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5課 三大改造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5課 三大改造

一、目標與分析

依據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確定本課的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形式;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實質、意義和缺點等基本史實。
(2)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用歷史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分析】通過以上教學目標的實現,讓學生了解三大改造的歷史。正確掌握、使用從資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歷史史實的基本技能。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對三大改造原因、實質和意義的辨析及三大改造功過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收集有關三大改造的資料,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
(2)實施探究式學習,掌握合作、交流學習的方法。
【分析】落實過程方法目標,通過開展課堂活動認識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實質和意義。提倡學生在進行探究學習的同時,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初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2)引導學生認識在過渡時期,我黨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
【分析】通過落實該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三大改造是我國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深刻社會變革。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其樂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學策略

1.本課內容決定了本節教學應采用師生共同探究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討論和交流,找出三大改造的原因,其模式為:提出問題、創設情境?課堂討論?交流反饋?小結。
2.讓學生親自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采用編卡教學法,把握本課三大改造的形式、實質及意義等基本史實,引導學生對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及三大改造的功過是非深入辨析,培養學生一分為二、客觀全面的唯物史觀。

三、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主要圍繞三大改造來展開。三大改造的原因,通過讓學生搜集有關課外資料,結合教科書內容,師生共同探究找出;對三大改造的形式、實質及意義,引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得出結論。為了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幫助學生構建有關三大改造的知識體系,可以采取學生編寫提綱卡的方式,概括鞏固知識,培養探究和合作的精神。本課教學程序框架如下:

【說明】框架中的“拓展”是指知識內容和教學空間由課內向課外拓展;框架中的“知識鏈接”是指和課文有關的閱讀資料。通過廣泛收集、整理和處理有關資料,訓練學生從資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歷史史實的方法。

四、教學引入

方法1

復習引入

引導學生回憶有關土地改革的內容,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我國是小農經濟占優勢的國家,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影響了生產的發展,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如何改造農民個體所有制,建立先進的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這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成敗的關鍵之一。自然引入新課。

方法2

圖示引入

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農民申請加入農業合作社》提出問題:這些農民正在干什么?它說明了什么問題?
生:他們正在申請加入農業合作社。
生:說明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不僅提高了他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而且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師:你們說得很正確!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引導他們通過集體化的道路,實現共同富裕的目的,由此引入新課。

方法3

主題引入

1950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是怎樣開展的呢?在學生探究問題時,自然引入新課。

五、重點解決和難點突破

本課重點是三大改造的形式。
本課難點是三大改造的實質。三大改造是我國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和深刻的社會變革,因涉及政治經濟學內容,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
通過學生對學習材料的分析,合作找出三大改造的原因,小組討論,概括出三大改造的形式、實質及意義。

活動內容1
找出三大改造的原因
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學生的充分討論,合作找出三大改造的原因。
師: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在我國存在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農民分到了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請同學們想一想:國家為什么要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學生根據對教科書的閱讀和搜集的資料進行小組討論,各組代表發言。)
活動指導:
1.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推薦一名組長。
2.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并互相傳閱搜集到的資料,使學生對教科書以外的知識增加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小組代表可競相發言,教師對發言者進行評價,鼓勵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對問題的探究。
生:我國農業采用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生產效率很低。
生:當時貧苦農民缺少生產工具和資金,生產力水平低下。
生:一家一戶難以解決水利問題,難以抵御自然災害。
生:也不利于推廣使用先進的機械化農具,搞集約化大生產。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你們了解得真多!概括起來就是:在當時的條件下,分散、落后的農民個體經濟很難發展,也不能滿足國家工業化對農業的需要。為此,土地改革后,黨和政府及時引導農民組織起來,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把小農經濟逐步改造成社會主義集體經濟。
(有條件的地區可利用多媒體展示“農民申請加入農業合作社”圖片)。
師:農民為什么紛紛要求入社呢?
生:(看書回答)通過互助合作的生產方式,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員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
師:說得好,主要原因是農民生活得到改善,顯示了組織起來的優越性。
【評析】
通過師生共同探究問題的過程,讓學生體驗發現的喜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增強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內容2
編寫提綱卡,概括三大改造的形式、實質和意義

第一階段:
師:隨著三大改造任務的基本完成,農民由原來的個體經營轉變為合作經營生產;資產階級中的大多數已經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三大改造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三大改造是通過什么形式完成的?三大改造的實質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什么意義?我們在閱讀教科書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學生閱讀討論,最后形成較統一的觀點。
第二階段:
師:通過討論,大家知道了三大改造的形式,也知道了三大改造的實質和意義,下面我們將以上的重點、難點內容再概括,簡單明了地說明問題,即編寫內容提綱卡片,完成后上交。
編寫提綱卡片的要求:
1.題目:三大改造的形式、實質及意義。類別:知識。
2.語言高度精練。
3.包含時間、重要歷史事件。
4.以表格形式呈現。

【評析】
通過概括本課內容,既解決了教學重點,又突破了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概括問題的能力和正確掌握、使用編寫提綱卡學習歷史的方法。

六、教學拓展

拓展專題
三大改造的功與過

一、閱讀下面材料,結合課外知識開展探究活動
材料一:我國社會制度的變革,除了農業合作化和手工業合作化以外,私營工商業改造為公營企業,也在1956年完成了。這件事所以做得這樣迅速和順利,是跟我們把工人階級同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當作人民內部矛盾來處理密切相關的。這個階級矛盾是否完全解決了呢?還沒有,還要經過相當的時間才能夠完全解決。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材料二:要落實對原工商業者的政策,這也包括他們的子孫后輩。他們早已不拿定息,只要沒有繼續剝削,資本家的帽子為什么不摘掉?落實政策以后,工商界還有錢,有的人可以搞一兩個工廠,也可以投資到旅游業賺取外匯,手里的錢閑起來不好。你們可以有選擇地搞?傊X要用起來,人要用起來。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
二、活動指導
1.確立課題:從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談三大改造的功與過。
2.活動方法:由個人或小組收集資料,整理概括出主要觀點。
3.活動匯報:組織學生課上交流和點評,教師要加以引導和補充。
師: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從此,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請同學們根據各自掌握的資料,談談三大改造的歷史貢獻和過失。
生: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生:農民通過互助合作,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生活得到了改善。
生:農業合作化的優越性,促使農民踴躍參加合作社,農業合作化就是好。
生:我不同意,一些地區出現了要求過急,形式過于簡單的冒進現象,如整鄉、整村集體加入合作社,使一部分農民利益受到損害。
師:你們說得都很好。農業合作化有優點,也有缺點。在農業合作化高潮的影響下,國家是怎樣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的呢?
生:從1954年起,國家通過公私合營的形式,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生:1956年初,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出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
生:在改造過程中,國家通過贖買政策,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和平過渡,這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
生:在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后期,出現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缺點,如1956年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對一部分原工商業者的使用和處理不很適當,挫傷了工商業者的積極性。
生:三大改造期間,雖然出現了一些過失,但它的歷史貢獻是主要的,不能因為它的缺點完全否定。
師:說得對,我們要評價歷史事件,既要點明優點和成果,又要一分為二地分析缺點和問題。
【評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59586.html

相關閱讀:社區歷史小調查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講學稿
辛亥革命
左宗堂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爭
思想文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