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和非洲知識要點
一、東亞
位置
在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側。有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五個國家
地形
多高原和山地,地勢中間高四周低,許多大河自西往東流入太平洋,沿海有許多半島和島嶼。
氣候
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最典型的地區。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對農作物生長有利,但夏季風的強弱變化,易造成洪澇、干旱等災害。亞洲中部和西部的廣大地區,深居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唯一缺少的是溫帶海洋性氣候。
居民
東亞、南亞地區人口稠密;北亞、中亞、西亞地區人口稀疏。居民中大部分屬于黃色人種。就民族而論,中國是漢族人口居多數的多民族國家,
經濟
日本是亞洲唯一一個發達國家。絕大多數長期遭受殖民統治,農業為主導,工業基礎薄弱。20世紀70年代以來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西亞國家依靠石油經濟獲得發展,如沙特阿拉伯。近年來,印度經濟發展速度加快。
日本
位置
是東亞,太平洋西側的一個島國,與我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
領土組成
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四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自北向南),地狹人稠。
地形
境內多山,國土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僅在沿海一帶分布著狹小的平原,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平原;海岸線曲折,多良港;境內多火山、地震,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的地方。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
氣候
屬季風氣候,大部分為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資源
是個資源貧乏的國家,大部分礦產資源需要進口。全國大部分為森林覆蓋,森林覆蓋率為65%。河流短小,但流經山地水力資源豐富
經濟特點
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等工業是主要工業部門,產品大量出口,在國際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屬"進口-加工-出口"的經濟。因本國自然資源缺乏,需要從國外進口,為了便利原料的進口和產品的出口,工業大多分布在沿海優良港口地區工業中心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與瀨戶內海峽長地帶。主要有: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阪神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和北九州工業區。 農業生產現代化程度很高,水稻是日本主要的農作物。北海道附近海域成為世界著名的漁場。日本的捕魚量常占世界第一位
文化特點
既有本民族文化的傳統,以兼有東西文化的特點
二、東南亞
位 置
在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
處于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位置,尤其是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亞、歐、非向東航行到東南業、東亞各港航線多經過這里
地 區
地 形
氣 候
中南半島
位于我國南部,北高南低。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勢。這些河流在下游沖積成肥沃的平原,而且人口稠密。河流??湄公河,這些平原成為東南亞發達的農區。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旱季和雨季,農作物多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
馬來群島
群島上山嶺很多,地形崎嶇,山嶺眾多,平原狹小多分布在沿海地區。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太平洋兩大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亞有"火山國"之稱
大部分地區位于赤道附近,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熱量充足,降水充沛,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人 種
華 僑
黃色人種
是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總數在1600萬人以上
主要農產和礦產
物 產
主 要 分 布 地 區
物 產
主 要 分 布 地 區
稻 米
主要分布在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如;緬甸、泰國、越南
橡 膠
泰國
棕 油
馬來西亞
椰 子
菲律賓
蕉 麻
菲律賓
錫礦砂
馬來西亞
石油
印度尼西亞
三、南亞與印度
地形區
特 點
北部山地
有綿延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成為崎嶇而狹長的山地
中部平原
恒河平原,平原面積廣大
南部高原
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占據,其西部略高,東部略低
氣候類型
大部分屬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特點
全年高溫,一年分為雨、旱兩季,每年6-10月盛行西南季風,從海洋吹響陸地,為雨季;11月-次年5 月盛行東北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為旱季
農業生產的影響
有的年份西南和季風來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風力太弱,雨水就不中,容易造成旱災;有的年份西南季風來得早,或退得晚,或是風力太強,雨水就過多,容易造成水災,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造成農作物產量不穩定。所以取決于西南季風
人 口
僅次于中國,居世界第二位。人口自然增長率高,人口增長快
人 種
大部分屬白色人種
宗 教
是佛教的發源地,現在大多數人居民信仰印度教
作 物
分布地區
自然條件
水 稻
東北和半島東西側沿海地區
降水充足
小 麥
國土北部
水源充足,降水較少,日照充足
棉 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氣溫、降水適宜,土壤為火山巖風化而成的黑土區
黃 麻
恒河三角洲
氣候溫濕,水源充足
地區
資源條件
工業中心
德干高原東北部
煤、鐵、錳等礦和黃麻
加爾各答是麻紡織工業中心和重要海港,第二大海港
西部沿海
棉花
孟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紡織工業中心
中部地區
信息中心
印度是第二軟件大國,班加羅爾是信息技術中心
四、西亞
兩 洋
三 洲
五 海
海峽、運河
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的位置
聯系亞洲、歐洲、非洲三大洲
溝通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里海
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與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是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重要通道,霍爾木茲海峽是重要石油通道;蘇伊士運河是聯系大西洋和印并洋的重要運河
地 形 特 征
主 要 高 原
主 要 平 原
陸 地 最 低 處
以高原為主
伊朗高原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在巴勒斯坦和約旦交界處的死海,其海拔為-400米,是世界陸地表面最低點
分 布
西亞以波斯灣為中心,其石油儲量占世界石油總儲量的一半以上
產油國
西亞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伊拉克
油田特點
儲量最豐富、產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有“世界石油寶庫”之稱
石油輸出路線
波斯灣-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歐和美國
波斯灣-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西歐和美國
波斯灣-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及東亞各國
畜牧業
傳統的經濟部門。畜產品有安卡拉羊毛和紫羔皮等
灌溉農業
海水淡化,最大國家是沙特阿拉伯。同時大力推廣噴灌、滴灌技術等節水農業
人 種
民 族
信 仰
白色人種
阿拉伯人
大部分信奉伊斯蘭教,還有信奉基督教和猶太教,都奉耶路撒冷為圣城
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地形
以高原為主。在東部高原上有斷裂深陷的東非裂谷帶。乞力馬扎羅山是非洲最高峰。在中部偏西的高原之中,有地勢較低的剛果盆地。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
氣候
大部分地區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氣溫高,干燥區面積廣。共有6種氣候類型,以赤道為中軸線,程對稱分布。其中熱帶疏林草原氣候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地區。
河湖
尼羅河,世界第一長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水量很大,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資源
①礦產資源:黃金、金剛石的儲量和產量都占世界第一們。南非是世界上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幾內亞是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贊比亞是出產銅礦的重要國家,尼日利亞是本區重要的石油輸出國;②動植物資源:熱帶雨林中的檀木、花梨木等是珍貴的樹種,大猩猩、河馬、非洲象、斑馬、長頸鹿是非洲特有的珍奇的動物
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迅速,是世界各地增長率最高的地區,許多國家現在糧食還不能自給
人種
90%以上是黑種人,有"黑人的故鄉"之稱
政治地圖的變化
本區先后在二戰前被瓜分,直到二戰后紛紛獨立,現在非洲有54個獨立國家,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一洲。
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
本區各國獨立后,發揮各自的優勢,加工初級產品,形成單一經濟結構,作為本國經濟的支柱,F在,這此國家也在努力發展民族工業,多樣性農業、交通運輸業和旅游業,加強鄰國間或區域性經濟合作,振興本國經濟,發展民族經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54263.html
相關閱讀:認識地球
在地圖上辨別方向教學設計
水資源 教案
西半球地區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