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磁場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M
第一節磁場 設計
【設計理念】
用建構主義的觀點看,一節課的效果如何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學得如何;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因為知識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性才能獲得。因此本節使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進行了如下設計。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磁體周圍存在磁場。
?知道磁感線可用來形象描述磁場,知道磁感線方向是怎樣規定的。
?知道地球周圍有磁場以及地磁場的南、北極。
2.過程與方法
?觀察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感受磁場的存在。
?體驗磁鐵的吸鐵性與小磁針的指向性不同。
?通過探究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感知磁場的存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我國古代對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激發愛國主義熱情,樹立攀登科學高峰的信心,促使更加刻苦地學習。
【組織方式與探究器材】
將學生分為幾組,每組有條形磁鐵和蹄形磁鐵各一對,大頭針若干,鐵屑一盒,銅粉一盒,小車兩個,小磁針10個,指南針一個,不同形狀的磁體若干、縫衣針兩個,按扣一個,教室內有實物投影和液晶投影儀。
【課的流程】
首先請同學們觀看磁懸浮列車動畫,提問:這是應用什么原理使磁懸浮列車的速度如此之快,我們通過本節課《磁場》的學習你能否找到答案?
我們小學的學習過程中已經知道了簡單的磁現象,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你還想了解有關磁現象的哪些內容。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有:
1.磁的發展史。
2.磁有哪些應用。
3.磁體有哪些性質。
4.磁鐵為什么能吸鐵。
5.磁鐵能吸引銅嗎?
6.磁體有幾個磁極?
7.磁極間有什么樣作用規律。
8.磁是什么?
9.磁鐵只能吸引鐵嗎?
10.人體有磁場嗎?
11.指南針為什么能指南北,總是指向南北嗎?
下面每組就利用手中的器材和已有的知識探究這些問題中一個或幾個問題,給每組五分鐘時間。注意在探究過程中你還有沒有新發現。
<一>磁的發展史
首先將磁的發展史,介紹給同學們(參見“文本資源”)。
<二>磁體
哪一組同學做了吸鐵的實驗。讓其小組同學選代表到前面實物投影儀演示;在其實驗過程中還有沒有新的發現,磁鐵有什么性質。
學生:能夠吸鐵性質。
教師:磁鐵能夠吸鐵一類物質的性質我們稱其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質叫磁體。磁鐵能否吸引銅?
學生:不能。
教師:磁鐵能否吸引所有物體?
學生:不能。
教師小結:只能吸引鐵、鈷、和含鐵的化合物等。
教師:你們在探究過程中有哪些發現?
學生:在兩端吸引最多,有些大針直接被吸引大頭針也能被吸引。(讓同學記錄下來)(如圖1)
教師:說明條形磁鐵兩端磁性最強在兩端。物理學中將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位叫磁極。(有些形狀的磁體找不到兩端,因此應該說一個磁鐵的兩極磁性最強。)

教師:哪一組同學探究了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到前面利用實物投影儀演示,并注意有沒有新的發現。(如圖2)

學生:規律是相同的磁極是排斥的,不同的兩個極是相互吸引的!               
教師: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是: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在做的過程中有沒有新的發現?
學生:當兩個小車有一定距離時,它們也會發生力的作用。(讓學生記錄下來)
教師: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不接觸也有力的作用或存在什么東西作用,這種東西我們看不見摸不著。
< 三>磁場
教師:我們前面學習電流時都知道電流是看不到摸不著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實驗判斷它的存在;磁體周圍的這種物質我們把它稱為磁場,磁場也是看不到摸不著的你又是怎樣判斷它的存在呢?下面給你磁鐵一塊,玻璃板,鐵屑、8個小磁針進行探究,給3分鐘看哪一組先得出結論,到前面演示,說清思路并演示探究過程。
學生:將鐵屑均勻撒在玻璃板上,下面放一磁鐵,輕輕振蕩,然后觀察形狀。還有8個小磁針放在小磁鐵旁出現的這樣情形,用實物投影演示。(出現了如圖3所示的情形。)

教師:前面研究的磁極間相互作用是通過什么產生的呢?
學生:磁場。小磁針N極指向有規律。
教師:磁場有什么樣的性質?
學生:對放入其中的磁針有力的作用。
教師: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力的作用。為了形象描述物理學中磁場的情況,我們引入磁感線,是從磁體的北極出發到磁體的南極。在物理學中,把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規定該點的磁場方向。在剛才探究過程中小磁針指向是否一致,說明什么?
學生:不一致,說明磁場中不同點磁場方向不同。
教師:從上面磁感線能得到什么信息?
學生:磁感線在磁體外部是從磁體北極出發回到磁體南極,磁感線密集的部分吸引鐵屑多說明磁感線密磁性強。距磁近磁感線密,距磁體遠磁感線稀疏密等。
<四>磁化
教師:前面探究過程中同學們發現了磁體吸鐵過程中有些被磁鐵吸引過的大頭針還可以吸引其他的大頭針,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被吸引的大頭針有了磁性。
教師:講解磁化并用課件演示磁化過程。
物理學中把原來沒有磁性的物質帶上磁性的過程叫做磁化。(組合多媒體課件演示磁化過程,參見“優秀課件”)學習磁化后,你能否解釋,磁鐵具有磁性的真正原因?磁鐵吸引不同物質的本質是什么?
學生:將鐵磁化后,形成異名磁極,磁鐵能夠吸引的物體一定能夠被磁化,不能吸引的物體不能被磁鐵磁化。
教師:這就能夠理解了磁鐵不能吸引所有物體的真正原因(老師演示“磁場的性質”,參見“優秀課件”)。
<五>地磁場,
教師:哪一組做了指南針的實驗?有什么特性?
學生:有,總是指向南北(但不是正南和正北)(注意:其他磁體遠離它)
教師:說明什么?
學生:地球是一個磁體。
教師:地磁場南北極如何規定(給學生演示“視頻資料”中地磁場的內容)。
學生:根據磁極間的作用規律就可以找到地磁的南北極。
教師:是否剛好指正南、正北?(也可以學生查資料得出地磁場變化介紹給同學)講解磁偏角,并指出世界上最早發現磁偏角的人是我國宋代的沈括,比西方早400多年。
<六>學生活動
1.磁場是在磁體周圍的一種能傳遞 的物質,我們把小磁針在磁場中某點靜止時 極所指的方向,規定為該點的磁場方向。
2.磁感線可以形象地表示磁場的 和它的 情況,磁體周圍的磁感線是從它的 極出來,回到它的
極。
3.標出磁體的南北極并畫出磁感線。(甲、乙)

4.由磁感線請出磁極。ū、。

學生活動答案:1.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 N 2. 性質 分布 N S 3.略 4.略
<七>課后作業
回去調查或查資料分析磁體在生活生產中有哪些應用;你有哪些關于磁性的小發明、小創造,回來與同學們共享。
<八>小結
本節課是在已知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并在新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新的探究,有了新的發現,進行新的探究從而得到新的結論。我們收獲有哪些呢?

并知道怎樣為人類服務,為生活服務,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物理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四.【課后反思】
本節課的知識內容要求不高,但比較繁雜,學生對有些知識也不會理解透徹,因此在中簡單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究,對發現的新問題,再去利用已有知識探究新發現的問題,以達到學到知識的主動性的目的,為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大腦的猜測,探究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在微觀的內容可采用課件模擬形式達到逼真性,讓學生真正了解磁現象的本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63815.html

相關閱讀:摩擦力
體驗科學探究
第二節 生活中的透鏡教學設計
八年級物理上冊全冊教案(粵教滬科版)
希望你喜愛物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