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七年級政治下冊第五課導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三單元 做意志堅強的人
  第五課: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
  第五課第一框“人生難免有挫折”
  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識到不畏挫折是可貴的心理品質的道理。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能力目標:提高認識、分析及正確對待挫折的能力。能夠做好接受挫折考驗的思想準備。
  知識目標:了解挫折的含義、造成因素及與人生的關系。知道面對挫折的三種態度及結果。
  1、重點:幫助學生認識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
  2、教學難點:提高自己抗挫折的正確態度、能力
  相關鏈接:
  1、材料二書本59頁鄧亞萍,討論:①、遇到的挫折可能是什么? ②、她最終成功了嗎?如果她遇此巨大挫折放棄了的話,能有今天嗎?為什么?
  2.書本60頁,討論: 對上述案例有何看法?
如果是“我”,會如何處理?
你還能例舉其他類似的事情嗎?
  3、材料三,討論:
  如果是“我”,會是怎樣的人生軌跡?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遇到過類似的挫折嗎?
《小明的一天》
小明早上到校上課,課上老師公布了考試的成績,小明看到了成績后留下了眼淚;課間小明與別的同學產生了矛盾,大家對他議論紛紛,小明在一邊顯出很孤獨的樣子;回家的路上,小名又遇到了倒霉的事情,他的自行車又壞了;回到家里,小明的父母在吵架,小明很無奈……
請同學們在講完故事后,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
1. 故事反映了小明的那些心理感受
2. 你認為他的反應正常嗎?
在新年的時候,大家都會相互祝福問候。 那你會給別人說一些什么恭喜的話。
例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一帆風順”等這些都是我們常用的祝福語。
你會說些什么?這些祝福語會不會全總部都轉化為事實呢?
(二)關注自身,加深體驗
  1、交流:自己的一次挫折體驗、采取的態度,以及解決方法。
  2、討論:“我”可有類似體驗,如何解決的?
  3、互助:羅列“很受傷” 或容易“受傷”的事,小組討論如何解決。
  4、歸納:“我”的啟發、面對挫折的常規做法例如心態、方法等等。
(三)、歸納總結,提高認識
  1、歸納(二)中所提到的有效方法。
  2、如何求助、求助途徑。
  --要注意的是:對學生一些怯懦、消極的方法要予以理解,肯定“在某些時候”退卻并非壞事。對積極樂觀的同學,也不可一味鼓勵往前沖,其實很多時候明知不可為,還是該退且退。
  3、造成挫折的原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個人因素
  二、不同的態度 不同的結果
  1、放棄者-一事無成; 2、半途而廢者-也不能成功;
  3、挑戰者-獲得成功
中考連接:
1.小明在日記中寫道:“我升入中學快一年了,在班級中卻一個好朋友也沒有!边@種挫折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
  A.智力低下 B.教師教育方法不當 C.道德品質較差 D.天災人禍
  2.某學校有個文學社,剛剛成立的時候,有三四十個寫作“高手”參加,但是,一兩年下來,只剩下了幾個人。大部分人是被一次次退稿嚇跑的,憑借一股韌勁,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態度堅持了下來,最終取得了勝利,原先的一次次退稿信變成了約稿通知。這說明……( )
 、佟叭f事如意”只能是人們的一種良好愿望 ②對待挫折,不同的態度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廴藗兪窃诓粩嗟恼J識挫折、戰勝挫折的過程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 ④生活中不只是陽光明媚,也會有風風雨雨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睂@句話,你的理解是……( )
  A.挫折對人的作用是積極的
  B.你給挫折一個自信,挫折就會還你一個笑臉
  C.對每個人來講,造成挫折的原因是不同的
  D.挫折好像總與那些膽怯、懦弱的人作對
  第五課第二框 “挫折面前也從容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增強戰勝挫折、取得成功的決心、信心和力量。
  能力目標:學會用全面和發展的觀點分析、認識挫折。能夠以積極地態度對待挫折,提高戰勝挫折的能力。
  知識目標:知道挫折具有二重性。了解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認識、理解挫折的二元作用;
  教學重點:學會并運用應對挫折的一些重要方法。
  知識鏈接: 
材料1:文文,讀七年級,這本來應是一個充滿夢幻的年代,可我卻只有迷茫和苦惱,我絲毫感覺不到生活的樂趣。自從上中學以來,學習環境改變了,同學之間的關系沒有小學時那么容易相處了,學習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了。爸爸媽媽和老師都對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我真不想背著這么重的精神負擔。于是,我開始對什么都不愿關心,什么都懶得去做,
甚至覺得一切都無所謂,學習時也缺乏動力,效率很低,不愿意與人交往。有時我也想這樣不行,努力給自己找些事做,讓自己忙碌起來,或者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珊镁安婚L,沒幾天就堅持不下去了。我現在非常痛恨自己,無法戰勝自己的弱點,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我該怎么辦呢?
  1)談談你對人生挫折的認識和看法。
  2)例舉你遇到的1-2個人生挫折,并談談你的應對辦法。
材料2:瑞典化學家諾貝爾說:“我是世界公民,應為人類而生。”他在試制炸藥的過程中,曾發生過多次爆炸,弟弟被炸死,父親被炸傷,自己也被炸得遍體鱗傷,但他始終沒有動搖“為人類而生”的目標,終于研制出安全炸藥和無煙炸藥,被稱為“炸藥大王”。
說一說:諾貝爾為什么能夠戰勝挫折?

NBA中的“小黃蜂”

長大了去打NBA,這是所以愛打籃球的美國少年最向往的夢!拔议L大后要去打NBA”,當年幼的博格斯向同伴說出這句話時,同伴無不捧腹大笑,竟然有一個笑得跌倒在地。博格斯長得太小了,他在同伴中是最矮小的一個。他個頭只有160厘米,這樣的身高即使在東方人里也算是矮子,更不用說是在兩米都嫌矮的NBA了。
博格斯沒有因為同伴的嘲笑而放棄努力;相反,他熱愛籃球,下定決心要打NBA。他天天和同伴奔跑在籃球場上,其他人回家了,他還在練球;別的孩子都去享受夏日的涼爽,他依然在籃球場上揮汗如雨。他在籃球場上花了比別人多幾倍的時間。
他深知像他這樣的身高,要想進入NBA必須要有過人之處。他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優勢:行動靈活迅速,像一顆子彈一樣;運球的重心最低,不會失誤;個子小不引人注意,抄球常常得手。
終于,他成功了。在NBA中,博格斯是夏洛特黃蜂隊中表現最杰出、失誤最少的后衛之一。他不僅控球一流,遠投精準,甚至在高人陣中帶球上籃也毫無所懼。他像一只小黃蜂一樣,滿場飛奔。
博格斯不僅是現在NBA里最矮的球員,也是NBA有史以來創記錄的矮子。他把別人眼中的不可能變成了現實。
問:博格斯遇到了什么挫折?(答:想打NBA被同伴嘲笑)這個挫折來自什么原因?(答:個子矮。┧窃鯓討饎俅煺鄣模浚ù穑合露Q心,刻苦訓練,尋找自身優勢)

  分組討論:
1.小丹(書本65頁事例)--討論: ①、對上述案例有何看法? ②、如果是“我”,會如何處理?小丹面對挫折的態度,給我們什么啟示?
2、書本66頁繪圖-填表,選擇一位經歷坎坷的名人或現實生活中的模范,試著為他繪一幅抗挫折經歷圖。
3、討論:①、如果是“我”,會是怎樣的人生軌跡?
 、、主人公坎坷的人生與最終的成功說明了什么問題?
活動:辯論
  正方:挫折是壞事
反方:挫折是好事
讀一讀:挫折自白
我是荒涼浩瀚的大漠/我是深長幽暗的峽谷/我是雪花漫天的嚴冬/我是堅硬貧瘠的凍土/我是陡峭險峻的懸崖/我是荊棘叢生的山路/我是黎明前夕的黑暗/我是冶煉礦石的熔爐/我是寒潮、是驟雨、是冰雪、是風暴/我是巨浪、是暗礁、是急流、是濃霧/我是無情的,給你痛苦/也是有情的,給你智慧/惟有智者,方能深悟/我是猙獰的,使你恐懼/也是嚴峻的,使你成熟/惟有勇者,通行無阻!
問:通過閱讀“挫折自白”,你感悟到了什么?

4、引導歸納討論、總結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
1)樹立目標法 2)對癥下藥法
   3)激發熱情法 4)自我疏導法:
小結:從上面的辯論、閱讀、思考我們認識到:挫折具有消極作用,它阻礙人們前進的步伐,它能使人們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從這個意義上說,挫折不是什么好事;挫折也具有積極作用,因為它有利于人們磨煉意志,增長才干和智慧,從這個意義上說,挫折又是好事。問題的關鍵是,怎樣發揮挫折的積極作用。只有在具有堅強意志、積極進取的人面前,挫折才能成為好事。這就是所說的“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也就是說,艱難困苦的條件,可以磨煉人的意志,用來幫助你達到成功。

中考連接:
  1.人生難免有挫折,與此觀點不同的是( )
  A.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B.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
  C.自然界沒有不凋謝的花,人世間沒有無曲折的路
  D.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誰能夠件件稱心事事舒
  2.下列關于挫折的認識正確的是( )
  A."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說明造成挫折的因素來自自然界
  B."失敗是成功之母"說明遭受挫折是一件壞事
  C."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說明人們只有身處逆境才能成才
  D."吃一塹,長一智"說明挫折能增長人的聰明才智
  3."如果生活只有晴空麗日而沒有陰雨籠罩,只有幸福而沒有悲哀,只有歡樂而沒有痛苦,那么,這樣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 。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A.美好的生活是不存在的,人生就是痛苦
  B、生活既有歡樂又有痛苦
  C、生活只有晴空麗日而沒有陰雨籠罩
  D、生活只有歡樂而沒有痛苦
 第六課 《為堅強喝彩》
  第六課第一框“讓我們選擇堅強”
  授課學時:1課時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磨礪意志,陶冶區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
  能力目標:能夠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質。不斷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增強抵制不良誘惑的能力。
  知識目標:知道堅強意志的四種表現。懂得磨礪堅強意志的作用和意義。能說明堅強意志與事業成功的關系。
  幫助同學理解堅強意志對成功的促進作用;提高意志品質鍛煉的信心和能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方法:事例教學法;討論法;學生參與法。
  教學準備:1、學生收集古今中外2-3個名人遇挫迎難而上、意志堅強的典型事例。
  2、教師查找古今中外2-3個名人遇挫迎難而上、意志堅強的相關圖片、事例(貝多芬;諾貝爾;劉胡蘭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例,激趣引入(事先布置,同課文主題)
  同學評論
 教師點評
  二、新課導學達標
 。ㄒ唬、討論思考
  “慷慨就義易,從容赴難難”的意思、道理所在(易在何處,難在哪里)、“我”的理解、列舉事例。
 。庠趲椭瑢W理解:堅忍的、長期的堅持和信心需要更為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更難更令人感動。
 。晒β飞细枰@種品質!
 。ǘ┥铙w驗
  1、調查:能堅持查字典、預習、復習、提問、訂正(基本要求,完成不難)的同學。
  2、討論:如果堅持完成這些要求的好處(現身說法)?
  為什么不能(沒有)堅持下來?對自己的影響?
  如何才能繼續堅持?
 。龑дJ識堅強的意志品質并不神秘,不難做到,很有好處,提高信心。
  (三)榜樣示范
  1、閱讀p73-74材料,討論給出的問題。
  2、閱讀p77圖片,列舉同樣偉大的、卓有成就的偉人名家,討論他們的共性。
  3、身邊的人身上可有這種共性,在哪方面取得了什么成績,有何啟發?
 。鞔_:堅強的意志對成功至關重要
  三、教師歸納、祝福、結束課題
  第一框“讓我們選擇堅強”
  ??主要介紹堅強意志的表現、堅強意志的作用
 。峁﹨⒄蘸桶駱、誘導自覺的意志品質鍛煉
  四、課內練習:參考《三段法》相關練習
  板書提綱:
  讓我們選擇堅強
  一、意志堅強的表現
  1、迎難而上,勇往直前 2、處事果斷 3、不驕不躁 4、不折不撓
  二、實現人生目標的保障
  1、正確人生方向; 2、走出失敗陰影;
  3、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4、成就一番事業
  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二框“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授課學時:1課時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懂得堅強意志靠自覺磨礪的道理。逐步增強自己的意志力。
  能力目標:能夠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質。能夠運用培養意志品質的方法,逐步培養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質。
  知識目標:掌握磨礪意志的方法。知道磨礪意志要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
  幫助同學認識自己的意志品質;提高意志品質鍛煉的信心和能力,掌握鍛煉意志品質的方法。(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方法:討論歸納體悟;情景教學法;事例教學法。
  教學準備:1、學生準備:查找《感動中國》節目中割肝救子那位母親堅持日行數里最后成功的事例;中華孝賢馬福元的故事等。
  2、教師查找相關圖片、事例:張海迪;神舟六號與楊利偉。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例(事先布置,同教學準備)
  同學評論
  教師點評
  二、從演講和評論引入課題,進入教學
  (一)、引導學生讀-填-答:書本79 內容。
  (二)榜樣示范,討論思考
  1、閱讀p80齊白石事例材料,討論給出的問題。
  2、閱讀p82富蘭克林和楊利偉事例,討論他們的共性。
  3、有何啟發?
 。鞔_:鍛煉意志品質的方法
  (三)實踐思考--結合書本83頁意志鍛煉計劃
  1、列舉自己長期、短期目標2、反思目標達成情況
  3、思考影響目標達成的自身的弱點4、計劃如何克服弱點達成目標
  三、教師歸納、祝福、結束課題
  ??主要是告訴學生一些怎樣磨煉堅強意志的方法。
  四、、課內作業:
  1、修改(四)并書面化 2、參考《三段法》相關練習
  板書提綱: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一、我的意志品質(表現)
  堅強的: 懦弱的:
  二、如何磨礪堅強的意志
  1、樹立明確的目標
  2、從細微小事做起
  3、善于管理自己
  4、在艱苦環境中磨礪自己
  初中七年級《思想品德》(下)
  第三單元 測試題
 。45分鐘,滿分50分。命題人:沈國華)
  班級: 姓名: 學號:
  一、辨別題(每小題1分,共5分)
  判斷下列各題是否正確,正確的在答題卡相應題號里填寫"A",錯誤的在答題卡相應題號里填寫"B"。
  1.挫折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大多數人可以避免。( )
  2.能正視自己的弱點,不沮喪,不自卑,這是意志堅強的表現。( )
  3.人在遇到挫折時,請求幫助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
  4.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創造,是戰勝挫折、克服消極心理的有效方法。( )
  5.具有堅強的意志,是將失敗轉化為成功的關鍵。( )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6分)
  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答案填寫到答題卡上。
 
三、材料分析題(21分)
  1、材料:我叫文峰,讀七年級,這本來應是一個充滿夢幻的年代,可我卻只有迷茫和苦惱,我絲毫感覺不到生活的樂趣。自從上中學以來,學習環境改變了,同學之間的關系沒有小學時那么容易相處了,學習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了。爸爸媽媽和老師都對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我真不想背著這么重的精神負擔。于是,我開始對什么都不愿關心,什么都懶得去做,
甚至覺得一切都無所謂,學習時也缺乏動力,效率很低,不愿意與人交往。有時我也想這樣不行,努力給自己找些事做,讓自己忙碌起來,或者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珊镁安婚L,沒幾天就堅持不下去了。我現在非常痛恨自己,無法戰勝自己的弱點,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我該怎么辦呢?
  1)談談你對人生挫折的認識和看法。(8分)
  2)例舉你遇到的1-2個人生挫折,并談談你的應對辦法。(11分)
  2、從《鋼鐵事怎樣煉成的》這部文學名著中,談談保爾意志堅強的表現。然后制定一個簡單的意志鍛煉計劃。(10分)
  第四單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附: 單元分析--課程標準】
  【“成長中的我”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并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懂得法律通過規定權利與義務規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知道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了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基本內容”“了解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能夠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我與他人的關系”部分:“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部分:“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義,能夠自覺守法,維護社會秩序。】
  【課程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提出要尊重規則,尊重權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能力目標要求能夠理解法律的規定及其意義,理解學校及社會生活中的必要規則,能遵紀守法,初步具備尋求法律保護的能力。
  知識目標要求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義。】
  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
  第四單元第七課 第一框“走近法律”
  授課學時:1-2課時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尊重規則,尊重法律。
  能力目標:能夠理解法律的規定及其意義,理解學校及社會生活中的必要規則,能遵紀守法,初步具備尋求法律保護的能力。
  知識目標:知道法律的含義、特征,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義。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規則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懂得什么是法律。
  教學難點:法律的特殊性。
  教學方法:討論歸納體悟;事例教學法;學生參與法。
  教學準備:1、學生收集相關圖片、典型事例。
  2、教師查找相關圖片、事例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例,激趣引入(事先布置,同課文主題)
  同學評論
  教師點評
  二、新課導學達標
 。ㄒ唬、游戲導入:
  學生活動:小游戲:“誰更快”
  誰能更快地從瓶子中更快地把乒乓球抽出來,在一個瓶口比較小的瓶子里,放入用線串好的五個乒乓球,分別請兩組同學(五人為一組)上來,比比哪一組能更快地將乒乓球全部取出。
  這個小游戲考得并不是眼明手快,而是需要通過組織,使乒乓球能夠逐一通過,所以五個人應該經過商量,排好先后秩序,才能最快的把球全部取出。
  教師活動:把游戲與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境相聯系,得出生活需要規則來維持。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活動,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到良好的生活需要秩序,而這個秩序需要規則來維持,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的教學。
 。ǘ、“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1、創設情境:撐桿跳比賽剛剛設立時,有一次國際比賽,一位日本運動員拿著長桿,跑到橫桿前,突然將長桿插在地上,并兩手抓住桿子爬了上去,到了橫桿高度時跳了過去,全場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為在當時的撐桿跳比賽規則中,沒有規定是否允許爬桿,只是說用桿。
  學生討論:算還是不算?同學們討論。假如體育比賽當中都是這種場景,那會是一種什么樣子。(興奮劑、借助于器械等)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并引導學生討論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
  設計意圖:通過對體育比賽中突發事故的討論,引出設立規則的必要性,讓學生認識到如果沒有規則,事情可能就會帶無法預計的后果。并自然將課堂引到更嚴重的交通事故。
  2、紅燈停綠燈行。
  教師播放有關闖紅燈的交通事故的影像資料。
  學生討論:發生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你碰到過類似的情景嗎?(用自己身邊的例子來說明)
  教師活動:出示有關浙江省交通事故的數字或圖片。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交通事故”做為教學內容,使學生充滿現實感,并為學生的自主性發揮提供了條件,加深了學生的心理體驗,充分認識到規則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3、交叉換位
  學生活動:請學生在教室中實踐一下交通規則--交叉換座位。
  教師活動:不做任何提示,不要提出不許怎樣做的要求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式活動,讓學生再次直觀感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如果我們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我們發覺會很順利,并提出規則是一種美。
 。ㄈ⒁巹t之美
  1、感受規則之美。
  學生想象:有一組數字任意排列著出現,你能看到什么?分小組合作討論。
  合作探究:將這組數字經過排列組合,發現它是一組很有規律的數字,從而讓我們感到了數學之美。
  用音樂簡譜把這些數字串連之后,我們發現它又變成了一段簡短而優美的音樂。播放音樂(或演唱)
  ……
  2、尋找規則之美
  生活延伸:生活中也有許多規則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環境,請同學們尋找生活中有哪些。
  如乘車先下后上,山區行路相互禮讓,遇危險讓婦女、兒童先撤退,拾金不昧,體育比賽更精彩,交通秩序井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尋找數字中存在的規律,真實地去體會規則帶給我們的美麗,而尋找規則之美,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自己觀察、發現問題,體現了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理念。
  3、“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規則。
  學生活動:一天中,你曾經歷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關衣、食、住、行、學習、文體活動等方面的規則?如果要你對這些規則進行分類,你怎么分?
  設計意圖:設置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件場景,體現了學習生活化,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學習興趣,通過模擬情景,讓學生思考討論,也有利增強學生體驗感,提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能力,并從對比中自然引出特殊的規則--法律。
(四)、特殊規則--法律
  是真是假:舉四種規則的行為(社會道德、學生守則、法律、宗教規范),請學生開展競猜,哪一種行為是法律,并從中尋找法律和其他規則的區別。(可以運用課本中的表格)
  社會道德:雙休日到市圖書館閱覽室看書,要求必須保持安靜。
  學生守則:在學校里上課,自修課必須保持安靜,否則要扣除四項紅旗競賽分。
  法律:在法院旁聽審判必須保持安靜。
  宗教規范:每天早上,平陽寺的佛家子弟必須靜坐一小時。
  同樣是保持安靜,但他們卻各有不同,通過對比找到法律的三個特殊性:
  一是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二是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三是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游戲、比賽、討論,明了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規則,體現了在活動中學習,在體會中成長,并解決教學難點:法律作為一種特殊的規則,有什么特征。
  三、教師學生共同歸納、結束新課
  “我們身邊的規則” 告訴我們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有規則、懂規則、守規則十分重要,而法律也是一種行為規范,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感悟生活中處處有規則,并區分法律與道德、紀律的不同。
  “生活離不開法律”告訴我們法律對人們行為的規范作用和對人們的保護作用。法律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人們違反法律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處理,法律還是我們生活的衛士,它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國家生活的保障。所以,我們要學法、用法、護法、愛法。
  四、課內作業:
  1、參考《三段法》相關練習
  2、課后延伸活動--制定規則:現在老師要組織一次春游活動,同學們想不想去?但老師又很為難,怕出去碰到安全問題,請同學們幫助老師制定一些規則,使春游能夠安全進行。(設計意圖:通過學習的延伸,使學生明白遵守規則不僅僅只是課堂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樹立規則意識,從而有助于學生的成長,體現新課程人本理念。)
  板書提綱:
  1、“我們身邊的規則”
  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道德、紀律規章、法律
  2、“生活離不開法律”
  1)法律是我們生活的衛士:規范作用、保護作用。(它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國家生活的保障。
  2)我們要學法、用法、護法、愛法。
  第四單元第七課第二框“法不可違”
  授課學時:1-2課時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尊重法律,認識到法不可違。
  能力目標:能遵紀守法,初步具備尋求法律保護的能力。掌握違法行為的分類;能區分違法與犯罪。
  知識目標: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識,了解刑法的含義、特征。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認清合法與非法行為,初步具有守法觀念。
  教學難點: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三者的區別
  教學方法:討論歸納體悟;事例教學法;學生參與法;活動教學法。
  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相關圖片、典型事例--重慶去年底的“打黑除惡”行動及判刑案例。
  2、教師查找相關圖片、事例--重慶去年底的“打黑除惡”行動及判刑案例。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例,激趣引入(事先布置,同課文主題)
  --重慶去年底的“打黑除惡”行動及判刑案例。
  同學評論
  教師點評
  二、新課導學達標
  (-)歌曲導入:雪村的《抓賊》是一首比較幽默的歌曲,歌曲的內容描述的是一個小偷偷窨井蓋,最后被繩之以法的故事,能夠較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并自然引到本課的教學--法不可違。
 。ǘ┌咐归_:
  1、李某等三人在電影院觀看電影時,起哄、打鬧、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員多次勸阻,他們就是不聽。
  他們該由誰來處理?
  2、朱某在工廠浴室拾到蘇某的進口名牌手表,先說第二天還,后來又說自己把手表弄丟了。
  蘇某怎么辦?(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表,否則賠償蘇某損失350元。)
  3、17歲的中學生趙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強奪9名小學生的財物,得贓款400多元。
  公安局抓獲,怎么處理?(人民法院認定趙某犯了搶劫罪,依據刑法判處其有期徒刑。)
  后兩則案例均以模擬法庭的形式進行,通過模擬法庭,了解不同的違法行為有承擔不同的責任。
 。ㄈ┠M法庭:(教師可以擔任記者或法律咨詢專家的身份)
  1、確定模擬扮演分工。
  從本班同學中選出若干人,分別扮演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原告、原告律師、被告、被告律師等。不擔任扮演角色的同學也作出分工,作為某具體角色的助理,參與學習、調查、研究和準備工作。扮演者準備服裝(或者標志),由班干部作出安排并準備模擬法庭所用的簡單道具。
  根據案情和角色需要,分別復習、查找與此案審判的有關法律知識。
  2、開庭前布置模擬法庭現場。
 。1)開庭審理
  審判長在核查訴訟參與人到齊之后,宣布正式開庭。
  遵照審判長的安排,原告宣讀訴狀,并出示有利于自己證據。
  原告辯護律師申述訴訟請求的法律根據。
  被告(或其辯護律師)作答或者提出反訴,并出示自己的證據。
 。2)法庭辯論。
 。3)審判長宣判。
  庭后小結:通過模擬審訊過程的對比,尋找三者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通過法庭宣判,明確違反不同的法律要承擔不同的責任,并對刑罰進行一定的知識補充(也可以在課外通過該組學生自己的了解,制作成宣傳板,向別的同學做宣傳)。
  三、教師學生共同歸納、結束新課
  1、“誰都不能違法”主要介紹什么是違法。并根據其違反的法律,可以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最后簡要說明了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
  2、“犯罪必受懲罰”主要介紹了犯罪行為和刑事處罰兩部分內容。說明了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嚴重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刑罰當罰性。介紹了刑罰的含義以及我國刑罰的種類。使學生認識到不論什么原因,只要觸犯了法律,就是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學生的守法意識。
  四、課內作業:
  1、參考《三段法》相關練習
  2、課后延伸活動:課外收看電視節目《天天630》和《今日說法》部分節目。
 板書提綱: 第二框 法不可違
  一、“誰都不能違法”
  1、什么是違法
  2、違法行為的分類: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
  二、犯罪必受懲罰
  1、犯罪含義、基本特征:嚴重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刑罰當罰性。
  2、我國刑罰的種類
  第四單元第七課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一課時)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加強修養,依法自律、防微杜漸。
  能力目標:能認清犯罪危害、自覺遵紀守法。
  知識目標:知道犯罪危害,認識到要自覺遵紀守法、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防患未然。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學會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教學難點:遵守法律與踐行道德之間的聯系
  教學方法:活動教學法;事例教學法;討論歸納體悟。
  教學準備:1、學生收集相關圖片、典型事例。
  2、教師查找相關圖片、事例
  教學過程:
  一、事例導讀,激趣導入--學生讀答書本97-98中學生陳某、小迪案例。
  二、新課導學達標
 。ㄒ唬 “認清犯罪危害”
  1、活動一:新聞直播
  尋找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具體案例以新聞直播的方式展現在同學面前,提醒同學注意到自己的不良行為。
  2、活動二:火眼金睛
  尋找校園中,身邊的同學或自己身上有哪些不良的行為,并分析這些行為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危害。通過這一活動,有助于讓學生體驗不良行為的危害,從感情動機上避免不良行為。
  不良行為對他人的危害對行為人的危害對家庭的危害對社會的危害
  打架斗毆
  夜不歸宿
  攜帶管制刀具
  傳播淫穢讀物
  其他(學生舉例)
  3、活動三:現身說法
  讓學生以講故事的方式,將自己在課外尋找到的未成年人不良行為導致違法犯罪(少年犯)的案例,在課堂上講述,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動手獲取信息,可以讓學生得教訓、獲教益,深刻體會自身的良好道德行為與遵紀守法之間的聯系。
 。ǘ凹訌娮晕曳婪丁
  4、活動四:掃雷行動
  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寫寫平時學習生活中,你所看到的或接觸到的不良行為,以及他們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危害,然后談談應該如何從自身做起,遠離不良行為和不良習慣,以加強自我防范。
  5、活動五:普法宣傳
  讓全班同學共同討論,擬定一份向全體身邊的同學發出的倡議書,告誡大家共同遠離不良行為,防患于未然。
  三、教師學生共同歸納、結束新課
  1、 “認清犯罪危害”告訴我們犯罪的危害。通過初中生自身的事例說明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法紀觀念淡薄,極易產生違法犯罪行為,可見道德水平高低與違法犯罪有密切的關系。并引導學生認識到犯罪行為的代價極大,不僅對社會和他人造成了巨大危害,也給家庭和自己帶來災難,青少年應當憎惡違法犯罪,遠離違法犯罪。
  2、“加強自我防范”主要介紹預防犯罪、要防患于未然等內容。引出要樹立法律意識,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提醒學生避免沾染不良習氣,糾正不良行為,防患于未然。引導學生要防微杜漸,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守法意識自覺遵紀守法。
  四、課內作業:
  1、參考《三段法》相關練習
  2、課后延伸活動:課外收看電視節目《天天630》和《今日說法》部分節目。
  板書提綱:
  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
  1、“認清犯罪危害”
  --代價極大,對社會和他人造成巨大危害,也給家庭和自己帶來災難。
  2、“加強自我防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68618.html

相關閱讀:《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導學案
第五單元人們說我長大了教案
魯教版初一政治上冊復習提綱
學會拒絕
七年級政治法不可違導學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