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中論文 《淺談比較閱讀教學》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閱讀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淺談比較閱讀教學 關鍵詞 : 比較閱讀 教學 摘要 :比較閱讀是思維活動的一種自覺的訓練,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在初中階段進行比較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 淺談比較閱讀教學
關鍵詞

比較閱讀
教學
摘要
:比較閱讀是思維活動的一種自覺的訓練,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在初中階段進行比較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面。通過《臺階》比照《背影》的教學,我對比較閱讀教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首先,引導學生對要比較的知識有充分的理解,不讓比較成為空中樓閣;其次,確定重點,弄清主次,選擇恰當的角度;再次,要讓學生主動探究,教師切忌越俎代庖,一味講解;另外,比較閱讀還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比較,就是尋求眾多事物之間的聯系或差別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它是人們認識事物,說明問題,辨別正誤,決出高下,解決疑難的一種最普遍、最簡潔、最有效的方法。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的。”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比較閱讀,就是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章或材料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進行比較,觀察它們的異同。這種比較的實質是將原來互不關聯的若干知識信息,經過觀察、分析、綜合、概括,重新加以組合,使之在頭腦中形成新優化信息群。在初中階段進行比較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面。
人教版八級上冊語文中朱自清的《背影》和李森祥的《臺階》是同一單元的兩篇文章。在教學中,我在指導學生學習《背影》,讓學生對父親的形象有了新的體驗,對如山的父愛有了深切的體悟之后,教學《臺階》這篇小說時采用比較閱讀法指導學生學習探究的。反思比照《背影》一文教學《臺階》,我有了以下幾個方面關于比較閱讀教學的認識。
一、
引導學生對要比較的知識有充分的理解,不讓比較成為空中樓閣。
在教學《臺階》一文時,先是讓學生對課文做了細致的閱讀、充分的預習。因為前面已經有了對《背影》一文全面深入的學習,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比較,探究出了其中共性的東西,這就落實了異中求同的比較方法。學生總結出:題材相同;都是以父親父愛為題材的;兩文有著同樣的視角,都是使用“以小見大”的手法;都是以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事物,在作者的深情的文字中,流淌出了真摯的感情。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更多地是說出了自己感性的理解,我則是將之上升到理性知識的層面,讓學生掌握了比較的方法,這使得教學效果比教師空洞地講解理論好得多了。
異中求同只是比較閱讀方法的一個方面,同中求異對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一樣重要。在異中求同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從父親這一形象上探究不同。學生歸納說,《背影》中的父親形象是慈父的形象,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甘為孺子牛的精神,這樣的父愛催人淚下!杜_階》中的父親有志氣,不甘人后,是個堅強的父親,學生覺得這樣的父親形象催人奮進。
因為有了《背影》一文教學的基礎,學生憑借感悟到的文里文外的父愛,比較閱讀《臺階》一文就有了依據,自然對文章的理解感受就深刻,比較閱讀也不再是空中樓閣,虛幻飄渺了。
二、確定重點,弄清主次,選擇恰當的角度。
按課文的編排,我是先指導學生很好地學習了《背影》一文,這樣,在《臺階》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我把《背影》作為參照物來引導學生探究《臺階》中的內容。當一位同學侃侃而談《背影》中的父親形象時說:“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慈愛,自己能省則省,最好的東西讓兒子享受,自己一身布衣,給兒子的是紫毛大衣,這樣毫不起眼的舉動不正體現著父親無限的愛嗎?”我及時點撥,引導學生把目光放在《臺階》一文,去感受文中父親有志氣、不甘人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理解其中對父親艱苦創業精神的謳歌。
一篇課文的教學,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須落實重點內容的教學。在比較閱讀中,其理相同。在《臺階》的教學中,我把父親這一人物形象的比較放在重點,學生也真正地理解了文中的父親。我讓學生比較“文眼”,學生以《背影》中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這一“文眼”作比照,把握了《臺階》一文中“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這個“文眼”,深刻理解了父親對家庭的責任,對社會地位的追求,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當前的教學,淡化了文體,關于《背影》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點和《臺階》一文小說的體裁,學生在探究中也發現了,我則蜻蜓點水般就順勢帶過了。
三、要讓學生主動探究,教師切忌越俎代庖,一味講解。
記得聽過一位老師以比較閱讀法串聯《背影》和《臺階》二文并列上的課,課上老師先是列出幾點讓學生去比較探究:題材相同,體裁不同;視角相同,思想意義不同等。學生根本就沒有深入探討,老師就滔滔不絕地講起來,條分縷析地傳授了知識。而我卻不敢茍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樣雖然可以從教學內容上進行全面比較,但學生卻變成了被動裝水的瓶,有的只是一瓶死水。
在比較閱讀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比較的主體應該是學生,在主動探究中得來的才會形成能力。所以教師一定要變講解型為指導型,給學生以充分施展的舞臺!杜_階》一文的教學,因為學生積極主動的探求,他們對《背影》中突出的恩重如山的父愛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是對《臺階》一文的思想意義理解的升華。他們從課文中走了出來,聯系自己的農村生活,提到了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強調了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關鍵在農民的觀點,這反是給我上了一堂始料未及的課。
另外,比較閱讀還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比較的難易、范圍應充分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來定。在《臺階》一文的教學中關于體裁的比較就是這樣處理的。從學生比較閱讀能力的培養層面而言,應按級的上升而遞增,在此不再贅述。
比較閱讀是思維活動的一種自覺的訓練,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增強思維的靈敏性,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力、鑒別力和創造力、知識遷移能力、閱讀鑒賞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現行初中語文教材一改舊版以文體劃分單元為主題劃分單元,給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無論教材編排的依據怎么變。我們總是能找到同一單元或不同單元課文的共性與個性。運用比較閱讀教學法,使學生明確概念,分析深刻,判斷正確,記憶牢固,聯想豐富,開闊思路,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比較法進行閱讀教學是有廣闊天地的。
參考文獻:1
、《初中語文八級上冊教師用書》。
2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3
、余文森:《有關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65772.html

相關閱讀: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八大熱點
記敘文閱讀步驟
關于進行課外閱讀積累的建議
中考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
歸納文章要點四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