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寫作的一汪源泉;生活是寫作的一塊綠洲;生活又是寫作的一葉風帆。如何豐富學生學習生活,拓寬寫作的天地,讓他們擁有這一汪源泉,一塊綠洲,一葉風帆?這是擺在我們每個語文老師面前一個嚴峻而又值得深究的問題。
多年來的作文教學使我清醒地認識到:要改變作文教學“少慢差費”的局面,就應大刀闊斧地進行作文創新教改;要讓學生沖出“無題材、老框架”的困境,就必須多角度、多方位地豐富學生的生活。
一、觀察中汲取題材
“社會生活是一切文學創造的惟一源泉。”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缺乏生活實踐,他們對周圍事物缺乏觀察力,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及時地引導他們投身到社會生活的大熔爐中去,使他們對周圍的人物事景發生興趣,變無意觀察為有意觀察。寫到人物,我們的學生都用“濃眉大眼”、“高大魁梧”來形容男士;都用“細長柳眉”、“亭亭玉立”來形容女士;這種“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情況,究其原因實在是因為學生不會觀察,不懂觀察,缺乏社會生活實踐,寫的文章只是鸚鵡學舌似的照著別人亂寫亂編而已。在這時,我們教師應居高臨下,為學生指引一條光明之道,讓他們走出這塊寫作的“沼澤地”。在學校,讓他們觀察同桌、同組、同班的同學,在學校工作的教職員工;在家里,觀察家庭成員、親戚鄰居;乘車旅游觀察形形色色的人……把這些觀察到的人的外貌穿著、性格、愛好,讓學生們寫成日記,這樣寫出的人物可謂就儀態萬千、各領風騷了。學生們對小動物特別喜歡,老師只要一指點,他們就會興趣盎然地去觀察,甚至與小動物一起玩,自然而然寫出的作文貼近生活,生動有趣了。而對睜眼就能看到的植物,學生們就無所適從了。因為他們對這些植物的生長過程不清楚,還因為思維的狹隘幼稚,還揭示不了植物內在的魅力。但如果老師及時點撥,他們也會恍然大悟而寫得活靈活現的。
江山如畫,家鄉如詩,祖國處處風景迷人。學生們有心贊美江山家鄉景色,卻只會“千人一口,千篇一景”地描繪一番。針對這種情況,只要老師及時啟發,就會避免寫作的這種誤區。你家的院子與別家的院子一樣嗎?你村一角的景與別村一角的景一樣嗎?一年四季的田野一樣嗎?每天的天空都一樣嗎?每天的天氣一樣嗎?學生的回答是“不一樣的”。隨著觀察范圍的擴大,他們筆下的景點也盡展風流。
由于變無意觀察為有意觀察,學生們一雙雙機靈透亮的眼里充滿了好奇的欲望;學生們一對對靈敏銳利的耳中注進了奇妙的瓊漿;學生們一個個聰穎靈活的腦海吸取了寫作的玉液。
二、活動中積聚題材
“活動是學生的天性。”一般的人總把玩與活動相提并論,而學生平常也都是無意識地、盡情地無拘無束地“玩”。因而又有一種說法“玩是孩子的天性。”無論是玩還是活動。只要變無意識為有意識,那對學生各方面的培養將受益無窮。
我們教師應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積聚眾多的寫作題材。
1.開展豐富多彩的中隊主題活動。富有號召力的中隊長講話;悅耳動聽的童聲獨唱、合唱;風趣幽默的小品相聲;婀娜多姿的舞姿造型;引人捧腹的笑話游戲;充滿激情的詩詞朗誦……活動中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學生們自己的杰作;活動中的一個詞、一句話都是學生們自己的精品;顒邮顾麄兊淖魑某墒炱饋恚顒邮顾麄兊淖髌烦鋵嵠饋。
2.開展強身健體的體育活動。舒展優雅的廣播操;整齊劃一的行進隊;奮力躍竿、投鉛擲球、短跑長跑的運動員;一上一下如粘如膠的踢毽;一甩兩甩如球如繞的跳繩;手舉鞭子猛抽陀螺;手拿鉤子急追鐵環……運動使學生們的體質大大增強,運動也使學生的寫作題材大大增多。
3.開展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
學生最喜歡游戲,教師應適時地根據學生的愛好組織學生開展五彩繽紛的游戲活動。春天,組織學生自己動手扎風箏,他們興致高昂,找材料、錄圖案,用自己聰明的頭腦、靈巧的雙手創造了許多活靈活現、美觀精巧的風箏。“放風箏啦!”天空中飄浮著翩翩起舞的金鳳凰、翱翔威武的大雄鷹;展著薄翼的花蝴蝶;游刃有余的黑蜈蚣;雙龍戲珠、孔雀開屏、蜜蜂采蜜、蜻蜓點水……這是一幅百鳥爭春的美麗圖畫,這是一曲百鳥爭鳴的交響曲,這更是群鳥起舞的盛會。同學們奔著、跳著、喊著、笑聲、歡呼聲在空曠郊外的天空中久久地回蕩。夏天,組織學生開展催人奮進的游泳比賽;色香味彩俱全的野炊活動;秋天,組織學生開展采集標本的活動;冬天,開展堆雪人、打雪仗、擲雪球等游戲。平時,經常開展老鷹捉小雞、丟手帕、貼燒餅……游戲使學生的天性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既可以寫怎樣做的經過,也可寫怎樣玩的情景;既有自己動手動腦的辛勞,又有盡情游戲的歡樂。
4.開展參觀訪問的社會活動
社會是個大學校,可以學到書本、學校里許多聞所未聞的新鮮事物;社會又是大熔爐,可以錘煉人鐵一般的意志,鋼一般的毅力。組織學生走向社會參觀廠家,田野,訪問優秀的企業家、先進的工人,模范的農民,調查家鄉、家庭的巨大變化……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廠房,一塊塊星羅棋布的稻田,一個個擺滿先進設備的車間;一個個鮮活充滿個性的先進模范;一件件動人心魄的優秀事跡……這些不都是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嗎?
充滿個性的即興活動;集思廣益的班隊活動;展示才華的社會活動……不知不覺中,學生們真正把無意識的“玩”轉變成了有意識的“活動”,他們再也不會為沒有寫作題材而犯愁了。
三、勞動中豐富題材
“勞動可以創造一切。”所以增強學生勞動觀念,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盡力做,學校的事情搶著做,社會的事情想著做。崇尚“勞動光榮”。整理布置自己的小房間;洗刷晾疊自己的衣帕鞋襪;燒一頓飯,炒一碟菜,洗一次碗,招待一趟客人……拖地打掃手腳勤,人人都夸小模范。每天,學生們把教室打掃得一塵不染;把桌椅排列得橫豎一線;把玻璃擦試得干凈明亮;把用具安放得妥當整齊。星期日,學生們穿村挨戶幫助鄰里看弟弟妹妹,拾稻穗麥穗;節假日,學生們來到敬老院給老人洗刷衣物,給他們獻上一首歌,一個舞;植樹節,他們來到道邊路旁栽樹種花,參加綠化美化家鄉的義務勞動;他們還協助環衛工人清掃橋面、街道……
勞動不僅凈化了學生們的心靈,增長了他們的才干,而且豐裕了他們寫作的題材。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精彩紛呈的生活為學生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寫作源泉;也為學生們奉獻出取之不盡的寫作題材,更為學生們展開了亮麗燦爛的寫作天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uowen/xiezuo/17450.html
相關閱讀:描寫人物外貌的指導課
寫應該避免的幾個問題
善用佳句出美文
少教多學之以讀促寫式作文教學探討
材料審題立意的兩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