啊,卻選擇了那個曾經是知己的“掏煤炭”的漢子。當他們漫步在礦場廢棄的公園時,當他們躺在古松山坡上的草坪上時,當他們膩歪在狹窄的宿舍的時候,我似乎也身臨其境,一種不言而喻的幸福也在周圍蕩開。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平凡的世界》勵志的主題更深的人心,然而,從一個小女生的角度,我更為其中無言的親情,尤其是平凡的愛情深深吸引。沒有綿綿的情話,沒有奢侈的消費,有的只是平凡話語中藏著的情感。

  天有不測風云,一場意外的洪水奪去了那個笑靨滿面、青春靚麗的生命,成為了少平心中永遠無法磨滅的傷痛。說實話,我沒有過分哀傷,甚至易溢出的眼淚也銷了蹤跡,因為我始終不相信,也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我相信曉霞一定是昏迷了或是失憶了,現在正安靜的躺在某個角落里休息罷了。如同現今許多的熱播的古裝劇亦或是言情小說的故事情節,這樣故設懸念的情節比比皆是。所以,我們可愛的曉霞一定藏匿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里,是的,是這樣的?墒菍ι倨絹碚f這個消息無疑是晴天的霹靂,支撐他最大力量轟然倒塌,無盡的思念把一個生龍活虎的青年折磨的憔悴不堪,唯一一個讓他有一絲溫暖的恐怕是一個不屬于他家的“家”,惠英嫂與明明默默的撫慰這個與自己經歷相同的人?部部揽赖穆范谓M成了少平整個人生,失去戀人的打擊,容顏的疤痕,這個在苦難中飽受磨難的漢子吸引了一個又一個深愛他女子,也成功地重回求學之路。沒有功成名就的后言,也許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另一個挑戰磨難之神的漢子是少安,我喜歡這個責任感很強的漢子,他的每一個舉動都牽動著我的心,我為他錯失潤葉露骨的愛而唏噓不已,為他找到稱心如意的老婆秀蓮而感到快樂,為他放棄夢想的學業而撐起殘敗的家而感動,為他興辦磚場冒出第一縷黑煙而感到興奮,也為他陷入負債危機而感焦急,看著起伏跌宕的劇情,我的心也七上八下的,但我卻始終相信,沒有什么事是他解決不好的,也許正是少安毫不氣餒的精神讓我無條件的相信這個漢子,他不僅是孫家的支柱,也是許多正處于低谷的讀者的精神支柱。他最讓我欣賞的地方恐怕就是他對家的責任與感情了,孫家發揚著中國這個古老國度最優秀的傳統文化,“貧窮”,這個最容易是感情破裂的劊子手,卻沒有斬斷孫家的愛,不論少安是貧是富,他始終肩著本源的家。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生活的環境和家長的影響。孫家是一個濃縮感情的家族,孫玉厚為不爭氣的弟弟奔走忙碌,也對無法為孩子提供優良環境而深感自責,蘭香,一個孩子的年齡卻扮演著大人的角色,為這個搖搖欲墜的家減輕負擔,以及全家人對奶奶這位高齡老人的愛和尊重都感染著孫家的每一個人,這里有我們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大愛。

  在這里,我們不得不提提我們平凡的巾幗英雄們,雖然她們對國家似乎并未無重要的作出很大的貢獻,卻在平凡的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潤葉,正如她的名字般讓人感到滋潤,她像冬日里的太陽,給孫家帶來溫暖。我一直為潤葉未與少平相戀而深感惋惜。也許當初潤葉只要勇敢的向前再邁一小步,便會與心愛的人廝守終身,也許少安勇敢的面對這份來之不易的感情,也許……也許只能是也許,潤葉獨在痛苦的邊緣掙扎,折磨自己,折磨那個憨厚樸實的向前,令人欣慰的是潤葉最終走出了感情的陰影,雖然向前失去了雙腿,卻也因此得到了向往已久的愛情。

  秀蓮,操勞穩實的婦人,她是可愛的人啊,如同現今的裸婚,沒房沒車,沒彩禮,沒有豐富的食糧,沒有完整的窯洞,她卻毅然選擇嫁給這個讓她一見傾心的漢子,盡管她有一些私心,但誰又能說自己沒有私心呢,沒有想法的不是人,而只是一堆沒有思想的死物,亦或是小說中用來欺騙童稚少女的虛擬人物?為了她那可愛的丈夫,她的自私沒有錯,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女人,正是秀蓮在精神與身體上支持著命途多舛的少安,給予他心靈的慰藉,才使少安成功的邁過坎,翻過山,高中作文

  蘭花,一個執著于第一次選擇的女人。都說情人眼里出西施,當王滿銀第一次觸動少女懷春的琴弦時,她便認定這個一無是處的男人,甘愿為愛情付出一生,也許很多人認為蘭花是自討苦吃,甘愿受愛情的折磨,但誰能知道那個給了她第一次悸動的意義有多重大?也正是她無怨無悔的付出,才最終換了浪子回頭。

  不同于以上女人的專一,杜麗麗,這個理想的浪漫主義詩人卻愛著兩個人。難以理解的話都蒙著神秘的面紗,正是因為神秘才讓人推崇,古風鈴正是這樣迷住了麗麗,不禁想起《皇帝的新裝》,為了維持自己的面子,他們只能奉承裁縫的衣服是多么的華麗,因為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是傻子,這就是我對古風鈴的理解,說著富含深意的話語來讓似懂非懂的人們崇拜!斗叛虻男切恰分性f:“愛是不能分割的,如同心,如果割開就死掉了”,我無法想像麗麗如何可以同時愛著兩個男人,這不由得讓我想起《情深深,雨蒙蒙》中何書桓曾經的矛盾:他愛上了依萍,但同時也對如萍有愛。這真是很難想象的愛情,我想這樣的愛情避免不了在矛盾中痛苦的掙扎。

  少平在經歷了攬工的苦難,礦場的艱辛,痛失愛人的打擊和面容近毀的絕望后依舊挺拔著身軀;少安在違心拒絕潤葉,辛苦勞作農田,陷入逼債危機,又經歷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婆姨得肺癌的重重壓力下,依舊眺望遠方;每個人感情的走過曲折蜿蜒的拐角后步入軌道,紅磚暗瓦取代了搖搖欲墜的土坯房。對于原本一無所有的農民的兒子,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都是一個小小的段落,因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命中注定的遺憾,但他們曾真誠而激情的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竭盡全力的付出過,這就已是偉大的人生了。我們不能因為“平凡”而平凡,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每一個擁有夢的人兒,勇敢大膽的追求,珍惜光陰,你,注定不平凡。


篇三:《平凡的世界》讀后感[3000]

  本書以1975——1985這十年為時間線索,講述以少平少安的生活軌跡為主線的中國這十年來發生的變化。

  1976年文革結束,中國正處于百廢待興的狀態。而本書也始于文革結束前夕,跟這書本慢慢體會這這10年來中國的變革。這本書也的確稱得上“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好的作品體現了作者的學識,無論是各個村莊的勾勒,市政府的調動,專業知識的融入,還是人物的描繪,我感覺無可挑剔,就好像他本人經歷過書中所有人的一生一樣。

  我就塊談談我的讀后感。

  “欲悲聞鬼叫,我哭豺狼笑。灑淚祭雄杰,揚眉劍出鞘。”——天安門前頭詩

  有幾幕印象還是非常深刻的,譬如顧養名和孫少平那天晚上偷偷地抄寫《天安門詩抄》,要知道他們以前還是情敵呢!不過那時候也正值四人幫大勢已去。要是早幾年,那就要拉去批斗的!我想起那句話: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禁錮了近十年的思想,終歸要爆發了。

  文學色彩我這邊特指對政府部門的變遷和村里事情的敘述。田福軍似乎是整部劇走的最順的一個角色,他大學本科出生,思維跟得上時代的變遷,而且在所在地方干出成績,外加上面有人,所以步步高升也是正常現象。對那時候的政府管理以及人事調動也是描繪的無懈可擊。也正是這些描繪給我們一個淺顯的道理:做實事才能走上道。而村里,大篇幅寫的是雙水村的故事,其實新社會的變革也是他們見證的。以下就是少平的建窯洞的哲學:

  “不,不是我住。我是為我父親做這件事。也許你不能理解這件事對我多么重要。我是在那里長大的,貧困和屈辱給我內心留下的創傷太深重了。窯洞的好壞,這是農村中貧富的首要標志,它直接關系一個人的生活尊嚴。你并不知道,我第一次帶你去我們家吃飯的時候,心里有多么自卑和難受——而這主要是因為我那個破爛不堪的家所引起的。在農村箍幾孔新窯洞,在你們這樣的家庭出身的人看來,這并沒有什么。但對我來說,這卻是實現一個夢想,創造一個歷史,建立一座紀念碑!這里面包含著哲學、心理學、人生觀,也具有我能體會到的那種激動人心的詩情。當我的巴特農神廟建立起來的時候,我從這遙遠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它的輝煌。瞧吧,我父親在雙水村這個亂紛紛的‘共和國’里;將會是怎樣一副自豪體面的神態!是的,我二十來年目睹了父親在村中活得如何屈辱。我七八歲時就為此而傷心得偷偷哭過。爸爸和他祖宗一樣,窮了一輩子而沒光彩地站到人面前過。如今他老了,更沒能力改變自己的命運,F在,我已經有能力至少讓父親活得體面。我要讓他挺著胸脯站在雙水村眾人的面前!我甚至要讓他晚年活得象舊社會的地主一樣,穿一件黑緞棉襖,拿一根壓瑙嘴的長煙袋,在雙水村‘閑話中心’大聲地說著閑話,唾沫星子濺別人一臉!”窮怕了的農村人大多數都是這樣的心情吧!有著自己的小小理想,也希望用自己的勞動給自己創造幸福的生活。

  我知道人們日常生活中談論的最多的話題可能就是愛情,當然這里的是廣義化的,就是談論異性,誰和誰怎么了,以后找一個怎么怎么,這些我姑且都歸為這一類。其實究愛情這個詞,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或者什么感覺。因為它的版本很多。最為廣闊的一類應該是相守一生吧!兩個人有了在一起的感覺,有了為對方做任何事的心。而本書的確給了我很多經典的話:

  沒有愛情,人的生活就不堪設想,愛情啊!它使荒蕪變為繁榮,平庸變為偉大;使死去的復活,活著的閃閃發光。即便愛情是不盡的煎熬,不盡的折磨,象冰霜般嚴厲,烈火般烤灼,但愛情對心理和身體健康的男女永遠是那樣的自然;同時又永遠讓我們感到新奇、神秘和不可思議……當然,我們和這里擁抱的他們自己都深知,他們畢竟不是伊甸園里上帝平等的子民。

  不!他決不會象哥哥一樣,為了逃避不可能實現的愛情,就匆忙地給自己找個農村姑娘。無論命運怎樣無情,他決不準備屈服;他要去爭取自己的未來!當然,這不是說,他以后就一定能和曉霞一塊生活——即是沒有田曉霞,他也要去走自己的道路!生活包含著更廣闊的意義,而不在于我們實際得到了什么;關鍵是我們的心靈是否充實。對于生活理想,應該象宗教徒對待宗教一樣充滿虔誠與熱情!

  “作者后來這樣抒發了自己的感情:‘……剎那間我真想令時光停住,好讓我回顧自己,回顧失去的年華,緬懷那個穿一身短小的連衣裙和瘦窄的短衫的小女孩……讓我追悔少年時代我心靈的愚鈍無知,它輕易地錯過了我一生中本來可以獲得的歡樂和幸福!’”

  他終于張開攬工漢有力的雙臂,把她緊緊地抱住了!她頭埋地他胸前,深情地說:“兩年以后,就在今天,這同一個時刻,不管我們那時在何地,也不管我們各自干什么,我們一定要趕到這地方來再一次相見……”

  她來了,象一股清風,一縷陽光,一時驅散了他心頭繚亂的云霧。在那短暫而美好的日子里,他再一次飽飲了愛情的甘露,時間在那一刻不再流動。忘記了過去,也不想象未來。他真愿那一瞬間變為人生的永恒……現在,隨著曉霞的離去,那種繚亂的云霧又漸漸開始在他心頭凝聚。唉,一旦她在他眼前消失,她就變得象故事中的人物一樣虛幻——他又看不清她的真實存在了。

  我主要給出了少平和曉霞之間的故事。我覺得他們之間的愛情讓我痛徹心扉。從相識——排演話劇,相知——曉霞偷偷給少平很多書籍看,還跟他討論一些深度問題,相離——曉霞順利讀師專,少平回農村,隨后到黃原城當小工,相愛——曉霞在讀書同時給少平拿書,在少平去大牙彎,她去省報當記者依然寄情托思,生離死別——曉霞在洪水爆發時因救小孩而犧牲,少平依然履行他們之間的約定。不是文字讓我們感動,而是透過這些文字,我真真切切地感到他們相愛的那些點點滴滴,他愛我,我也愛他。

  當然也說說其他的幾對。少安和秀蓮——可能算是比較登對的人了,這么多年來互相扶持,相互關懷,這幾乎是大多數農村夫妻的寫照。向前和潤葉——不得不說潤葉是新一代追求愛情的好女性,寧愿不愛也不愿跟不喜歡的人在一起,而向前不得不說真是好丈夫,擱在現在估計都很難碰到了,他們愛情的開始沒想到是向前失去的雙腿開啟的,很多事情也仿佛是這樣,就是那一道坎,過了就好了。潤生和紅梅——這樣的愛情,恐怕是大多數農村不允許的,可它就這樣發生了,用時間證明了一切,真的,真愛能戰勝一切。滿銀和蘭花——這么說吧,我看見王滿銀就想笑,我總感覺他們在一起就是為了搞笑,但也切切實實蘭花很愛這個人,而這個人在某一天的某個酒店也頓悟了,守護自己的妻兒,我們身邊這樣的人也不少吧!最值得敬佩的應該算金波,一個只見過一面的不知道姓名的藏族姑娘沒想到是他一生的羈絆,他竟為了她千里迢迢到西藏來,心甘情愿,只希望再見她一面。

  我想起初中時候在課堂上唱的一首歌“亙古一生,花悅續顏”,有時候真不知道什么是愛情。

  其實,終歸來說,我是不能理解少平的思維的,我搞不懂他為啥甘心情愿在煤礦下度過一生,即便他有機會也有條件的情況下。他與曉霞的愛情故事,如果不出那個意外,估計他們也無法相守一輩子。但有一條,他們都在奮斗,為自己的人生,F實生活中,也許是在學生當中,我感受不到那股力量。但,書中的每個人都在奮斗著,少安為窯場為生計奔波奮斗著,少平為煤礦而奮斗著,村里的每個人都像發了瘋似得都為了各自的生活奮斗。以現在的生活去想象那個年代,感覺也體會不出那種感覺。

  少平走后,金波也就迫使自己恢復了正常,象以往一樣忙碌起來。他現在的心情悄悄有所平伏,因為終于有一個人傾聽了他內心的苦痛。往事不會象煙霧似的飄散,將永遠象鉛一般沉重地澆鑄在他心靈的深處。不過,日常生活的紛繁不會讓人專注地沉緬于自己的不幸。即是人的心靈傷痕累累,也還得要去為現實中的生存和發展而掙扎。

  晚風把他臉頰上燙熱的淚珠吹落在橋頭。他伏在橋欄上,看著不盡的河水悠悠地從橋上淌過。歲月也如流水。幾年前,他壯懷激烈,初次涉足于這個城市的時候,還是一個膽怯而羞澀的鄉下青年,他在這里度過了許多艱難而酸楚的日子,方才建立起生活的勇氣;同時也獲得了溫暖的愛情。緊接著,他象展翅的鷹一樣從這里起飛,飛向了生活更加廣闊的天地。

  結論一目了然:只能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獲的指望,也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

  我們現在也沒怎么去問自己一些最基本的問題,可能我們覺得答案顯而易見,或者問題沒有答案又何必自尋煩惱呢?正如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我們正在愛的人,我們正在仰望的未來生活,一直在這里。

  命運,在FOREVER里面Henry is fate。什么是命運?和瑤池圣母一同隕滅的?歷史的進程?時間?都有一種解釋很邏輯性的語言去說明她的存在。書中的命運我到覺得是一種信仰,活著的信仰。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74105.html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