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問題探究及課后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閱讀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問題研究 1 .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深層原因是什么?為什么人們會制造悲劇,自討苦吃? 這個問題要抓住重點片段(問題出在近 30 多渾然一體),探究深層含義,從中獲得啟發。 最 問題研究
1
.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深層原因是什么?為什么人們會制造悲劇,自討苦吃?
這個問題要抓住重點片段(“問題出在近30
多……渾然一體”),探究深層含義,從中獲得啟發。
最值得注意的是“盲目”二字:“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于將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頭腦里根本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盲目,就是目光狹小,只圖本地區利益,不顧整體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規律,不懂生態平衡,不懂上游將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會干涸,羅布泊就會干涸,周邊生態環境就會嚴重惡化,乃至荒漠化。
當“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擴大耕地,開采礦藏,也是開發,問題是當的開發沒有考慮水資源,簡單的以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顧了上游不顧下游。
從羅布泊消失的深層原因中應該吸取的教訓是:開發要克服盲目性,認識自然規律,認識生態平衡,謀求發展必須抓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
2
.課文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聾發聵的力量?
從根本上說,羅布泊從美麗的仙湖變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驚的。從寫法上探究,對比、擬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強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靈的力量。
先看對比手法。作者對比羅布泊的今昔,讓人知道羅布泊并非從來如此,原來昔日這里曾是美麗的仙湖和繁華的綠洲。作者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鮮明而具體的描寫,顯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勢的跌宕,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擬人手法。作者將胡楊林擬人化:“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賦予胡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蕩,為自己盲目破壞生態環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將羅布泊擬人化:“站在羅布泊邊緣,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你會感到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與無奈。”這里同樣賦予羅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再看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連用四個“盲目”,遺憾之情、譴責之情大大強化。又如篇末三個“救救”,呼吁之聲,振聾發聵。
再看直接抒情。例如:“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說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這樣的抒情讓人共鳴,讓讀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識到破壞生態環境的嚴重后果,覺悟到只有保護環境才能保護人類自己。
練習說明
一、羅布泊過去是什么樣子,現在又變成了什么樣子?試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并歸納一下變化的原因。
本題要求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培養概括、歸納能力。問題的三個方面,提示了整體把握的入手處,啟示學生要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先要把課文內容分析為幾個基本的方面,然后分別提要。
羅布泊過去是廣闊、美麗、充滿生機的湖泊,羅布泊周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
現在變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楊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見飛鳥,令人恐怖。
變化的原因,一是20
世紀20
代塔里木河曾經人為改道,導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濫用塔里木河水資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羅布泊斷水,生態環境徹底破壞。
二、文章的字里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憂患意識,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引用數據,找出幾個這樣的句子,體會一下它們各自的作用。
本題抓住課文表達方式的特點,作了適當提示,讓學生揣摩富有表達效果的句子。
直抒胸臆的句子,如“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說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直抒內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羅布泊的慘狀,強化了生態被破壞的悲劇。
又如“這出悲劇的制造者又是人!
”一針見血地指出羅布泊的消失是人為地破壞生態的惡果,具有強烈的譴責意味,指責悲劇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又如“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發出了拯救生態環境的強烈呼聲,表達了強烈的環保意識、憂患意識,振聾發聵。
引用數據的句子更多,如“幾十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庫130
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
處,建抽水泵站400
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
萬多立方米”。一系列數據具體、確鑿,充分說明人們是怎樣盲目地拼命地濫用塔里木河水資源的,正是這種盲目行為,造成了羅布泊的荒漠化。
三、假如你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說什么?
本題與第一題可謂同工而異曲,第一題要求用概括的語言扼要說明,本題則要求具體訴說羅布泊百滄桑,是描述的訓練,又是口語的訓練,又是想像的訓練。
示例:
我今整整100
歲了,小時候,家就住在羅布泊湖畔,那時候,羅布泊碧波萬頃,我跟小伙伴常常撐小船在湖面上轉悠呢。我們看野鴨在水面嬉耍,我們聽小鳥在空中歌唱,啊,那時候,陽光那么明媚,天空多么美麗,湖面多么廣闊!
聽老人說,塔克拉瑪干沙漠多么可怕,那還遠著呢,我們這里可是神仙住的地方。一排排胡楊林,像綠色的長城,遍地綠草,牛馬成群,夏熟時節,田野里翻滾著金黃的麥浪,家家過得挺殷實,新疆是個好地方,咱羅布泊也是個好地方。
可是好景不長,我25
歲那,就是1925
吧,國民黨政府不知為什么,偏要將塔里木河改道,讓河水向北流入孔雀河匯入羅布泊。那頭,我輕力壯,也被拉去當河工,又打壩,又開河。塔里木河改道了,我們莊上斷了水,風沙飛揚,田沒法種了,日子沒法過了,只得離開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新疆解放了,將塔里木河河道改了過來,聽說我老家那一帶又好了一陣。你問我如今羅布泊為什么消失得無影無蹤,唉,那會兒人傻呀,根本不知道什么生態不生態,建設邊疆,熱情是挺高的,隊伍浩浩蕩蕩開來,地質隊又發現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許多礦藏,開墾農田,開礦辦廠,好不熱鬧,耕地要水,開礦要水,這里修水庫,那里修引水渠,河水嘩嘩流淌,流向農田,流向礦山,真有欣欣向榮的氣象?上氩坏剑锬竞酉掠卧饬搜,羅布泊水域一天天縮小,最后完全枯干了。前不久,我給考察隊當向導,到過小時候住的地方,那里連棵草也不見,連只鳥也不見,更不要說胡楊林了,望著成片倒塌的胡楊林,我心疼啊,那胡楊樹我也親手栽過,祖祖輩輩的汗水都白流了!
望著茫茫沙漠,我心疼啊,我蹲下去抓了把黃沙,對考察隊員說,你們想像不到吧,80
前,這里曾是我童的樂園啊。
四、課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瀕臨干涸兩個例子,說明悲劇仍在繼續。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試寫一封公開信,呼吁人們行動起來,制止生態惡化。
本題沿著救救青海湖的思路拓展,讓學生關注生態問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生態問題是一個大概念,教師要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實地考察,提出問題,研究對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68559.html

相關閱讀:記敘文閱讀步驟
關于進行課外閱讀積累的建議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八大熱點
歸納文章要點四法
中考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