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之際,“燕、齊、趙人往避地者數萬人!眱蓾h時期,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曾多次派人赴漢,先后會見了漢武帝和漢光武帝,加強了雙方的聯系。其中的辰韓,引進中國的先進文化,“嫁娶以禮”,語言和稱謂與秦類似,有人稱之為“秦韓”。那時中國與朝鮮保持著頻繁的貿易往來。朝鮮特產的檀弓、果下馬等輸入中國,中國的銅鏡、漆器等工藝品,以及鐵質生產工具等輸出朝鮮。
漢與日本的交流:
中日隔海相望,很早就有了密切聯系。漢武帝時日本有三十多個國家通過朝鮮半島“使譯通于漢”。東漢光武帝時期,“倭奴國奉貢朝賀……光武賜以印綬!焙髞恚羾帧扒彩狗瞰I”。通過不斷的交往,中國的鐵器、銅器、絲帛傳往日本,豐富了倭人的物質文化生活。
“漢委奴國王”金。

漢朝時的日本:
在古代,日本稱“倭”!稘h書·地理志》記述了倭人的生產生活和習俗。這說明我國那時對日本已經有了初步了解。秦漢時期,不少人渡海去日本。中日兩國流傳的徐福東渡的故事,反映了這一歷史現象。
1784年。在日本出土了“漢委奴國王”金印、這證實了漢光武帝賜給倭奴使者金印記載的真實性。一般認為,倭奴國在北九州,這說明,公元1世紀中期,日本北九州一帶已經于漢朝交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277211.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