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顧各思義,就是細微末節,它是人物、情節、環境的最小單位,如人體的細胞。好文章所以能動人肺腑,精彩的細節描寫功不可沒。賀知章“笑問客從何處來”綜合運用情態細節和語言細節,在一“笑”一“問”之間,把老歸故里人不識的凄涼,生動的再現在讀者面前;《范進中舉》后范進發瘋的細節描寫,則刻畫了一個為科舉而讀書,為科舉而活著,中舉后喜極而瘋的科舉祿蠹形象。
細節的魔力令人嘆服,正所謂“雖是微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那么,我們怎樣認識細節的作用呢?
按照細節在文章中的作用多少和大小,我們可以把細節分為兩類。其一,只牽涉到文章某一局部,或只起到一種作用,我們稱之為一般細節;其二,牽涉到文章的整體結構,既刻畫人物,又點染環境氣氛,還能發展故事情節,可以起多種作用,我們稱之為重要細節。
本人認為,關于景物、環境的細節描寫,都應該起到刻畫人物和描寫環境兩種作用,如果只為寫景而寫景,為寫物而寫物,那就毫無意義。“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既寫出了沉郁凄涼之景,更寫出游子孤獨思鄉之情;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菲利普一家到哲爾賽島去旅行。去時景色怡人,而回來時卻恰恰相反,這絕不是僅僅寫景,而是巧妙地刻畫了主人公從歡快猛然墜入失望、沮喪的心理變化。
更有甚者,某些情節還能牽一發而動全身,起到關乎全局,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侗秤啊分懈赣H的背影既是父親送我出行的細節,還是全文結構線索,更是作者抒發至性至情的最好載體。。
當然,這里是以細節作用的大小、多少來評定細節優劣的。哪怕某一細節只起到了一種作用,但只要用的恰當,也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有多種用途又帶動全局的細節,則更體現出作者在人物事件把握上、在題材選擇上、在細節的提煉上細加取舍和琢磨,如《變色龍》中“大衣”這一警官奧楚蔑洛夫“變色”的道具選擇上,足見作者匠心獨運。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運用細節呢?
首先,要確保細節的真實性。必須有敏銳的目光。金圣嘆說過,一花、一瓣、一毛、一鱗、一焰,“其間皆有極微。”古人為了畫老虎、深入險地在樹上搭棚,日夜觀察;有人為了畫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觀牛。”有了這種辨細察微的精神,我們的細節描寫,還會失真嗎?
當然,萬千的事物,我們不可能一一觀察,怎么辦?那就要多讀書,多思考,多總結,在大量的閱讀中掌握生活常識,了解動植物的生活規律和生活習性。這是把握“生活真實”的一條捷徑。
其次,要確保細節的典型性。典型化的細節,有助于刻畫人物的典型性格,有助于描繪典型環境,有助于表現作品的主題。如《范進中舉》中范進喜極而瘋,胡屠戶打范進嘴巴的細節,雖有些夸張,卻很典型,因為它入木三分地刻畫了胡屠戶前倨后恭、趨炎附勢的典型性格。再如《儒林外史》中有嚴監生臨死前兩莖燈草的細節也極為膾炙人口,這里就不一一細述了。
第三,要注意細節旨趣的高下。細節的選擇要考慮旨趣的高下,我們要努力避免在描寫中出現低級趣味的細節,無聊而無關痛癢的細節,因為這些東西既無助于主題的表達和形象的塑造,又為讀者所不屑甚至不恥。
把握了以上三點,再在實踐中加以錘煉,相信你也能在這些細微末節上,有“頂上功夫”的造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uowen/xiezuo/14776.html
相關閱讀:描寫人物外貌的指導課
善用佳句出美文
材料審題立意的兩種做法
少教多學之以讀促寫式作文教學探討
寫應該避免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