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佳慧
把語文綜合性學習與作文教學整合起來,讓學生參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各個環節,根據活動內容確定寫作訓練重點,能有效解決傳統作文教學“輕內容重技巧”的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一、在“認識成長”中彰顯“趣”
“認識成長”類綜合性學習活動包括“這就是我”“微笑著面對生活”“青春隨想”“成長的煩惱”“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等單元活動。這類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他們對活動內容感觸較多,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在生活中發現與眾不同的觀點,表達獨特的感受。
例如,開展“微笑著面對生活”這項活動時,筆者根據單元綜合學習要求給了學生一些人物:孔子、孫子、左丘明、屈原、呂不韋、韓非子、司馬遷、安妮·弗蘭克、海倫·凱勒、貝多芬。讓他們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進行了解后,寫一篇有關這個人物的作文。根據這類活動的內容和特點,教師可以確定這樣的作文訓練重點:寫完整的記敘文,合理安排材料的詳略,突出人物個性,鼓勵有創意地表達等。
該類作文教學重點要突出一個“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自由寫作。
二、在“感受自然風情”中凸顯“美”
“感受自然風情”類綜合性學習活動包括“感受自然”“尋覓春天的蹤跡”“背起行囊走四方”“說不盡的橋”“黃河,母親河”等單元活動。感受是接觸外界事物時受到的影響,任何感受都會產生特定的心理活動。反之,特定的心理活動也會產生相應的感受。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三、在“語文主題活動”中容納“雜”
“語文主題活動”類綜合性學習活動包括“漫游語文世界”“追尋人類起源”“怎樣收集資料”“走進小說天地”“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等單元活動。這類題材的作文教學主要特征是:主題單一,內容集中,活動性較強,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驗感受。
四、在“專題探究”中強化“議”
“專題探究”類綜合性學習活動包括“金錢,我們共同面對的話題”“世界何時鑄劍為犁”“關注我們的社區”“我也追‘星’”“漫話探險”等單元活動。此類活動帶有比較明顯的社會化性質,它往往以課程整合為基點,強調學科滲透,強調文學、文化素養的積累,強調生活體驗,強調自主表達、創新思維,強調對材料的分析整理等實踐能力。因此,教師要得法地教,慢慢地放手,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步擺脫對教師的依賴。
該類活動的作文教學模式是:閱讀材料,捕捉信息;比較歸類,整合信息;規范表達,成果展示。
五、在“體驗成長”中挖掘“深”
“體驗成長”類綜合性學習活動包括“馬的世界”“讓世界充滿愛”“蓮文化的魅力”“雨的訴說”等單元活動。體驗成長類活動的主要特點有:從客觀看,主要是與生活聯系緊密的熱門話題;從主體看,活動主體探究的對象不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所以需要對探究對象有較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發現新問題、新知識。
總之,綜合性學習活動與作文教學有機整合,能充分彰顯學生的個性,有效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uowen/xiezuo/1194408.html
相關閱讀:描寫人物外貌的指導課
善用佳句出美文
寫應該避免的幾個問題
少教多學之以讀促寫式作文教學探討
材料審題立意的兩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