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游記寫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還寒、萬物復蘇的特點。如
“
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
”
一句,寫出了柳枝初展的神韻。熟讀課文,試找出幾處這樣的景物描寫,略加分析,想一想,作者在這樣的描寫中滲透了怎樣的感情。
文中這樣的景物描寫還有幾處,如
“
土膏微潤
”
,寫冬去春來大地解凍復蘇的情景,簡練而傳神;
“
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
,寫天氣轉暖湖冰消融的情景,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
麥田淺鬣寸許
”
,寫麥苗破土初芽的情景,準確而生動。作者在這樣的描寫中,無不滲透了對春回大地的喜悅之情,對自然界重新煥發生機的欣賞和贊美。
二、
本文在記敘描寫中多處運用比喻,比如作者將初春曠野中的自己比作
“
脫籠之鵠
”
。你能從文中再找出幾例嗎?結合上下文體會其表達效果。
文中這樣的比喻句還有幾處,如
“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以新開明鏡比喻新綠水波,寫出了水光的明麗,貼切而有新意;如
“
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
,以新妝倩女比喻被晴雪洗過的山巒,寫出了春山的
“
鮮妍明媚
”
,生動而又傳神;如
“
麥田淺鬣寸許
”
,以獸頸之毛比喻還沒有長高的麥苗,簡明而又形象。
三、
下列三組短語中的
“
之
”
字,有的表示修飾關系,可譯成
“
的
”
;有的表示限定關系,可譯成
“
以
”
;有的起舒緩語氣的作用,可不譯。試加以辨析,并說說這些用法現在是否還在用。
一室之內郊田之外(表示限定關系,可譯為
“
以
”
。這種用法現在的書面語中還常用,如
“
四海之內
”“
國門之外
”
。)
脫籠之鵠曝沙之鳥(表示修飾關系,可譯為
“
的
”
。這種用法現在的書面語中也常用,尤其保留在成語中,如
“
驚弓之鳥
”“
一丘之貉
”
。以上兩種,也都兼有舒緩語氣的作用,但主要起結構作用。)
倩女之面髻鬟之始掠(起舒緩語氣的作用,可不譯。這種用法現在已不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70104.html
相關閱讀:關于進行課外閱讀積累的建議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八大熱點
記敘文閱讀步驟
中考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
歸納文章要點四法