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考古詩詞鑒賞題分析與解答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閱讀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中考古詩詞鑒賞題分析與解答 于都縣寬田中學 謝榮平 古詩詞鑒賞是文學鑒賞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項綜合性很強、能力層次很高的創造性活動。詩歌賞析題已成為中不可或 中考古詩詞鑒賞題分析與解答
于都縣寬田中學

謝榮平
古詩詞鑒賞是文學鑒賞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項綜合性很強、能力層次很高的創造性活動。詩歌賞析題已成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考點闡述】
  詩是以具有樂感的語言借助意象抒寫情思和美的藝術。詩歌賞析,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可以培養良好的文學趣味。對古詩詞的考查,主要體現在理解、感悟、欣賞等方面。附:
  《九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

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中考考試說明》:

初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和歷史局限。

  
  【命題例析】
  中考古詩詞考查一般以課內和

課標

附錄一推薦的古典詩詞為主,以唐詩宋詞為主,以愛國詩、離愁詩、送別詩、邊塞軍旅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等題材的詩詞為主。從
2008
中考古詩詞鑒賞試題來看,命題形式和命題角度大致有下面幾種情況。
  一、命題形式
  
1.
分別從內容、形象、語言、表達技巧、觀點、態度等角度設問,出兩道主觀題。如南通市古詩閱讀《春雪》:詩歌的第二句中,



一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詩的三、四兩句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生動傳神,試從修辭的角度進行賞析。
  
2.
兩首同題材詩詞比較評價,這種題型往往要求比較閱讀兩首詩詞,對其內容、情感、觀點、手法等異同進行比較,如揚州市將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兩首詩作比較賞析,既體現了開放性,又體現了選擇性。
  二、命題角度
  
1
.概括內容主旨、感悟詩人情懷。
  詩歌借助具體的語言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所說的

思想內容

。無論是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還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婦之怨,無不感人至深。古人云

詩言志

,這里的



主要指詩人的情懷。詩人的情懷有直接抒發和間接抒發兩種,但詩貴含蓄,所以,
考思想感情絕大多數考那些耐人尋味的情懷
。如:連云港市陸游的《游山西村》: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南通市《春雪》:詩中的第二句中,



一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無錫市杜甫《絕句》:最后兩句詩人寫自己漂泊在外,歸期遙遙,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黃岡市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的頷聯(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中借用兩個典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對于古典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細致地加以歸類,我們不難發現,有憂愁、寂寞、傷感、孤獨、恬淡、閑適、熱愛、贊美、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各種類型。在備考中應注意選用從不同角度表達不同思想感情的詩詞材料,加強有針對性的訓練。
  
2
.把握表現手法、分析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現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可以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類表現手法和藝術構思的巧妙使用。
  表達技巧的鑒賞,一方面指對修辭手法的鑒賞,即掌握和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分析和評價它們對于塑造形象、表現情感和體現主旨的作用;另一方面指各種表達方法的運用,因為詩詞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種藝術表現手法來展示,比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動靜結合、襯托對比、虛實結合、托物言志等。如昆明市的李白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請對本詩后兩句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作簡要賞析,就涉及到擬人的修辭手法。由于被人格化,無知無情的明月竟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帶去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牽掛之情,詩句想象豐富、意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
  
3
.理解整首詩意、體味意象意境。
  任何作品都會表達一定的主題或情感,而詩歌中主題或情感的表達,則大多依賴于意象、意境的營造。所謂意象是熔鑄詩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如楊柳、明月、梅花的表意物象;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與其所描繪的生活圖景的巧妙結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與內在情思的統一。這類題型往往要求
通過形象思維,借助聯想和想象,感知詩詞中的景物和形象,體會作品的情景、意境,領悟作者的情感
。如鹽城市《游山西村》:品讀詩歌,展開想象,描繪詩人初來農家時見到的情景;溫州市《送友人》:詩歌前兩句描繪了秋天月夜什么樣的景象?
  
4
.體會煉字煉句,品味語言特色。
  語言是思想感情的載體,詩是語言的藝術,

語不驚人死不休

道出了煉字煉句追求的最高境界。品味語言類試題主要包括詞語的錘煉、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領悟等,要求學生能體味詩詞語言的精妙。如無錫市杜甫《絕句》:詩人用一



字,寫出了山花怎樣的特點?湖北恩施市趙師秀《約客》:第四句詩(

閑敲棋子落燈花

)中的



字能否改為



字?為什么?同樣是陸游的《游山西村》賞析,徐州市從煉字入手:古典詩詞講究煉字,首聯中的



字用得好,請你說說好在哪里?
而連云港市則從煉句入手:簡要分析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聯寫景中蘊含的哲理。黃岡市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你怎樣理解這兩句詩?這一問沒有規定回答問題的角度,考生需要從語言欣賞、情感體悟、內涵探究這三方面中的任兩方面作答。這類試題命題常見的角度有:
分析這首詩的語言特色、領會詩詞中某個詞的表達效果、欣賞其中最有意味、最具特色的一句或一聯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40629.html

相關閱讀: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八大熱點
中考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
關于進行課外閱讀積累的建議
歸納文章要點四法
記敘文閱讀步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