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變化》導學案
科目思品主備人張福榮審核人型新授備時間2012.3題《國家的變化》時安排2時授時間2012.3導學目標認知:知道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偉大成就。
情感:
1.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到自豪。
2.萌發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情感。
行為:立志建設祖國、報效祖國。
學習重點難 點重點: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
難點: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
學習方法:勾劃出重點知識點、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展示、練習鞏固導 學 過 程
備注一、自主學習 閱讀本和下面的材料;
革開放三十周年變化
中國30年改革開放成就舉世矚目。大國正在崛起,中國一步步走向富強,迎中國歷史上的空前盛世。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三峽工程,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工程;青藏鐵路,世界上建設難度最大的鐵路。我們完成一個又一個壯舉;疖嚨诹翁崴伲瑠W運場館建設,國家大劇院落成……,我們的建設如火如荼。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3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30年。我們探索和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道路,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更加鞏固。我們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建立,市場在資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新的宏觀調控體系框架初步形成。農村和城市的各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我們實行對外開放的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進出口貿易、國家外匯儲備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資為我國建設開辟了廣闊的資金。我國經濟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經濟舞臺。 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國民福利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國日益融入世界經濟和主流明之中。具體而言:
一是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統計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間,中國的GDP年均增長9.67%,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3.3%左右的年均增長速度。與此同時,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大國,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國外匯儲備從未超過十億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萬億美元。對外貿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通過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大大提高了中國的生產力水平,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截止到去年,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貿總額位居全球第三。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進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這兩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項目為例,從1978年到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積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30年間,中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數量從2.5億下降到2148萬,絕對貧困發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國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目標的國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個適應經濟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是市場而不是政府,在資配置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目前,中國基本成為一個市場經濟國家的共識開始形成。很多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相繼承認樂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表明,我國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已經基本確立。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委員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親身經歷者和思想推動者,同時也是這段歷史最敏銳的審視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對于改革開放,厲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三十年,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事!暗谝粋是農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個是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證券市場,第三個是民營經濟的興起。”農村家庭承包制這一制度變革的主要貢獻,是在當時條下,通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促進農民的生產,從而解放了農業生產力。從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我們進行了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進,中國有了證券市場。盡管在當時它還是很不完善,但畢竟為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和證券市場開辟了道路。盡管股份制曾經受到過各種懷疑、甚至責難,但中國的股份制、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終于取得了成就。對于民營經濟,厲以寧指出,雖然當初出現時也是面臨各種責難,不過在民營企業不斷成長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營企業的確至關重要。就業問題是誰幫助解決得最多?是民營企業,70%以上的新增勞動力崗位是在民營企業中,很多城市中的稅收主要是民營企業提供的,我們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營企業發揮的作用。民營經濟的興起調動了許多人創業的積極性,這對長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明,鎖定了中國的發展道路。開放是什么?開放就是自主、自發地接受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則,并以此克服自身傳統的特殊規則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進國民福利的增加和國家的富強。而真正的對外開放,不僅要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還要學習西方發展市場經濟的經驗,學習西方明,進行制度變革。從這個意義上說,開放的重要性有時要遠大于改革。中國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他們中的許多人成為國家建設的有用之才。通過相互學習,使人們的思想更加解放,視野更加開闊,開放意識和創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們已義無返顧地回歸到世界主流明中,以一個主權國家的承諾和信用鎖定中國改革發展的道路。
中國改革開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脫離實際,對中國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和物質經濟條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30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和政策?梢哉f,能認識到中國處于初級階段這個事實,標志著我們的發展終于走上了實事求是和尊重客觀規律的道路
三、知識拓展:
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體現在經濟上,就是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實現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體現在政治上,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統一,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體現在化上,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二為”、“雙百”方針和“三貼近”的原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引領社會主義化的多樣化發展。深化化體制改革,促進公益性化事業和經營性化產業協調發展,推動社會主義化的大發展大繁榮。體現在社會建設方面,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在以改革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通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社會管理,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推動建設和諧社會,為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命題,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統、深刻地理解和堅定不移地堅持這一理論體系,對于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44854.html
相關閱讀:魯教版初一政治上冊復習提綱
七年級政治法不可違導學稿
學會拒絕
第五單元人們說我長大了教案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