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分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云陽學校 八 年級 物理 指導教學書
(編號:2011~2012 學年第一學期第 5 號)
題:走進分子世界(1) 型:新授
班級: 姓名: 學號
【教學目標】
1.道德目標:了解科學家是如何探索微觀世界的,學習他們的品質
2.情智目標:
①感情目標: 通過觀察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②認識目標:1.了解分子模型,對分子有一定的感性認識。2.了解分子動理論的主要內容,并能從微觀分子角度解釋一些物理現象。
【教學時間】 ( 1 學時)
【教學手段】演示實驗 討論
【教學過程】
(一)互閱作業
(二)感情調節
世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有許多物質人們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如:脈、橋梁、大海、森林、高樓等。有一些物質我們雖然看不見,但卻可以通過別的器官感覺到它的存在,如空氣雖然看不見,但我們在呼吸時便可到空氣的存在。但是還有一些物質,我們即看不見、摸不到,也無法通過其他的器官感覺到它的存在,那我們又如何認識和研究這些物質呢?是不是就沒有辦法的呢?科學家們采用了一種間接研究的方法,十分有效。那就是先根據一些已有的現象和經驗,提出一種結構模型的猜想,然后進行各種實驗去收集證據證實這種猜想,從而弄清物質的內部結構。今天我們也按照科學家的這種思路認 識物 質的結構。
(三)自學與互幫
1.自學內容一:P24分子模型
自學方法:
學生觀察實驗:
活動1:用炭素筆在白紙上畫一筆,通過放大鏡仔細觀察,會看到些什么?
活動2:高錳酸鉀顆粒放入水中,觀察、回答看到的現象。
活動3:向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注一半水,再注滿酒精,封閉管口,并將玻璃管反復翻轉,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觀察液面的位置,發生了什么變化?
科學家們根據上述的現象,設想了三種物理模型。
模型1 : 物質是由微小的顆粒組成的,各個微粒緊靠在一起,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連續體;
模型 2: 物質是由微小的顆粒組成的,微粒之間有空隙;
模型3 : 固體是由微小的顆粒組成的,液體是連成一片的。
你支持 模型,能說出理由嗎?
:(1)科學家們就把能保持物質 的 微粒叫分子。
(2)分子很 ,其直徑數量級為 m。用肉眼 (能/不能)直接看到分子。
(3)物質由 組成的,分子間有 。
2.自學內容二:P25 分子的運動
自學方法:
學生觀察實驗:
(1)墨水滴在水中,出現了怎樣的現象?
(2)教材中圖7-5和圖7-6說明什么道理?
由此你可以推測:分子在 。
請你再舉二個例子說明上述結論。
:一切物質(包括固體、液體、氣體)分子都在 運動 。
3.自學內容二:P26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自學方法:
學生觀察實驗:
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掛上鉤碼會掉下嗎?,說明了什么?
實驗表明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 力。
為什 么鉛塊很又難被壓縮呢?是不是還有另一種力的存在
這說明分子之間也存在著相互作用的 力。
總結:分子間不僅存在 力,還同時 力。
這節我們通過實驗探究建立了分子模型,即分子動理論:物質由大量分子組成,分子間有空隙,分子在不停的運動著,分子間還存在著引力和斥力。
你能用分子動理 論解釋:固體為何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 液體為何占有一定的體積,而形狀 不固定?
氣體為何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釋疑)


(四)堂鞏固:
1.下列詩詞、歌詞或俗語中不含有分子無規則運動這一物理知識的是( )
A.稻花香里說豐年    B.美酒飄香歌聲飛
C.墻里開花墻外香   D.親戚遠香
2.下列實例中,不能用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的是( )
A.濕衣服在太陽下被曬干B.炒菜時加點鹽,菜就有咸味
C.掃地時灰塵飛揚D.香水瓶蓋打開后能聞到香味
3.下列現象中,不能用分子間存在引力作用解釋的是( )
A.要橡皮繩拉長,必 須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時,粉筆灰紛紛落下
C.用膠水很容易將兩張紙粘合在一起 D.折斷一根鐵絲需很大的力
4.下 列關于分子間的作用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根鐵棒很難被拉斷,這說明鐵棒的分子間只存在引力
B.液體非常容易流動,這說明液體分子間主要是 斥力
C.氣體很容易被壓縮的原因是因為氣體分子間沒有作用力
D.分子間的距離減小,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五)適度作業量:(必學教程:P25-26)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46511.html

相關閱讀:第二節 生活中的透鏡教學設計
摩擦力
希望你喜愛物理
八年級物理上冊全冊教案(粵教滬科版)
體驗科學探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