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噪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M 第4節 噪聲

一、目標要求
1.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 知道防止噪聲的途徑。
2. 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噪聲的來源。結合前面所學的關于“聲產生和傳播的條件”的知識:,思考防止噪聲的途徑。
3. 在知道噪聲危害的基礎上,自覺培養社會責任感,注意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重點和難點
提高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是本節的重點。
三、過程
1.情景創設、提出問題
讓學生感受用鐵皮刮玻璃和敲擊音叉所發出的聲音.并觀察示波器中兩種聲音的圖形。學生感受到音叉發出的聲音悅耳,而鐵皮刮玻璃的聲音刺耳難聽,令人煩躁不安。再讓他們比較在示波器中顯示的兩種波形的區別,學生通過感受和觀察,從物理和環保初步認識噪聲。
2.過程展開
結合圖3-4-1和圖3-4-2 是噪聲的兩個例子.采取分組討論的方式,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并對如下問題進行交流討論:
①什么是噪聲?
②為什么有時樂音也是噪聲?
③舉例說明噪聲對人的危害。
④根據第46頁的表,將一天中通常可能聽到的聲音的響度作一估計,描述你對這些聲音的主觀感覺。
⑤減弱噪聲的方法有哪些?有關這方面你能做哪些工作?[來源:Www.zk5u.cn]
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總結:
(1)噪聲及其來源
強調從環保的角度,凡是妨礙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以及對要聽的聲音起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噪聲來源大致為以下幾方面:
交通運輸噪聲;施工噪聲;社會生活噪聲;工業噪聲。
(2)噪聲的大小及危害
噪聲的等級由響度的單位分貝來表示。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46的表,引導學生注意在這些環境中的的分貝數,讓曾經體會這些噪聲污染的學生描述當時的主觀感受。同時,可以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中對于城市、工業區等區域內噪聲標準的界定,說明噪聲在當代社會造成的危害已需通過法律進行防治,提高學生的公民環保意識以及法律意識。
另外,可以向學生說明,噪聲除了對人生理和心理有影響外,噪聲還有其他危害,如噪聲能導致工作設備"疲勞"以至斷裂,例如噴氣式飛機發出的聲音能將附近的建筑物的玻璃窗震裂。
(3)如何使噪聲小些
以聽到聲音的條件為線索,引導學生想出減弱噪聲的途徑。減弱噪聲有三條途徑,聲源處減弱;傳播過程中減弱;人耳處減弱。教材中圖3-4-4,圖3-4-5,圖3-4-6分別是這三條途徑的例子。吸音的物質可作為制造聲音屏障的材料,結合第44頁的“家庭實驗室”(探究聲的反射與共鳴),讓學生選擇最適合做聲音屏障的材料。

四、作業
“走向社會”指導
可以讓學生寫一篇關于學;蛏鐓^周圍噪,聲來源的調查報告,提出減少噪聲的建議.做一份呼吁人們采納這個建議的海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59124.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物理上冊全冊教案(粵教滬科版)
摩擦力
體驗科學探究
第二節 生活中的透鏡教學設計
希望你喜愛物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