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聲音是什么
一、學習目標
1.通過生活體驗,初步了解聲音在信息傳播中的作用。
2.通過實驗探究, 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出一般規律的方法。
3.初步了解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聲波具有能量。
4.通過學生經歷用多種方法探究聲音產生的過程,鼓勵思維的形式想開放性和獨特性發展。
二、學習重點
⑴聲音產生的原因,讓學生動手實驗 ,從親身體驗中 去發現發聲物體所具有共同物征,并通過觀察、實驗、嘗試從現象中提煉出規律。
⑵聲音傳播的條
三、前準備
1、 試一試:給你一張紙、一根橡皮筋、一個筆帽、一杯水,怎樣使它們發出聲音?比比看,誰的方法多?誰的 方法與眾不同?
四、堂流程
1. 學生匯報演示物體發聲與 不發聲 時有什么不同?物體發聲時有什么共同特征?
歸納總結:聲音是由于物體 產生的。我們把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固體,液體,氣體都能發聲,都可以作為聲。
2.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嗎?
(1)思考:教師講的聲音是通過什么傳播到你的耳朵里?
(2)探究活動:本第8頁圖1—2,由此得出什么結論?
(3)演示:本第9頁圖1—3和圖1—4,分 別說明了什么?
歸納總結:聲音的傳播( ),( )在真空中傳播。
學生討論:還有哪些事實能支持上述結論?
3. 聲音在空氣中以什么形式傳播的?
(1)閱讀本第9—10頁
(2)演示本第10頁圖1—7
(3)歸納總結
五、效果檢驗
一、填空題
1.“隔墻有耳”這句諺語主 要涉及的物理知識是 .釣 魚時,河岸上的腳步聲會把魚嚇跑,這說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能夠傳聲.
2.大鼓被擊打后發聲時,用手按住鼓面,聲音就會消失,這是因為________ _.
二.選擇題
1.聲音是一種波,下列實例中能說明聲音具有能量的是 …… … ………( )
A.百米跑計時員不根據發令槍聲計時
B.雷雨時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C.飛機飛過時,活動的窗玻璃也跟著振動起
D.宇航員在月球上不能聽到彼此的談話
2.宇航員在太空中談話常用一根棒接觸,原因是…………………………( )
A.用作傳聲媒介 B.防止兩人分開
C.示意談話內 容 D.防止意外事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34374.html
相關閱讀:第二節 生活中的透鏡教學設計
摩擦力
體驗科學探究
希望你喜愛物理
八年級物理上冊全冊教案(粵教滬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