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二物理第八章第六節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導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八章 第六節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學習目標:1、知道凸透鏡成放大實像、縮小實像、虛像的條件;
2、通過實驗,加深對實像和虛像的認識
重點:凸透鏡成像規律 難點:凸透鏡成像及應用
課前檢測:
一、 按照現象在括號里面選填“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1.日食和月食的發生 ( ) 2.人對穿衣鏡梳頭( )
3.用放大鏡看地圖( ) 4.陽光下,立竿見影 ( )
5.小孔成像( ) 6.人看到平面鏡中自己的像( )
7.人在清水邊看到自己的“倒影”( ) 8.人看不到不透明物體背面的情景 ( )
9.晚上有燈光時,墻上出現人的影子( ) 10.晚上看月亮( )
11.人站在清澈的水塘邊,看到水塘底顯得淺 ( ) 12.潛望鏡 ( )
13.電影院的觀眾能從不同方向觀看電影( )
14.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來水下部分向上彎折了( )
二、在圖4、5中填上適當的透鏡,在圖7中畫出通過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三、下面和光有關的知識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A.光總是沿直線傳播的
B.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
C.漁民叉魚時,要把魚叉對準看到魚的下方叉去
D.鏡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規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規律
四、凸透鏡對光線具有 作用,
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凸透鏡? 、
新課自學: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拿著凸透鏡去觀察書上的字,改變書與凸透鏡之間的距離,仔細觀察會有什么差別?

(2)實驗:實驗時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 一高度,
目的是: 。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
可能得原因有:① ;② ;
③ ;④
將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不同遠近的地方,移動光屏,大致觀察凸透鏡成像情況
區間物體移動方向
(物體變化趨勢)像的移動方向
(像距變化趨勢)像的大小如何變化
大于2f
小于f而大于2f
小于f
(3)具體實驗得具體實驗結論
透鏡成像特點:
物距
(u)像的性質像距
(v)應用
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縮小實像或虛像
u>2f
U=2f
2f>u>f
u(觀看老師演示的flash)
補充:對規律的進一步認識
課堂練習:
1.下列光學器件中,對光起會聚作用的是
A.平面鏡 B.放大鏡 C.潛望鏡 D.近視眼鏡
2.把一只點燃的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鏡的另一側調節光屏位置可找到一個清晰的像,該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倒立、等大的實像
3.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機,物體射出的光經晶狀體折射后成像于視網膜上,視網膜上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縮小的虛像
4.用鏡頭焦距為50mm的照相機拍攝人像時,人與照相機鏡頭的距離應該
A.超過100mm B.正好等于50mm C.在50mm與100mm之間 D.小于50mm
5.小明用焦距為10cm的放大鏡去觀察郵票,想看清楚郵票上的細微之處,如圖5所示,這時放大鏡與郵票間的距離應www.
A.等于10cm    B. 小于10cm
C.等于20cm    D.在10cm與20cm之間
6.小剛同學用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做實驗,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24所示,在實驗過程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請你你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填空。
(1)當蠟燭在15cm刻度處時,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倒立的、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_____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鏡的這一特點來制成的。(選填“照相機”、“放大鏡”或“幻燈機”)
(2)當蠟燭在40cm刻度處時,移動光屏,_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選填“能”或“不能”), _____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鏡的這一特點來制成的。(選填“照相機”、“放大鏡”或“幻燈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73887.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物理上冊全冊教案(粵教滬科版)
體驗科學探究
希望你喜愛物理
第二節 生活中的透鏡教學設計
摩擦力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