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規律。
3.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
4.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
5.探究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了解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6.通過觀察和實驗,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
7.比較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的不同現象。
學習重點
1.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規律
2.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 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3.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m/s),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m/s)。
4.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6.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平面鏡成像特點:(1)像與物體大小相同(2)像到鏡面的距離等于物體到鏡面的距離(3)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4)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8.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2.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凸透鏡和凹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凹透鏡,它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以也叫發散透鏡。
4.凸透鏡成像: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73446.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物理上冊全冊教案(粵教滬科版)
第二節 生活中的透鏡教學設計
摩擦力
體驗科學探究
希望你喜愛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