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設計以及構思導引
一、讀下面一段文字,寫一篇話題作文。
1953年5月29日。從新西蘭來的攀登者希拉里在向導夏爾巴人丹增的帶領經千辛萬苦來到了世界之巔的珠穆朗瑪峰。在此之前,世界上沒有人到過這樣的高度。
世界之巔與他們只有短短的兩米,其中一個人只要向前跨幾步就可以成為這個世界的第一,而這幾步,對于誰來說都易如反掌。這時希拉里對丹增說:“這是你的家鄉,你先上吧。”
丹增向前走了幾步,登上了世界之巔,他在那里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他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攀登者隨后跟上,他們在世界之巔緊緊擁抱,他們高呼著:“我們成功了。”
希拉里知道這幾步對于自己的意義,他最大的理想甚至是活著的最大希望就是能夠第一個登上頂峰。但在巔峰前的幾步,他戰勝了自己的欲望,而把這個機會讓給了身居此地的夏爾巴人,他認為只有和珠峰朝夕相處的夏爾巴人才有資格第一個登上珠峰!
是的,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的欲望,欲望的高度要比珠峰高得多。但50年前的那一刻,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最為善良、最為燦爛的光輝,比起沖頂的那一瞬,或許更加輝煌。請以
“攀登另一種巔峰”為話題,寫800字的文章。
構思導引
這是一個寓意型的話題。因為材料本身的故事以及對材料的分析已經比較透徹,相信同學們不會對寓意的理解發生偏差。所謂“攀登”,就是戰勝私欲,要以一種廣博的胸襟來面對世界,從而對學生的心靈有一種震撼,起一種道義上的作用。話題相對集中,不易發散,立意相對單一,不易創新,但更可以看出考生的表達水平。作文,就是“作文”,考查考生的漢語言運用能力。從話題看,文體上采用散文或者議論文比較好,當然也不排斥創新文體。如果寫作時能夠注意感情和理性的結合,無疑可以得到高分。
二、讀下面一段文字,寫一篇話題作文。
有一個有關美國教育的故事。
威廉是一名體育老師,他試圖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掌握“run(跑)、catch(抓。”幾個詞的用法。這節課拿來一個籃球,讓學生排成兩隊,依次傳球并跑到另一隊后面,威廉不停地喊run!run!catch!catch!學生很投入地做著。忽然,一個調皮的男生非常用力地把球砸向一女生,威廉跑過去一下子抓住了球,非常生氣。要知道,這可是在教室內,這一動作是很危險的。中文助教在旁邊靜靜地看著威廉如何處理。學生很快意識到自己做了一件蠢事,等待著老師訓斥。很短的時間,威廉恢復了表情,把孩子喊過來,手把手教這個男生傳球,這次學生傳得很好。“Good!”威廉伸出了大拇指!
其實,對于孩子,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允許犯錯誤。在美國,對于低年級的孩子,犯錯誤是他們的權利,所以他們測驗學生的時候,單詞寫錯了有些是可以得分的,如水water,如果寫成了wate,就可以給分,因為基本答對了。他們對孩子的考試評價,是從0分開始的,學生答對1道題,就給加多少分,直至加到滿分——5分。學生永遠處于贏分狀態,所以他們的孩子始終充滿了自信心和征服欲。
請以“教訓和教育”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構思導引
這是一個關系型的話題。關系,本身就蘊涵了比較辨析的思辯色彩。從2003年的高考閱卷看,議論文可以得到高分。教訓和教育,一字之差,卻天淵之別。教訓是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放大,教育則是實事求是,甚至放大學生的優點。這個話題比較狹窄,好象只能談論教育;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可以寫很多內容。比如對一件事情上的不同態度影響了一個人的成長;比如運用諷刺手法描寫兩種態度中的教訓等。立意一旦創新,思路也就順理成章,還可以出現創新文體呢!
三、讀下面一段文字,寫一篇話題作文。
作家史鐵生曾寫道:“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么清爽?人粤耍朋w會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不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后來又患尿毒癥,經;杌枞徊荒芩枷,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任何災難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 從心底說出這話的人,一定吃盡了“疾病”或“便宜”的苦頭,所以才把自己的“幸福底線”定得如此之低!
所以,從今天起,我們應該給自己的幸福畫一條最淺的底線,去學會從最平常的日子、最瑣碎的事情里品嘗幸福的滋味。請以“幸福的底線”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構思導引
前幾年的話題命題,都是采用記敘性材料,然后幫助考生理出材料要點作為話題。我命名的這個材料,是史鐵生的一個感悟句段,是對人生的一種體悟和思考。幸福的底線,集中從他的話中表達出來。是啊,對很多人來說,當他們意識到什么是真正幸福的時候,生命留給他們享受幸福的時間已經少得不能再少。許多人一生在茫茫紅塵中奔走,陷在名與利的泥潭里不能自拔,驀然回首,才發現真正的幸福恰恰就在出發的原點,而當初他們卻堅信它在更遠的地方。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是高中生很熟悉很喜歡的文章,這就使我們對他的體悟有了一個理解的背景,加深對原話的理解?忌仨毾然卮鹦腋5牡拙是什么,有相當的靈活度,也可以看出考生的人文積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uowen/xiezuo/19244.html
相關閱讀:寫應該避免的幾個問題
少教多學之以讀促寫式作文教學探討
善用佳句出美文
描寫人物外貌的指導課
材料審題立意的兩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