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七課 走進法律 導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七課 走進法律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認識到社會生活離不開規矩。并能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說明規矩的重要性。
2、能說出法律的三個特征,區別法律和其他行為規則的不同。
3、能自覺學法、守法、用法,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學習重難點
1、學習重點:(1)法律的基本特征
(2)法律的作用
2、學習難點:社會生活離不開法律。

一、自主學習
1、閱讀教材87頁的正文部分,列出法律的三個特征。(理解并背誦)

(1)

(2)

(3)

2、閱讀教材88頁方框內的表格內容,并根據要求填寫。
3、 能用簡潔的語言說出法律和其他行為規則的區別。
(1)

(2)

(3)
4.法律通過規定( )和( ),規范( )。
它的規范作用突出表現為:

二、合作研討:
1、閱讀教材86頁情景材料,回答:這兩幅圖說明了什么道理?

2、當你或你的家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的時候,你應該怎樣做?

3、作為一個社會公民,你認為法律有什么作用?

三、課堂展示:
1、自主學習部分的三題可以分組展示,評價一下大家基礎知識掌握的如何。
2、學生合作研討完成后,把研討成果分組進行展示,師生共同點評。

四、總結歸納 拓展提升
中學生陳某,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幫游手好閑的“朋友”后,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開始時,他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后來便放縱自己,曾因偷學校的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紀律處分。輟學后不思悔改,經常在社會上偷竊財物、參加賭博等,因此受到公安機關的拘留。后來為了搞到錢,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經攔路搶劫,在短短的幾天內作案三起,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
1、你覺得陳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2、陳某有過知恥的心理,最終還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淵,給你的啟示是:

3、作為一個合格的現代公民,我們應該怎樣做?
五、達標檢測
1、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與道德、紀律等規則相比較,具有三個最為顯著的特點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③法律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④法律是靠社會輿論、習慣和信念來維持的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作為一個合格的現代公民,我們應該 ( )
①自覺樹立法律意識②維護法律的尊嚴③自覺依法自律④加強自身法律修養⑤要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背誦 “ 法律的三個特征”,(人人過關)
六、學習反思
同學們可以把本節課的收獲與不足寫出來,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
7.2 法不可違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能知道什么是違法行為,并知道違法行為的分類。
2、能區別三類違法行為的異同,并認識到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3、明確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并知道刑罰的種類和具體內容。

學習重難點
1、學習重點:(1)三種違法行為的異同
(2)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
(3)刑罰的種類及內容
2、學習難點:一般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的異同。
一、自主學習:
1、閱讀教材91-93頁情景材料,填寫P93的表格。

2、什么叫違法行為?違法行為分為哪三類?

3、什么叫犯罪行為?犯罪行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什么叫刑罰?列表說明刑罰的分類。

二、課堂合作研討部分:
1、 三類違法行為的異同
2、刑法和刑罰的區別
3、閱讀教材95頁的情景材料,討論案中犯罪分子應受到什么處罰?并區分主刑
和附加刑

三、課堂展示部分:
1、分組展示自主學習部分,教師點評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2、學生合作研討完成后,把研討成果分組進行展示,師生共同點評。

四、總結歸納 拓展提升
閱讀教材96頁的情景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

1.本案中犯罪分子受到了什么處罰?
2.刑罰的種類有哪些?

五、達標檢測
據《法制日報》報道:浙江省金華市一名中學生,因承受不了學業競爭和家長的壓力,用榔頭打死了自己的母親。溫州市有兩名中學生為勒索錢財將自己的同學亂刀砍死。這些惡性事件的發生,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依據材料回答17?19題
1、材料中的中學生的行為均為 ( )
A、違憲行為 B、民事違法行為
C、刑事違法行為 D、行政違法行為
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此類違法行為的是 ( )
A、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B、破壞公安機關執法
C、觸犯刑法的行為 D、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3、上述案件中的中學生最后被判處 ( )
A、對學生家長處以罰金 B、由學生家長領回家進行教育
C、剝奪學生的政治權利 D、最高可判處死刑
4、背誦:什么叫犯罪行為?犯罪行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六、學習反思
同學們可以把本節課的收獲與不足寫出來,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
7.3 防患于未然
學習目標
1、能認清犯罪的危害。
2、從法律角度,能知道如何做一個負責人的公民。
3、能認識到自己嚴重不良行為的危害,并增強防患于未然的意識。

學習重難點
1、學習重點:(1)犯罪的危害
(2)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
2、學習難點: 一般違法和犯罪的關系

一、自主學習:
1、閱讀教材97頁情景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
(1)一個好學生為什么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 他有過知恥心理為什么還是滑向了犯罪深淵?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2、道德水平高低和違法犯罪的聯系。

3、結合98頁的材料,分析犯罪的危害有哪些?

4、《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作用是什么?

5、青少年如何預防違法犯罪?

6、結合100頁的情景材料,分析嚴重不良行為的危害有哪些?(把表格填好即可)

二、合作研討:
1、青少年犯罪對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的危害。

2、結合自己實際,怎樣預防違法犯罪。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說明了什么道理?

三、課堂展示:
1、分組展示自主學習部分,教師點評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2、學生合作研討完成后,把研討成果分組進行展示,師生共同點評。

四、總結歸納 拓展提升
結合100頁的情景材料,分析嚴重不良行為的危害有哪些?(把表格填好即可)

五、達標檢測
1、我國公安機關開展聲勢浩大的“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在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和人民群眾支持下,一批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伙被打掉。社會治安狀況進一步好轉。本材料鮮明的反映了 ( )
①“打黑除惡”維護了社會秩序②公安機關是我國的治安保衛機關③人民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④我國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初中學生王某經常迷戀上網,有時甚至幾天都不回家,把學業荒廢了,老師批評他,他卻說:“我一不違法,二不犯罪,而且在網上還能學習,誰也管不著!睂Υ苏J識正確 的是 ( )
A、王某上網是個人私事,老師不應干涉
B、網絡傳播許多不健康的東西,學生不能上網
C、適齡少年、兒童必須依法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老師批評是正確的
D、受教育是王某的權利,王某可以放棄,老師不應干涉
3、據有關部門調查,在我國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絕大多數在違法犯罪之前很少或根本未接觸過法律知識。他們視法律為兒戲,在作案時不知道或根本沒想到這是違法犯罪行為,也不知道或很少知道這種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這說明 ( )
A、缺乏法律知識和法律觀念淡薄是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B、我國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現象日益嚴重
C、法制不完備是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根本原因
D、青少年學習法律常識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需要

六、學習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69450.html

相關閱讀:七年級政治法不可違導學稿
學會拒絕
第五單元人們說我長大了教案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導學案
魯教版初一政治上冊復習提綱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