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深圳二模作文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某高中學校校園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櫥窗中,宣傳文字內容配有一張慘烈的車禍現場圖片。小王同學就此上書校長,認為學校里的安全教育宣傳“給圖給真相”用意雖好,但視覺沖擊力太強,不太適宜,建議另換其他圖片,如漫畫等。校長回復說,漫畫太“溫馨”,不能給人多少觸動;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宣傳,只有“觸目”才能“驚心”。當然,也歡迎大家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議。
校園安全宣傳是“溫馨提示”好,還是“觸目驚心”好?同學們展開了熱烈地討論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或建議。
如果你是該校學生,也參與這場討論,那么,你的立場是什么?或者對此有什么具體建議?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議。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完成寫作任務。
【高分作文】
NO.2-56分
溫馨的假象不如殘酷的事實
(標題非常好,用“溫馨”和“殘酷”構成強烈了對比,再加上“假象”一詞的運用,使文章的傾向非常鮮明)
一張慘烈的車禍照片,觸目驚心,卻正因其獨特的震撼效果才能長駐人心,時時刻刻起到警鐘的功效,相反,一張溫馨甚至帶點戲謔味道的漫畫,輕松是輕松,卻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事實本就殘酷,何必粉飾太平?(整個段落寫得很精致:先將二者效果進行對比,結尾用一個反問,強調自己的觀點。)
安全教育是嚴肅的命題,誠如校長所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其寶貴,我們開不起玩笑。何妨用這“觸目驚心”換得人人心中警鐘長鳴?讓這一幕永遠只停留在宣傳欄上。(與很多考生不同,這一段不僅僅單談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還將重要性和自己傾向性的選擇聯系了起來)
車禍照片,慘烈歸慘烈,畢竟是事實。在災難當頭,斷然沒有太多溫情的假象,有的只是這樣血淋林的真實。因為恐懼,我們妄想逃避,妄圖用簡單明快的漫畫換得視覺上的輕松愉悅。然而,不能真正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和現實的殘酷,那照片上的一幕,會不會在我們生活中重現?(“畢竟”“斷然”“然而”等詞匯使文章邏輯顯得很嚴密,“妄想”“妄圖”的使用,有力地表現出傾向于溫馨類做法者的心態。)
不愿直面現實,對之加以粉飾是人的天性。然而有時候,我們確實需要歷史鮮血淋漓的一筆來教會我們不愿懂得的道理。多少次安全事故后,人們才在震驚和后悔中匆匆復習過往的教訓,而在悲劇發生前徹底忘記了現實何其殘忍,工地上“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是否只是習以為常的橫幅,“交通安全記心中”又是否只是失去意義的一句空泛的口號而已?大街上隨意違章、“中國式過馬路”的人們,一定記得自小受過的“遵守交通規則”的教育,卻正是忘記了曾經的血的教訓,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用生命冒險”。(這一段的論證角度比較獨特,從人們的習慣性的心理的角度指出人們對安全問題的漠視,后面用幾個的事例也非常典型和簡潔,用的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事例,非常有力地證明自己的觀點)
我們需要對事實更清醒的認識,才能避免那些自欺欺人的舉動。將事實陳列于眼前,用深入人心的慘烈換后世的警醒。(這一句既承接上文,又回轉到自己的觀點,同時為收束全文做準備。)如美國的朝鮮戰爭紀念碑,每一個傷亡、失蹤人員的名字都被刻下,密密麻麻,容不得半點虛假;又如博物館、紀念館中一張張尸橫遍野、人們瘦骨如柴的照片,正是對歷史的揭露,才有更深刻的教訓,容不得半分掩飾。讓我們絕望的,或許正是為了讓我們清醒。(這一句非常短促有力,催人猛醒)
魯迅先生有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鮮血”。(這句引用錯)這鮮血,便是不加掩飾的事實;蛟S觸目驚心,卻自有發人深省的功效。何必要那溫情的假象,不妨正視事實?辞辶恕N覀兊纳,才會少一絲殘忍。(結尾進一步強調自己的觀點,并發出呼告)
【點評】本篇是本次二模作文56分的佳作,個人感覺比最高分(56.5分)的那篇還要好。開頭作者將安全教育的兩種做法的效果進行對比,順勢提出自己的傾向性主張:事實本就殘酷,何必粉飾太平?第二段從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的角度,指出“觸目驚心”的必要;接下來從人們的普遍心理、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安全問題的漠視,來指出“觸目驚心的”必要。最后用別人的做法進一步證明自己的看法,并通過引用魯迅先生的話回到自己贊同的做法上來。文章層次清楚,氣勢貫通,說服力強。尤為難得的是文章的段落之間的起承轉合非常地自然,語言簡潔,修飾性詞語、限定詞和關聯詞的使用非常生動、準確,顯示出作者良好的文字駕馭力和較強的思辨力。不足之處在于權衡、取舍凸顯得還不夠。
(科學高中李志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uowen/xiezuo/1177672.html
相關閱讀:少教多學之以讀促寫式作文教學探討
材料審題立意的兩種做法
善用佳句出美文
描寫人物外貌的指導課
寫應該避免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